刘长远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大伴家持是《万叶集》收录作品最多的诗人,达四百七十二首之多。746年大伴家持被任命驻守越中;为了慰藉孤寂和思念之情,他在庭园中种植各种花卉苗圃。随着四季变换,花开花谢春去秋来,这些自然景致时时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尤其是在庭院赏花之余,大伴家持以其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笔触,特别是借花意象或是喻人喻物,或是抒怀寄情,创造出不同于前人的“纤细优美”歌风;诗歌中的花意象甚至影响了后世和歌创作,为和歌“雪月花”审美观及“花鸟”意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越中五年是大伴创作生涯中十分重要的时期;五年中,大伴在越中留下了长短歌二百多首几乎都收录在《万叶集》的卷十八、十九。本文主要将大伴家持在越中创作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春夏秋冬四季作为主线,大伴家持诗歌的花意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别。
“梅花”“桃花”“李子树”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到日本之后,作为名贵品种被种植在贵族上流社会的御园中。大雪纷飞的寒冬里,“梅花”的开放预示着早春的到来;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贵族文人墨客们会在御园中举办赏梅宴饮酒作诗。《万叶集》中就收录了121首咏梅的诗歌,其中梅作为一种春花,常与雪、黄莺、柳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色。大伴家持在赏梅宴写下一首有名的“折梅寄相思”的诗,被誉为是日本第一首吟咏“雪月花”的和歌。
“雪のうへに照れる月夜つくよに梅の花折りて贈らむ愛はしき児もがも”。(18-4134)
诗歌大意为:月光映雪的夜里,能有折梅相送的可爱姑娘吗?“雪月花”是指从自然万物中感受美,从四季变换中感受生命的抒情意境。虽然雪是洁白纯洁的象征,在冰冷的月光下却透着一股寒气;一枝梅花温暖了诗人,不由得思念起可爱的姑娘。因而大伴家持在“雪月”特殊的意境下塑造出别样的梅花意象,甚至影响到后世和歌的创作和审美情趣的形成。
另外,“桃花”和“李子树”盛开的白色小花当时却备受冷落。《万叶集》中咏“桃花”的诗歌仅7首,咏“李花”的仅1首。然而,大伴家持不是一个一味模仿承袭前人和流于俗世的诗人,而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学造诣和敏锐观察力的诗人,用两首春苑的桃李之歌描绘出姹紫嫣红的春天。
“春の苑紅にほふ桃の花したでる道に出で立つ乙女”。(19-4139)
(春苑娇颜色,灼灼桃花红;少女立树下,窈窕映和风)
这是大伴家持把多年异地分居的妻子接到越中后心情惬意、生活舒适时写下的。此时,当诗人观赏着庭园里柔和春光下的桃花时,愈显娇嫩红艳、楚楚动人。大伴家持或是看到了伫立在桃树下的爱妻,或只是想象中“桃花”幻化成的妙龄少女。在这清新艳丽的春景下巧妙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桃花”意象留下了不同凡响的绝唱。这种“桃花”与“少女”相互映衬的手法,不免会联想到中国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句。
“我が園の李すももの花か庭に散るはだれの未だ遺りたるかも”。(19-4140)
(岂亦吾园李,飞英满地馨;抑还轻雪洒,斑驳剩中庭)
描写出此时庭园的李花散落一地,犹如一层薄雪铺地的美景。与桃花的艳丽相比,李花淡雅无奇,大伴家持将这素雅的小白花比作春天的残雪;再加上飘着淡雅的香气,使得诗歌意境顿时升华,从而平淡中更凸显出风雅脱俗的美。
还有一首短歌吟咏“坚香子花”,《万叶集》中仅有这一首诗吟咏此花,独具慧眼识得其美,堪称佳作。此花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早春时节,丘陵上一簇簇“坚香子花”开着紫红色的灯笼状小花,如含羞的邻家小妹低头迎风摇曳。
“物部の八十乙女らが汲みまがふ寺井のうへの堅香子の花”。(19-4143)
诗歌大意为:官邸家的妙龄女仆们乱入寺中来汲水,此时一株坚香子低垂静守在井边。
开头一节描绘了一群打水的少女,寺院的静寂被一阵欢声笑语打破,这是一幅有趣而生动的动态描写;下一节寺院井边上,一株淡紫色的坚香子低垂着头默不作声。整首诗歌以动衬静的手法绝妙地衬托出了寺院的静谧意境与小小的“坚香子”那孤傲气质。这种手法跟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这首“坚香子”又为艳丽而热闹的春天增添了一抹淡雅素净之美。
大伴家持在“咏霍公鸟并时花歌一首”中一并概括了与杜鹃啼鸣在同一时节盛开的花,诗中这样写到:
行运物华鲜,卉木繁八千;喧禽声渐改,耳目接流迁;
嗟叹心为痗,幽思我独耐;卯月木成阴,霍公啼夜晦。
信如古传说,育在莺儿列;白昼超八丘,玄夜呼晓月。
逮及菖蒲花,芳橘结珠葩;少女串作钏,缠向臂上加。
此鸟往返逐,呼鸣断复续;倾听无厌饱,我意何有足。(19-4166)
初夏时节,大伴家持在越中的庭园里已是一片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一切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思念与孤寂。诗人一直都喜爱的杜鹃如期而至,啼鸣相伴;身在越中孤身一人的大伴家持也越发喜爱杜鹃,常将“水晶花”“菖蒲花”“橘花”等初夏盛开的花与杜鹃一起吟咏,这样使得诗歌呈现出一种有声有色的花鸟意境。
中国农历的二月称为卯月,而在日本把四月叫做卯月,据说是得名于“卯の花”即水晶花盛开的季节。水晶花的开放恰是在迎来春耕的季节,此时杜鹃会彻夜不停地啼鸣,似在催人不误农时,及早春播。大伴家持用诗歌描绘出这一组迎来初夏的风物。如,
“卯の花の咲く月たちぬ杜鵑来鳴き響めよ含みたりとも”。(18-4066)
诗歌大意为:水晶花开放的日子开始了,杜鹃就赶忙飞来啼鸣,水晶花还只是含苞待放。
“卯の花のともにし鳴けばほととぎす いやめづらしも名告り鳴くなへ”。(18-4091)
诗歌大意为:越发喜爱和绽放着的水晶花一同啼鸣的杜鹃,宛如在不停地唱着自己的名字。水晶花是一种白色小花,在郁郁葱葱的树叶间如繁星点点;杜鹃的啼鸣声和亮丽夺目的水晶花是一种听觉与视觉组成的美意境。
与水晶花相比,菖蒲花秀丽优雅,是代表端午节气的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叶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在日本奈良时代受中国古代的影响,把菖蒲、艾叶或橘花和自然落下的花果,用绳串起来做成药球,甚至把五月五日“端午节”叫做“菖蒲节”。同样,大伴家持在咏叹菖蒲的诗句中也常伴有杜鹃。如,
“ほととぎす待てど来 鳴かず菖蒲草玉に貫く日をいまだ遠みか”。(8-1490)
诗歌大意为:杜鹃怎么不来啼鸣,莫非离菖蒲作药球的日子还早着呢?”诗人望眼欲穿地盼望着杜鹃早日来啼鸣,同时也流露出对菖蒲节的期待。
“……あらたまの年行き返り、月重ね、見ぬ日さまねみ、恋ふるそら、安くしあらねば、ほととぎす来 鳴く五月の 菖蒲草 余母疑 かづらき 酒宴 遊び慰れど、……”(18-4115)
这是为迎接好友久米朝臣广绳从都城回到越中,大伴在酒宴上所作的一首长诗的节选。
诗歌大意为:好友去都城汇报工作一年未归,因而牵挂不已,为此在杜鹃啼鸣的五月里,头戴菖蒲、艾叶,在酒宴上消遣慰籍。诗人听着杜鹃的啼鸣,闻着菖蒲和艾叶那清爽的香气,借此舒缓思念友人的心情。总之,菖蒲的香气与杜鹃的鸣叫声是一种嗅觉和听觉组合而成的美意境。
“抚子花”得名于山上忆良的“秋之七草”之一,即“萩、葛花、抚子花、尾花、女郎花、藤袴、朝颜”,晚夏至秋之交朵朵小花如点点繁星般点缀着绿色原野。“抚子花”多称为石竹或瞿麦,其形态纤弱娇小,花色丰富,细细的花茎上,开一朵温柔的小花。唐代司空曙的《云阳寺石竹花》写道:“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此诗大加歌颂“抚子花”的艳丽与芬芳,表现出诗人对“抚子花”的喜爱。
同样,大伴家持最爱的花也是“抚子花”,在他的诗歌里“抚子花”更像是爱人的化身。《万叶集》中共有26首诗吟咏此花,其中就有11首是大伴家持所写。如,
“わが宿に 蒔きし撫子 いつしかも 花に咲きなむ なそへつつ見む”。(8-1448)
诗歌大意为:庭前抚子花,何时才绽放,睹花将君念。这首诗是大伴家持15岁时写给坂上大娘的一首恋歌。坂上大娘比家持小4岁,是家持叔叔大伴宿奈麻吕的长女,后来成了家持的正房妻子。此时二人还只是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诗中借花之喻赞誉恋人花容之貌,更能婉约含蓄地表达少年的思慕爱恋之意;盼花开放的虚景描写拓宽诗之意境,倍增思念之情。忘却了这段朦朦胧胧的初恋,22岁时又写下一首“抚子花”诗,而这次女主角并非坂上大娘。
“秋さらば、見つつ偲へと、妹が植ゑし、やどのなでしこ、咲きにけるかも”。(3-464)
诗歌大意为:如若至秋,共赏爱妻所植花景,而今人去只留花在。所谓爱妻实际是大伴家持的妾室,她在庭院里种下大伴最爱的“抚子花”,此时一同赏花之人已逝去,花儿却如期绽放。如同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那孤独悲凉之感令人挥之不去。
为了不要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大伴家持又再次追求青梅竹马的坂上大娘,在坂上大娘的母亲大伴坂上郎女的极力撮合下,二人终于重修旧好。二人的互通恋歌中,大伴家持仍然用他最爱的“抚子花”博取坂上大娘的芳心。
“撫子の その花にもが 朝な朝な 手に取り持ちて 恋ひぬ日 無けむ”。(3-408)
诗歌大意为:愿君化为抚子花,每日清晨捧在手心,疼爱不停。这首诗在《万叶集》中归入譬喻歌,坂上大娘又再一次化作“抚子花”走入大伴家持的心中。“抚子花”日语读作「なでしこ」,花名中的「撫で」意思是“用手抚摸”,正好与「手に取り持ちて」意义上相互呼应,以及「朝な朝な」词语的反复,都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爱人的朝思暮想。或许是与坂上大娘分离数年的缘故,再次相恋更是珍惜百倍。
大伴家持23岁时终与坂上大娘成亲,而新婚后5年被任命驻守越中,也就是现在日本的富山县。在他驻守越中的第5个年头的秋天,见庭中花作歌一首。
钦奉大君命,职方道远廷,
来观越国雪,忽已五年更,
不枕纤素腕,未宽衣带萦,
中怀结夜寐,种植且娱情,
瞿麦播篱落,摩罗移夏庭,
花开成独赏,闲步转愁生,
娇艳思美妇,中逢叹未成,
慰心无所以,一日岂能宁,
地僻天涯远,征人有涕零。(18-4113)
此时的大伴家持正在越中的庭园里赏花,回首往事五年乍然而过;孤身一人在这偏远的边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妻子,因而将“抚子花”幻化成妻子陪在自己的身边。与年少时所写的朦胧浪漫的和歌相比,虽多了些沧桑孤独感,诗风却更加飒爽成熟。
橘树四季常青,枝叶茂密;春季白色香花四溢,秋冬黄果压满枝头。橘树自古以来深受敬爱,早在《日本书记》《古事记》中称之为「常世草」即长生不老草,并记载了这样一段逸事。垂仁天皇派田道间守到传说中的不老之国(蓬莱神仙乡),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果。田道间守苦苦找了十年后,带着一株长满果实的树(橘树)归来之时,垂仁天皇却已驾崩。
《万叶集》写橘树多达72首和歌,“橘树”的花朵称为“花橘”,常咏叹其芬芳的香气,以及常青的生命力。万叶时代“花橘”作为初夏的时令花,深受人们喜爱。中西進的《花的万葉秀歌》中认为“花橘”是「神が立つ花」即“附有神灵的花”。另外,“橘树”还有一层政治色彩的寓意。如,
“橘は 実さへ花さへ その葉さへ 枝に霜降れど いや常葉の木”。(6-1009)
诗歌大意为:橘树,其果其花俱美好;尤为其叶,至冬霜降仍常绿,越发繁荣喜庆之树。这是圣武天皇赐姓“橘宿祢”于葛城王时所作。葛城王受赐橘姓,改称橘诸兄,官至正一位左大臣,逐步掌握朝廷最高权力,成为橘氏家族最具权势的顶峰时期。“橘树”也成了橘氏家族的一种象征。
大伴家持是橘诸兄的好友,在橘诸兄提携下,家持受到提拔,一路升迁。因而,他在诗歌中常借“橘树”歌颂橘氏家族。如,
常世物この橘のいや照りに我ご大君は今も見るごと。(18-4063)
(此长生果橘子越发璀璨 照耀天皇万代兴盛)
大君は常磐にまさむ橘の殿の橘ひた照りにして。(18-4064)
(天皇如磐石亘古不变 橘家殿下的橘子 照耀万代)
“花橘”在初夏时节盛开,枝叶繁茂间点点白色小花,扑鼻香气更令人心醉。与硕大的果实相比,大伴家持的笔下更为怜惜“花橘”。如:
“我が宿の、花橘は、散り過ぎて、玉に貫くべく、実になりにけり”。(8-1478)
诗歌大意为:我家院落花橘已凋落,果实的大小可以穿做药球了。诗中满树硕果累累,喜庆之余带着感伤,诗人念念不忘那早已凋谢的“花橘”。
“橘は 花にも実にも 見つれども いや時じくに なほし見が欲し”。(18-4112)
诗歌大意为:不管是开着花的橘树,还是结满果实的橘树,都越看越美,真想不分时令日日观赏。或许带有对橘氏家族的敬仰之情,却更能感觉到诗人对“橘树”的真心喜爱。
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而大伴家持独具慧眼能从平淡中发现美,谱写出“春之赞歌”;初夏时节一片生机勃勃,大伴家持将期盼已久的杜鹃啼鸣与同一时节盛开的花一起咏唱;纤弱娇小的“抚子花”深得大伴家持的喜爱,在他的诗歌里“抚子花”更像是爱人的化身;“橘树”自古以来深受敬爱,大伴家持却独怜那白色扑香的“花橘”。春夏秋冬中,诗人感受着四季的轮回,用花意象抒发生命赞歌与个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