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原绘画理论研究的当代意义

2020-12-02 13:07
民族艺林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原山水画绘画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郑州轻工业大学 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一、古代中原绘画及理论研究的辉煌

古代河南居九州之中,故称中州,也称中原(本文所研究的中原绘画也主要指河南绘画)。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早的源文化之一,距今7000年左右已出现了中原绘画之雏形和审美意识,例如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盆,上面就有绳纹、篦纹、乳钉纹等,还有河南渑池、河南临汝闫村出土仰韶文化的彩陶,这些自然素朴中见奇趣的最早美术作品书写了中国美术史上精彩的篇章。先秦时期的中国绘画以人物肖像画为主,具有传统绘画意义,主要是“成教化、助人伦”①。秦汉时期,中原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文物大量涌现,均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以借物抒情的手法来标榜吏治的清明,或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图绘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从中也可以窥见中原绘画的技艺及审美意识。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和人物画成熟的时期,并出现了卷轴画作品,出现了画史上最早有可靠记载的画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系统画论的产生,宗炳在《画山水序》一文中,提出了“应会感神、神超理得”③的创作构思方法,表明了他对山水画的理解,代表着中国早期对山水画的理论认识。唐朝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河南许昌禹县出现了一位被千百年来尊为画圣的画家——吴道子,他曾学习张旭、贺知章的草书,后改为绘画,被唐玄宗召入宫廷,作为宫廷画师。吴道子对中国画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笔法流转洗练,称之疏体,其作画时“虬髯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④,用兰叶描线条来表现佛国人物衣纹飘然欲飞的仙姿。南朝时期的山水画家与理论家宗炳,南阳人(今河南南阳镇平县人),好山水爱远游,在其理论著作《画山水序》中指出:“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⑤”指出了山水画空间中近大远小原理,在绘画史上影响巨大,也是中国最早的画论。

五代两宋是唐朝之后中国绘画史上一个辉煌鼎盛的时期,河南涌现出了许多画家和理论著述。出生于河南沁阳的荆浩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荆浩多画高山巨壑,是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对北方雄伟秀丽的山川有着较深的认识和感受,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全景式构图的先河,成为北派山水画的代表。荆浩发展了山水技法,并在理论上对山水画有独到的认识。其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对山水画理论影响深远,针对山水画的创作提出了:“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⑥同时,他还提出了“图真”“搜妙创真”“气质俱盛”“神形兼备”的审美要求,不仅发展了顾恺之的“传神论”,并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荆浩的山水画艺术取吴道子、项容两家之长,自成一家,确立了北方山水画派的基本格局,被尊为一代宗师。宋代皇帝及其宗室均情钟书画,并兴办官方画院与画学,编《宣和画谱》,形成了继长安和洛阳之后的又一古代绘画中心。

出生于河南温县的山水画家郭熙善画水墨山水,独步一时,被评为天下第一。他作为画院领袖对当时画院内外的山水画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绘画理论著述被收集在《林泉高致》中,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画论著作。书中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法”:“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充融……”⑦形成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时空观。郭熙还指出,山水画要“可游、可望、可聚”和“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等,以及绘画创作的环境与状态,标志着中国的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的阶段。但随着宋室的南迁,后来元明清政治文化中心北移,河南画坛陷入低谷。但五代北宋时期中原美术的鼎盛,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延伸、传承,对现代中国、东南亚以及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原绘画及理论研究现状

伴随着新中国美术的发展,河南美术也走过了70年不平凡的风雨历程。70年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新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型与过渡,继而产生了质的飞跃,奠定了当代美术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原绘画获得了巨大发展,中青年美术群体的迅速崛起,改变了河南美术的格局。他们在继承中原古代优秀绘画传统的同时,不断深入生活,致力于中原题材、中原气象的挖掘与表现,逐步形成了浑朴厚重、气势磅礴、南北兼容、气象博大,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这一时期,一系列展现中原画风的力作,如曹新林《粉笔生涯》获得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王宏剑油画作品《奠基者》获得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谢冰毅国画作品《黄河之秋》获得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李明国画作品《太行浩气》获得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尤其王宏剑先生的油画作品《阳关三叠》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他们的作品为中原国画树立了形象,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而确立了中原国画在美术界的地位。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原国画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开端,其创作状态已由单纯的人物与风景的写实描摹,造境状景等表层元素的追求,逐渐进入到一个注重理性思考,注重形式美感和思想深度表现的阶段。当代伴随着中原区域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在全国影响力的提高,要实现文化强盛就必须有相应的先进文化来匹配。中原地区近年不断推行的“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中原美术学科建设高峰论坛”等文化活动与奖励项目,形成了积极开拓的文化和艺术环境,为中原绘画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然而,当代中原绘画也存在重刻画、重描摹,表现了许多精致的细节和丰富的肌理,缺乏作品的创新与感染力,缺乏令人感动的经典力作,更缺乏先进绘画理论的研究与引领。因此,中原绘画的理论评价在艺术创作中思想的引导也已越来越引起画家的关注。

三、中原绘画理论研究的当代意义

中原绘画理论研究对中原美术创作者的思想高度与创作方向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众所周知,美院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形式,以美院美术教育的形式来对创作者进行知识架构的扩充与思想境界的提升,不仅能避免枯燥的道德说教,而且还能够把它们顺其自然地提升为高级的审美情感,给受教育者以内在的力量。美术理论研究与美育、德育是相辅相成的,美术理论的建设也可以促进美育的发展。艺术家的思想深度与审美认识都对自身艺术创作起到根本的指导作用,提高理论认识才能保证艺术表现的高度与深度。同时,也可以防止创作思想的偏离,使艺术走向消极或庸俗。比如在当代绘画中出现的“抄袭风”“制作风”,这些行为对社会哪有积极的影响?如果将这种所谓的“制作艺术”推广到艺术家美术创作或美术学院的教学中来,那只会把青年美术创作者带偏方向,使美术教育陷入不分优劣高下的深渊。因此,中原绘画理论研究有助于青年创作者在正确的思想与理论的指引下健康有序地发展。

中原绘画理论的研究将对中原书画家的理论认识起到引领的作用,而画家思想认识高低又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艺术境界的高下。古代中原美术家有像荆浩、郭熙这样实践与理论兼修的艺术大师,他们不仅绘画技能高超,更在理论方面对绘画提出开创性与创造性的理论见解,正是其卓绝的理论思想指导才对其绘画产生变革性的创造。美术教育首先就是要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美的能力,使他们从生活中更好地发现美,从而表现美和创造美。理论研究能提高画家的理论水平与思想认识,因为画家对美的感受与其自身的思想认识、知识架构、理论水平是息息相关的。绘画理论指导绘画实践,画家创造美的能力受到自身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高低的影响。生活和大自然是美术创作的源泉,中原地区艺术积淀丰厚、山川地形资源丰富,但艺术思想相对不够活跃。而美术创作又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主观意匠加工创造性的表现,是美术家的创意成果,艺术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美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一定要更集中、更典型、更有感染力。在中原绘画创作的群体中,中原画家的精神追求、综合修养、思想境界、道德观念等主观因素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原区域画家立足现实生活,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陶冶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推动着中原文化环境的发展。优秀的美术创作不仅是对生活创造性的、能动的反映,它对社会生活有着感染、启迪、警示的作用,能够全面地陶冶人的性格、塑造人的灵魂。中原美术历史悠久,五代北宋时期更是大家辈出,涌现出荆浩、关仝、李唐、郭熙、王诜、王希孟、赵令骧、张择端、李迪等大家巨匠,其典范之作都能给予后世欣赏者强烈的情感体验与艺术想象,这种情感体验在当代美术展览中是体验不到的。那些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与精神导向的艺术作品,可以用直接而巨大的情感冲击力,打动人的心灵,洗涤人的思想,使人得到启发,而这也正是当代中原画风所期待与努力的方向。

中原绘画理论的研究对古今优秀画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对当代画家起到借鉴和启示的作用。古代中原绘画大家普遍拥有很高的思想与品格,通常我们讲“人品即画品”;他们对美术创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而执着地进行艺术探索,不为名利所诱,不为权益所惑。纵观古今中原美术大家巨匠,他们都始终保持对艺术的纯度和使命感,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实践,对时代都怀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当代中原美术家更应不断深入生活、提高思想与锤炼技法,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内涵,着力提高作品的艺术境界。自古扛鼎之作大多出自格调高远的画家,他们坚持深入人民和生活,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把美术创作融入时代中来,从人民大众和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以饱满的热情、个性的笔墨积极地表现时代的进步、人民的变化,最大限度地深入生活和大自然,以期最大限度地走出生活和大自然,不断去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和精神境界。历史只眷顾那些既有高超才华,又有思想高度、探索精神的艺术家,当代中原画家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加强理论研究能启发书画家提高理论认识,以沉静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高度,用鲜明艺术语言,去传播中原优秀文化。

中原绘画理论的研究能对当今的美术展览进行评价与引导。加强理论指导将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美术作品的价值所在,端正美术工作者的学习态度、创作态度,促进美术的发展和大家巨匠的培养,从而促进美术健康稳步地发展。因此,努力把绘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绘画理论认识与艺术素养作为重点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使从艺者逐步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中原绘画理论研究要与中原美术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中美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把中原优秀绘画思想引进教学中去。2011年,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而艺术学科的独立则被学者赞美是“为了构建更为合理的学科体系,和为了文化艺术精神在艺术创造中得以更为完美的实现”。把中原美术理论研究与美院教育相结合,思想的引领主要靠有思想、有水平的名师的引导,充分发挥美术大家与教师的主动性,将中原美术理论建构贯穿于美术教学之中,建设真正能够提高受教者综合艺术文化素养的、兼具学科化和学理性、体现专业性和历史观、与社会现实连接的、真正帮助受教者感知艺术本体并形成能够“判断艺术是非能力”的艺术教育理论课程。美术理论课是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努力发挥好美术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美术理论课程其实蕴含着很好的美育因素,开掘各课美术教学内容中原有的美育资源,把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艺术理论修养的提升。

同时,当代中原绘画理论研究,也是中原文化建设与文脉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学术与艺术价值较高的美术作品要及时分析、研讨、推广,可以更大范围使人们欣赏与认同。理论研究能充分挖掘美术作品的感染力,使那些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经典名作,真正走进民众,走进生活。中原地区申报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用艺术的形式来塑造中原美术品牌形象,也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史诗品格的精品力作,向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这些作品的理论研究可以不断弘扬中原文化,促使中原画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作出更多既具有中原特色、中原精神内涵,又具有时代气息的经典作品来。

总体来讲,加强中原美术理论研究能提高美术创作者的艺术感受力,增强对优秀美术作品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美术家的理论修养,让欣赏者更好认识中原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中原美术发展的现状,为当代中原美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与宣传作用,成为中原文化建设与文脉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对中原书画家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最终促使美术力作和美术大家的产生。

猜你喜欢
中原山水画绘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沁园春·赞中原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程灿山水画作品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