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西晋以后,大批中原汉人迁居至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成为客家先民。闽西是客家的祖地和摇篮,勤劳、朴实、坚韧的闽西客家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客家传统音乐文化。闽西客家传统音乐中以器乐音乐和传统民歌为典型代表,其中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汀公嫲吹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定客家山歌在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西境内多山,世代居住在山区的闽西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作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风格。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紧密相连,通过一代代人口传心授得以延续。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外来娱乐文化的冲击,传统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或面临传承危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年轻艺人不愿意学习传统音乐艺术。有不少传统音乐艺术传承人呈现老龄化的态势,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挖掘①许昊、柳集文:《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与整合传播——基于湖南岳阳洞庭湖渔歌的考察》,《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7期。。有些以文字记录为主、摄影摄像为辅的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出现书籍霉变、录音带老化、照片褪色等问题②胡远慧:《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现状研究——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为例》,《北方音乐》2019年第11期。。
2019年福建省政府印发的《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指出要加大市、县(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力度,于2025年前完成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录入并联网服务。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承及创新性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音乐体裁的角度来看,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民歌、说唱音乐、器乐音乐三个种类,其中器乐音乐类型最丰富。
1.民歌
民歌主要以各客家县(区)山歌为主,其中又以永定客家山歌为典型。永定客家山歌的基本内容包括情歌、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儿歌;歌体都是单调,其中以羽调式为主,徵调式为次,用永定客家方言演唱,旋律多以级进和跳进形式进行,清越、高亢、悠长,节奏由演唱者自己掌握。
2.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主要有竹板歌,其表现形式是说唱者手握四块竹板敲出各种节奏形式的“板点”击拍和伴奏。闽西客家竹板歌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其表演所需工具简单、说唱结合、节奏形式多样而广受当地民众喜爱。
3.器乐音乐
器乐音乐主要包括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五色锣鼓、民间锣鼓、鼓吹乐、公嫲吹、汀州客家古乐等。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是历代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传统民间器乐曲,一支十番乐队少则五到七人,多则十到几十人不等,乐器以木管乐、丝弦乐器为主,配合小锣鼓,笛子为其领奏乐器。乐手以齐奏形式演奏曲牌,曲牌数量多,主要是民间小调和客家从中原带到闽西扎根的“汉乐”。五色锣鼓由单皮(扁鼓)、战鼓、大钹、小钹、铜钟、小锣等六种乐器组成,因主要由五个音色组合而成,故名“五色锣鼓”。民间锣鼓的种类较多,乐器组合多样化,演奏形式主要有纯粹打击乐组合、锣鼓与唢呐组合、锣鼓与管弦乐组合。鼓吹乐以各种形制、规格的唢呐为主奏乐器,根据乐曲内容情绪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唢呐,配以大鼓、小鼓、大锣等各式打击乐器,辅以竹笛、椰胡、扬琴等其他乐器。公嫲吹是鼓吹乐种最有特色的演奏乐种,由二把特制的唢呐对奏和吹的一种演奏形式,这二把唢呐一称“公吹”,一称“嫲吹”。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有汉族传统歌曲“活化石”的美誉,主要流传于永定、长汀、连城、上杭、武平等客家县(区),其中以永定客家山歌最具代表性。上杭梨岭山歌在2018年被列入龙岩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竹板歌曲调源于客家山歌,由演唱者手持竹板,边敲边唱,节拍不固定,由表演者即兴发挥,广泛流传于闽西各客家县(区)。上杭竹板歌在2018年被列入龙岩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闽西客家地区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布在闽西各客家县(区),深得当地群众喜爱。鼓吹乐、民间锣鼓这两类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也是遍布闽西各客家县(区),民间举办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红白二事时常进行这两类演奏活动。闽西客家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民间锣鼓有:上杭的“龙灯鼓”“狮鼓”“鼓吹鼓”“饶平鼓”;长汀的“长锣鼓”,共有108个锣鼓点子;连城的“王彩锣鼓”;永定的“竹马灯锣鼓”;武平的“船灯锣鼓”等。长汀三洲长锣鼓在2010年被列入龙岩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五色锣鼓是闽西客家民间鼓乐精华之一,明末清初时由永定县高陂镇北山村长楼厦自然村(昌裔堂)十八世先祖从湖南衡阳传入,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永定区各(乡)镇。高陂五色锣鼓在2015年被列入龙岩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嫲吹是民间鼓吹乐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演奏乐种,主要流行于长汀县各(乡)镇,据查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汀州客家传统鼓乐大型曲牌之一。
1.传承人出现断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师徒之间、父子之间的口传心授得以延续下去。因此,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现状是许多传统音乐类的活态传承人年事已高,面临传承断代、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局面。例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李贞煜、涂鸿章、钟炳生等老人都已年过七旬;上杭梨岭山歌、竹板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也都过了花甲之年。年老的传承人对这些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研究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年轻一代受现代娱乐文化的影响冲击较大,往往不愿意学习和钻研这些传统音乐。此外,许多传统音乐类项目采用口传心授和家族传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传承人的选择范围。
2.受众面逐渐变窄
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对文化品位诉求的求新求异,许多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受众面逐渐变窄、年轻人接受程度低的状况。就当前闽西客家地区的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当代年轻人普遍对这些传统音乐类项目不感兴趣。例如,乡村节庆活动和民俗活动的减少,闽西各地的民间锣鼓演出市场日益萎缩。受众人群的流失,反过来又会影响传承人对这些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保护与传承发展不平衡
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但保护与传承发展不平衡,项目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长汀公嫲吹、永定客家山歌等传统音乐项目,由于能够获得较多的保护资金补助和享有更好的保护政策支持,拥有较好的生存状态。例如,在长汀、连城、永定等县(区)设立了多家客家十番音乐传习中心,永定客家山歌传习中心、长汀公嫲吹传习中心也陆续设立。传习中心的设立有利于这些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列入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上杭竹板歌、永定高陂五色锣鼓、汀州客家古乐等项目,由于获得的保护资金有限,加上没有固定演出场所和收入,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不少困难。未被列入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其他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则面临较大的困难。
进入21世纪以来,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不少面临传承人断层的状况,因此市、县(区)两级文化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的永定客家山歌为例,2019年已故的李天生老人是永定客家山歌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永定客家山歌,市、区两级文化主管部门通过文字记录、录制音频、拍摄视频等较传统的保护方式对李天生老人的《八月十五看月光》《阿哥出门下南洋》等代表作进行了光盘存储。通过对永定客家山歌的发展历史、内容、唱腔的记录和存储,能够对传统客家山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些简单的保护手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录像带老化、照片褪色、存储光盘损伤等情况。此外,由于数字化保护宣传的力度不足,再加上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闽西地区民众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意识总体上偏弱。当下流行的数字新媒体平台,例如,抖音视频APP、微信公众号等,关于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项目的介绍都偏少。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山歌的采集、整理、开发提供智能化、高清晰、高效率的服务,“云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山歌表演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存储模式。2019年4月,龙岩市委办、市政府办发出《关于加强闽西客家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岩委办[2019]21号),对新时代全面加强闽西客家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要推进市级客家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提高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水平,打造全市文化遗产资源共享平台。市级层面的重视会进一步增强县(区)层面对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意识。
数字化的采集、储存、处理、展示等技术已逐步开始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①郝辉辉:《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创新研究》,《福建茶叶》2020年第3期。。闽西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数字化的采集、展示为主。例如,通过扫描AR(增强现实技术)卡片、AR 电子书,将传统表演技艺以三维立体方式呈现;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永定客家山歌、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长汀公嫲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声音、曲牌文字采集。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再现、复原、共享方面的应用较少。以永定客家山歌为例,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在山野田间劳动时即兴而唱的,自产生开始就伴随着客家人的生活和劳动,展示了客家人民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客家人喜爱唱山歌是为了可以缓解在深山劳动时的艰辛和寂寞之感。对唱时歌人各站一山,必须吊高嗓门拉长嗓音才能将自己的歌声传送给对方,而且在对歌时,为了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出精巧的唱词压倒对手,歌人会有意拖慢歌速,使语句间有较长的停顿,还嵌进不少虚词衬字,以加强抒情效果。因此,永定客家山歌的产生和传承有其特有的文化生态背景。目前,对永定客家山歌的数字化保护缺乏对原有客家文化生态的数字化再现,难以全面展现永定客家山歌的独特唱腔和它的艺术魅力。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依附于特定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借助数字化技术将完整的客家文化生态复原和再现,有利于这些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现。
闽西地区数字化产业发展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间较短。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情况类似,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同样缺乏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以永定客家山歌为例,无论是对山歌演唱表演的数字化采集,还是对山歌原生态文化的复原和再现,都需要对永定客家山歌的起源、发展演变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够精准地记录和还原永定客家山歌的“活态”,尽可能地保留这种口头传唱民间文艺形式的“原真性”。与此同时,对永定客家山歌的数字化保护也需要掌握数字化应用技术,才能更有效地采集和更逼真地还原。因此,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需要同时具有客家文化知识背景和掌握数字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符合这一高要求的人才却非常少。
让传统民间音乐保持活态,传承并发扬是必由之路。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主要的传承方式有建立传习场所、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拍摄“非遗”纪录片、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宣传“非遗”作品等。以永定客家山歌为例,目前在永定区建立了永定客家山歌传习中心、拍摄了《土楼福音》等多部山歌题材纪录片、在多所中小学开设线上与线下永定山歌音乐课程、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宣传代表性传承人演唱的永定山歌作品等,扩大永定山歌的传播范围。但总体而言,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数字化传承的应用程度偏低且应用面还非常局限。
永定客家山歌在数字化传承方面的应用与广东梅州客家山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梅州客家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把广泛收集的山歌原始资料(录音、视频、文献资料、图片、词谱等)统一制作成标准的数字文件,规范化存储在物理数据库中,实现永久保存的目的;其次,开发建设多媒体特色文化平台,建立客家山歌音视频多媒体资源库、文献资源库、图片资源库,同时开发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检索系统,以实现客家山歌文化资源的数字共享①李建伟:《广东梅州传统客家山歌数字化传承保护探索》,《图书馆论坛》2015年第12期。。梅州客家山歌在数字化传承方面的探索实践证实了通过数字化复原、再生技术及数据库资源建设可以解决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对口传身授的依赖,提升传承的时效性。因此,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承应用过程中可以借鉴梅州客家山歌在多媒体特色文化平台和数据库资源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经验。
现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文献研究对数字化技术如何内化成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承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关注较少。现代娱乐信息更新速度快,习惯于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民众较难以接受传统的传承方式,因此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体系难以稳定地传承下去。在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多数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模式过于单调,加之学习时间久、难度高,学成后收入不确定,导致大量年轻人对传统音乐缺乏必要的兴趣。与此同时,不少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体力和精力均难以支撑完全通过传统途径进行传授。目前的数字化技术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传承方式,但是有利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发展和生活相融合。借助于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融合,通过高清晰的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传承人工作的强度,同时又使下一代传承人更易于接受这样的传承方式,进而扩大传承范围①郭逸飞:《基于数字化应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模式研究》,天津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对于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2017年,永定客家山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冬梅老师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客家山歌融合起来,以山歌形式宣传和歌颂十九大精神,延续永定客家山歌的生命力。由此可见,新时代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基础上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延续其内在生命力。
根据前文对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状况的分析,结合以永定客家山歌为例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应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本文着重从数字化保护模式、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人才队伍建设、数字化创新发展方面提出有效推进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建议。
数字化采集、存储、复原和再现技术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模式。数字化采集方式种类多,能够满足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信息的采集要求;数字化存储具有容量大、读取速度快的优点。通过图文扫描、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化技术广泛采集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图片、音频、视频、曲牌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相关资料,通过分类整理进行数字化存储,尽可能地保障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完整性。数字化存储技术可以为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许多新的保护手段,例如,通过数据库、光盘塔、光纤和网络链接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协议,实现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此外,依托于目前各类先进的数字软件技术,采用Maya、C4D、3D Studio Max等数字表现软件,对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文化生态进行实际形态及环境模拟还原,恢复和再现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场景和发展过程,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提供支撑。数字化采集、存储、复原与再现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根据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遗存状况,按照传承人断层情况,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手段分类开展全面、真实、系统的抢救性记录。
针对闽西客家传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的实际现状,需要分类型、分批次地培养既拥有丰富客家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又掌握了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专门的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队。一方面,市、县(区)两级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通过选派现有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到国内外学习,提升他们对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此项工作的实施需要建立专门的经费使用和人才选拔等管理机制。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传承人,可以从开展保护与传承活动的次数、活动效果及传授人数等多方面分等级考核,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引进、聘请省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专家与学者参与到闽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中,借助高校研究力量及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要想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具有生命力,就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商品经济属性,借助数字化创新对其进行合理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有效的数字化技术和方法,对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创新,不仅可以带动客家文化的创新,而且可以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以数字化传承为前提,以市场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确立经济转化原则,并且选择适宜的经济转化运作方式,生产出符合当代民众精神需求的传统音乐类文化产品。在市场环境下,只有在经济转化的传承模式下,以一定的经济回报为支撑,民众才更愿意投入到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基于这种逻辑思路,对于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创新结合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并不局限于特定形式,凡是能够形成有效经济转化的运作模式都可以选择。例如,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永定客家山歌的原生态场景复原与再现,结合现代化舞蹈、舞台剧等新元素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以收费的方式通过数字化新媒体进行发布,促进永定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利用数字化技术与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将其与闽西旅游产业融合起来,建立虚拟的旅游世界,既可以扩大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又可以为旅游业附加新的内涵和价值,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当地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