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宾福 赵 娟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处长白山以北,小兴安岭以东,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由长期地质构造下陷及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泥沙堆积而成,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
这一地区的考古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发现并发掘了一些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其中,以位于完达山脉以南的密山县(今黑龙江省密山市)新开流遗址①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和完达山脉北端的饶河县小南山遗址②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1年第9期。最为典型,依据这两个遗址命名的“新开流文化”和“小南山文化”,不仅是三江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也是分析和认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状况的重要材料基础。
三江平原介于北纬45°01′00″—48°27′56″之间,已接近现今稻米种植的纬度极限,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4℃,冬季最冷可达零下30℃。这种气候下所孕育的生态环境、史前文化及其生业方式,均与东北南部和中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而与纬度基本相同的松嫩平原、黑龙江中下游地区、俄罗斯滨海北部地区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从自然环境和生业传统上看,三江平原地势低平,坡度平缓,河流纵横,沼泽遍布。冬季降雪量大,积雪最厚可超过40厘米。春季冰雪融化,但因下部有黏土层、亚黏土层和地下冻层,水分不易渗透,加重了地表积水。在冷湿多水的环境中,植物繁生,水、土、草交互黏结,致使沼泽遍布并集中连片。这样的地理状况,显然不是产生和发展原始农业的理想条件。加之,气候寒冷,无霜期短暂,也大大限制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与成熟。尽管今天的三江平原从20世纪50年代开发起,已经由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精选农作物品种、严格播种时间、采用现代化耕作方式的结果。而此前,在三江平原地区聚居的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一直延续着以渔捞和狩猎为主的生业传统。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定居在当地的人们尚不知如何播种,甚至将煮熟的种子撒到田里,而移居到当地的汉族人也因每年只有三四个月的无霜期而放弃了农作物的种植。由此可见,该地区既无农业条件,也无农业传统。
从生态资源上看,三江平原河流众多,除较大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之外,皆为平原沼泽性河流,且多被沼泽植被所覆盖。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茫茫无际的草甸、成片的森林湖泊,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水产资源,也使得三江平原成为各种动物、飞禽的栖息之地。这里水草丰美、水产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原始先民们居住和从事渔猎的良好场所。在三江平原地区,老百姓常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描述和形容当地生态资源的丰富程度。事实上,一直到今天,三江平原尚有天然沼泽湿地134.7万公顷,仍然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这里已建成6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3 个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三江平原地区发现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反映出这一地区自然资源的丰裕足以满足人们渔猎生活的需求。而与此相反,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均出现了种植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采集和渔猎无法满足当地人口增长的需求。
三江平原地区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要么分布在山间,要么分布在湖畔水域旁。密山新开流遗址位于新开流以东1.5 公里处、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之间长达40余公里的湖岗上,饶河小南山遗址则位于大南山和小南山两山之间临乌苏里江东坡的果树园内,鸡西刀背山遗址也位于穆棱河中游右岸。除此之外,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也大都依山傍水。这说明,该地区原始先民们生活资料的获得,多依靠水域或山林。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制生产工具(图一)来看,采用压制技术制作的细石器数量最多,磨制和打制的石器不仅数量少,而且形制小,均非用于农业生产的大型石器。众多的压制石器工具,多出自墓葬中。以新开流遗址为例,其下层发现的71件石器,有61件属压制石器,占石器总数的86%,器形多为镞、投枪头、尖状器、刮削器、石核等。其中,尤以镞和刮削器最为典型,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很丰富。石镞当中以镞身窄长、通体加工的凹底石镞最多,它是弓箭的配器,可以远距离射杀猎物,是当时人们进行狩猎活动的重要工具。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根据鄂伦春族用弓箭射鱼的实例,认为新开流遗址中出土的众多石镞,可能有一部分是用来射鱼的①刘俊勇:《我国东北新石器时代渔业生产初探》,《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2期。。从新开流遗址下层10个鱼窖和鱼窖内出土规整鱼骨材料所显示出的渔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来看,这种推断是有道理的。另一种典型石器工具是刮削器,虽有圆头刮削器、长刃刮削器和大型两刃刮削器之分,但都有锋利的刃部,应是人们剥兽皮、剔兽骨、刮鱼鳞的主要工具。这说明,数量较多的石镞和刮削器,应是渔捞和狩猎经济生产方式下的必然产物。
新开流遗址上层发现的石器,压制成形的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制作也更精细,287件压制石器占出土石器总数的87%,其石料与下层一样,仍以碧玉为主,有一定数量的黑曜石和少量蛋白石。器形也更加丰富,不仅有镞、矛、投枪头、尖状器、刮削器、石核,还发现了切割器、石叶、石片等。石镞75 件,可分为五类,其中平底石镞、带铤石镞、凹底石镞均较下层同类器制作得更加精细,同时还新增加了两面通体压制的桂叶形石镞和两面压制、边缘加工较细的圆底石镞。石镞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它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人们狩猎技艺的提高和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尖状器数量增多,种类也更加丰富,出现了鸟喙形尖状器、扁尖尖状器、宽石片尖状器、弯嘴形尖状器、偏尖尖状器等。除了石镞和尖状器外,典型的刮削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仅见于上层的切割器、石片、石叶等切割类工具,制作技术精良,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猎物的加工也更加趋于精细。此外新开流遗址上层,还出土了大量的骨、角、牙器和富有特色的骨刀梗。这种刀梗是将骨料的一侧磨薄,并做出凹槽,以便镶嵌石叶。极富特色的骨柄石刃刀具,在嫩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发现,“这种复合刀具,为我国农业文化所不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渔猎生产经济的一种标识物。”①赵宾福:《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研究》,《考古》2007年第11期。这说明,三江平原地区的渔猎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不过,从新开流遗址下层和上层压制石器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渔猎经济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经济形态本身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位于完达山脉北端的小南山遗址,共发现石器84件,其中绝大多数为矛、镞、刮削器和尖状器等渔猎工具,不见农业工具。在距小南山遗址不远的小南山新石器时代墓葬中②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饶河小南山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1996年第2期。,随葬生产工具很多,同样以石镞占绝大多数,玉器及用动物牙齿钻孔加工而成的牙坠饰数量较少,反映出渔猎应是当时的主要生业方式。
除了以上分析的石制生产工具以外,三江平原地区还出土了大量的骨器、角器、牙器(图二),其中多数是生产工具,少量为装饰品。首先是在新开流遗址发现的属于上层的31座墓葬中,除石制工具外,骨制生产工具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如骨鱼镖、鱼钩、骨鱼卡、骨鱼叉、角鱼叉、骨针、网坠、角锥、牙刀等。三江平原水草丰美、鱼类资源丰富,这些形形色色的骨制工具,进一步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业状况,是捕鱼业发达的历史见证。出土的穿针用劈开的动物肢骨做成,一端磨成尖峰,骨关节一端作柄,穿一椭圆孔,柄两侧有缚粗线的沟痕(图二:15),与近代织渔网的穿针相似,加上遗址中出土的石网坠,这是新开流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用网捕鱼的实物见证。由此可见,新开流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捕鱼方式是多样的,当时的人们或用投枪、鱼叉叉鱼,或用鱼钩钓鱼或用鱼卡捕鱼,或用渔网网鱼。这一点,与同属渔猎生业方式的嫩江流域略有不同,在嫩江流域很少发现鱼钩,而以鱼镖和枪头为最具特色的捕鱼工具。这或可说明,三江平原地区的捕鱼业更加发达,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比嫩江流域更加重要的位置。另外,从捕鱼工具的加工原料多为动物的骨、角、牙等坚硬部位还可以看出,当时渔捞和狩猎经济的互相交融,狩猎应是当地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另一个重要生产方式。
在三江平原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新开流遗址出土的10 个鱼窖(编号Y1-10)最具特色,形状主要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中,Y2和Y10的下半部发现了层层相压、保存完整的鱼骨和成片相连的鱼鳞。从这些鱼窖的堆积中,不难看出鱼类应是当时人们的重要食物资源。在当地生活的赫哲族,一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用鱼窖储鱼的习惯。据当地的老渔民介绍,他们捕鱼多时,会在湖畔沙岸树荫下挖坑贮藏,放置时鱼腹朝上,一层一层摆放,不必加盐,坑口盖木板或树枝,其上覆土。夏、秋季可存三五日,保持新鲜,冬季则可长期存放。此外,当地还曾有冬季用冰窖储鱼的习俗。用鱼窖储鱼,应是当时人们贮存生活资料的一种主要做法,也反映出渔捞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在新开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农作物的种子遗存。而在墓葬和生活垃圾中,倒是发现了许多动物遗骨和鱼刺等。例如,许多二次葬的墓葬填土中都含有大量的兽骨和鱼刺,M6随葬器物和动物骨骼多达102件,M3中有较多的兽骨随葬,堆放在头部的鱼刺也比较集中,右臂西侧和头骨上方还分别发现有小蚌壳和骨笄。从新开流遗址发现的鱼窖,以及墓葬填土中发现的兽骨和鱼刺,墓葬中随葬的鱼类,可以推测:兽类和鱼类,特别是鱼类应该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从出土动物的骨骼鉴定看,种类有狼、野猪、鹿、棕熊、马鹿、赤狐等,种类丰富且多为森林动物。鱼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类也很丰富,包括鲤鱼、鲑鱼、鲶鱼以及鳖类等。丰富的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遗存,是研究新开流遗址古代先民生业方式最有价值的生物标本,证明了当时的人们主要是靠渔猎为生的。
三江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新开流、小南山等遗址的发掘表明,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先民的居住地相对固定。新开流遗址中,墓葬和鱼窖的分布较为密集,足可证明这一点。小南山遗址在探方第二层下发现了居住面遗存,火炕的坑底和四壁均被烧成红色,而且绝大多数遗物都出在居住面的范围,同样说明当时的人们是在那里定居的。此外,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博物馆在乌苏里江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在饶河县城西北方向还发现了小佳河古城遗址①黑龙江省博物馆:《乌苏里江流域考古调查》,《文物》1972年第3期。,该城址内外散布的大量细泥灰陶片、细泥红褐陶片和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粗红陶片,以及城址内外残留的建筑类遗迹,是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的更有力的证明。这些考古调查和发掘材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三江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坐拥丰裕的生态资源,定居渔猎的生活图景。
陶器纹饰和饰品,同样反映出三江平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以渔猎生业方式为主的。以新开流遗址为例,陶器纹饰主要流行的是鱼鳞纹、网纹、菱形纹和篦点纹。这些纹饰,图案或如鱼鳞或如水波或似渔网,应该与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①朱延平:《新开流文化陶器纹饰及其年代》,《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值得一提的是,新开流遗址出土的骨雕鹰首(图二:7),系兽骨磨制而成,眼、嘴逼真,很可能是当时人们驯养鱼鹰进行捕鱼的生产写照②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在新开流的墓葬中还发现了一些装饰品,这些饰品皆用动物的骨、角、牙磨制穿孔而成,反映了渔猎经济状态下古代先民们对美的追求。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艺术品的发现,也从侧面证明了渔捞和狩猎经济方式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综上,三江平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不同于长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不同于黄河流域及东北南部地区以粟作农业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而是以渔捞和狩猎为主要生业方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已有的考古研究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的长江和黄河流域主要是“种植型新石器文化”,其中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黄河流域为粟作农业。东北地区南部与黄河流域基本相同,属旱作农业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和黍③赵宾福:《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研究》,《考古》2007年第11期。。与上述地区相比,东北北部地区的嫩江流域和三江平原表现出的则是完全不同的渔猎经济,而且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末期,甚至是更晚阶段都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不仅如此,纬度与三江平原和嫩江流域相同或更北一点的黑龙江中下游、呼伦贝尔草原、以及贝加尔湖沿岸等地区,也都在新石器时代主营渔猎经济。限于篇幅,这里暂对距三江平原较近的黑龙江中游和下游地区,做一简单的分析。
黑龙江省安达县西部的青肯泡遗址,纬度大体与三江平原相同。依据以往进行的两次考古调查材料,被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该遗址采集到的工具类遗物来看,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用压制技术制作的细石器十分发达,骨角器的数量很多。出土的动物碎骨虽未经正式鉴定,但可以辨认的有狼和狐的牙齿,有牛、羊、狍、獐的牙床和牙齿,也有不少鱼骨、鼠骨和鸟骨,但不见农作物的种子遗存,也未见农业产生中使用的石制砍砸器和大尖状器等工具。这说明,该遗址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应属渔猎为主的生业方式范畴,而非考古报告作者所说的“从事畜牧、狩猎、捕鱼和农耕的生产活动”。④赵善桐:《黑龙江安达县青肯泡遗址调查记》,《考古》1962年第2期。
从三江平原往东,沿黑龙江下游,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从早到晚依次为奥西波夫卡文化①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马雷舍沃文化②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孔东文化③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其年代分别为距今11,000—7,000年、距今7,000—4,800年、距今4,500—4,200年。从出土的工具和动植物遗存来看,均表现出了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特征。
面积广大的奥西波夫卡文化,沿黑龙江向下分布,南可到乌苏里江下游,年代距今约11,000—9,000年。该文化出土的生产工具(图三:5—7),以打制和压制技术制作的石器最多,未见磨制石器。其中以用砾石打制的锛形刮削器和双面压制修理的叶形尖状器最具特色,此外还有石镞、压制的石刀和各种形式的石网坠等。从这些工具可以看出,该文化的人们应以渔猎为主营经济。
黑龙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马雷舍沃文化和孔东文化,陶器纹饰比较复杂。其中在孔东、加夏等一些重要遗址中出土的模仿鱼皮的菱形条块纹④赵宾福:《东北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6期。,与我国三江平原地区新开流文化中流行的滚压菱形纹完全一致,反映出两地的文化应有一定的交往和联系。此外,同样的纹饰还见于黑龙江中游的格罗马图哈文化和滨海区早期的鲁德纳亚、莫里亚克—雷博洛夫、奥西诺夫卡、鬼门洞等遗址中,该现象不仅说明这种文化因素的分布和影响范围十分广泛,而且也反映出捕鱼业在这些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如今,在西伯利亚市博物馆,仍存放着黑龙江中下游的那乃人(在我国境内的赫哲族)等民族制作的鱼皮制品,包括鱼皮大衣、鱼皮裤子、鱼皮鞋等。鱼皮制品的表面都有十分清楚的菱形痕,这些菱形痕是把鱼鳞揭掉而留下的鱼鳞痕迹。这种鱼皮制品在新石器时代远东南部的滨海州也很发达,都应是捕鱼业发达的体现。
除陶器外,在距今约5,000年的马雷舍沃文化中,发现的石器工具与奥西波夫卡文化基本相同,包括石镞、刀、锛、斧、刮削器、网坠等。黑龙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孔东文化,打制石器和用压制技术加工的细石器也都比较发达,细石器有用刀形薄石片加工的刮削器、刀、双面加工的石矛头、柳叶形石镞、带铤石镞、石叶等,还有软玉制成的刀片和石网坠。值得一提的是,在孔东遗址还发现了许多细长砾石,末端带有黑色树脂。发掘者认为这是当时人们用桦树皮做小船的证据,古代人利用这些细长的砾石,将一端加热后把烫融的桦树树脂涂到小船的缝隙里,使得桦树皮的接缝处不透水,这应该是重要的渔捞辅助工具和交通工具。⑤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黑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新彼得罗夫卡文化⑥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年代大约为公元前4—5 千纪,该文化磨制石器和陶器都很少,但发现了大量的石叶,以及用细长的石叶制作的各种石器,其中包括石镞、雕刻器、尖状器、复合工具的刃片等。有的石叶工具,尾部进行了加工,以利于装柄牢固,这与三江平原地区和嫩江流域的渔猎复合工具十分相似。用砾石修理加工而成的圆盘形砍砸器、长条形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锛形器、石网坠也都是常见的器类。在黑龙江支流杜那伊基河岸边的新彼得罗夫卡I、II地点发现的村落,由20多座半地穴式房子构成,说明当时人过的是以狩猎和捕鱼为主的定居生活;同为黑龙江中游的格罗马图哈文化①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广泛利用砾石制作工具,代表性的器形是锛形刮削器(图三:15),数量多达总数的25.5%。另外,石矛头、石刀、大网坠、石核、石叶,宽石片发现最多,总计达12,946件。属于该文化的遗址当中,分布在森林地带的遗址往往有大量的大型石质狩猎工具出土,例如投掷的石矛头和大型石刀等,但缺乏小型的石镞。分布在草原地带的遗址,目前发现的狩猎工具主要是石镞。这说明该文化先民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根据狩猎对象的不同,人们采用的工具也有所不同。而网坠的大量发现,说明捕鱼在格罗马图哈文化中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与渔猎生活相关的是房子遗迹只发现了灶,灶的周围有集中分布的石器,但却并没有发现完整的房子遗迹。由于只发现了灶和石器,所以有研究者推测当时人很可能没有定居的半地穴房屋,而是居住在地面式的帐篷里。
在远东南部滨海地区,由于特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丰富资源,使得该地区渔猎经济特别是渔业,一直是新石器时代人们的主要生业方式。由于远东南部被海洋包围,近海中的一些鱼类到了产卵时期都洄游到陆地上的黑龙江产卵,从而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在洄游季节,从海洋长途跋涉而来的各种鱼类,云集拥塞于江河,古人很容易捕捞到大量的鱼,以作为冬季的基本食物。而大鱼的皮,又是他们制作衣服和容器的原料,因此捕鱼应该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业。在滨海区发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有鲁德纳亚文化①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博伊斯曼文化②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扎伊桑诺夫卡文化③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从出土的工具类别来看,反映的都是以渔猎经济贯穿于整个新石器时代。位于滨海东北部的鬼门洞穴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投掷石器,如石镞、石矛头、鱼镖头等,同时也有切割、刮削工具,网坠,渔网残片的存在,反映出狩猎和捕鱼应是其主要的经济生产类型。鲁德纳亚文化的骨牙器很发达(图三:1—4、10),有骨镞、刀、锥、针、鱼镖头、雕刻螺旋的串饰等。博伊斯曼遗址出土的骨、角、牙、贝壳制品(图三:8、9、11—14、16—24)可达300多件,其中2/3以上是加工工具和捕获动物的工具,不过捕鱼的工具也很多见,主要见有鱼钩、浮标和鱼镖头等。扎伊桑诺夫卡文化出土的渔猎工具也同样十分丰富,而且许多遗址中都发现有鹿、狍、鸟、鱼等动物骨骼。同样表明狩猎和捕鱼,应是当时的主要生业方式。
综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三江平原及其邻近的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在整个新石器时代始终没有出现种植型农业经济的迹象。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是以渔猎工具的不断进步、渔猎手段的不断丰富,以及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定居的出现为主要特征的。这种定居的渔猎型新石器文化的存在,应是当地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东北南部地区的不少遗址里,都陆续发现了数量不等的种子和用于耕作的大型石器工具,代表的应是典型的种植农业型新石器文化。而在北部地区发现的却都是典型的渔猎型新石器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中游和滨海地区虽以渔猎生业方式为主,但也出现了一些微农业经济的迹象。比如在奥西诺湖文化的灶坑里发现过黍粒,在新波克罗夫卡类型中出土过少量的呈三角形的板岩石镐、用花岗岩和板岩制作的小石杵、长方形的大型磨盘和磨棒等。不过,从地理分布上看,上述出现少量农业迹象的遗址多偏向黑龙江中游和滨海地区的南端,纬度上与我国东北南部出现农业经济的地区相对而言更近一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这一地区为中心的更广泛的区域里,通过日后考古工作的深入和出土材料的增加,会让“种植农业型新石器文化”与“渔猎型新石器文化”之间的过渡区域或分界线逐渐变得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