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慧倩
摘 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做好志愿服务是加强社会創新治理的需求,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需求,是学生就业发展的需求,更是高职院校提升育人价值成效的需求。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引导学生崇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8-0147-02
西方有学者指出,如果说人类发展前五百年是技术革命带动全球发展,而之后五百年,地球生存的重点则是社会学和社会服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从此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成为志愿服务的精神指引。志愿服务是当今社会一种新潮流、新风尚,但志愿服务更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大学生志愿者则应是一支生生不息的主力军。但是从具体实践中发现,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在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服务领域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完善。
一、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问题探究
1.学生认知有偏差,内在价值渗透弱。21世纪初,我国志愿服务的概念才逐渐被广大民众所知晓和认同,推广实践多年才体现出其社会接纳性和广泛参与性。国家非常重视志愿服务,相继出台了《志愿服务条例》《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文件,这些顶层设计重在通过明确战略定位和方向,使大家深入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和长远使命。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基于信念、责任和良知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它不受国籍、种族、服务对象等因素的影响,无偿地帮助社会和他人。这些服务群体以大学生居多,但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志愿服务不是学校的必修课,做不做无所谓,志愿服务是利他行为,于已无利可图,志愿服务需要个人做出时间和经济上的牺牲。
2.服务注重形式,内容时间场所固化。除了志愿服务认知上有一定的偏差,还有些学生存在志愿服务的动机不纯倾向,抱着追求个人的政治资本目的,为自己在校期间以及个人履历上增添“一笔”,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进行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调查中发现,有人把志愿服务当作是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一种调剂,有人是纯属兴趣,有人只为结交朋友。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想法,所以有些志愿服务仅仅注重形式,走过场,质量不高,收效甚微。再者,志愿服务的领域及内容单一化。例如某市注册红十字志愿者登记表中,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备灾救灾、医疗服务、社区服务、文字翻译、心理咨询、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等十几项内容。而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场所较多是养老院、福利院、特教中心等,服务时间仅限于“3·5”学雷锋纪念日、“9·9”重阳节等,以至于在特殊节日,这些场所处处是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严重阻碍了志愿服务的内涵式发展和持续性深入。
3.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性措施。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有效的服务。志愿服务是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强调的是广覆盖、多层次和宽领域。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一般是按照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且很多活动都是一次性的志愿服务,这种机制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常态性建设,不利于志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督促推广。例如,对自愿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规范要求,对志愿者的专业系统培训,对志愿活动的评估考核等。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依规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无法依托社会公益机构,不利于保持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不利于维护高职院校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再者,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缺失也是一个显著问题,许多长期从事志愿服务一线的志愿者表示,虽然志愿服务是无偿地奉献爱心,但是适当的精神和物质的激励能使他们享受快乐感和存在感,能产生更大的动力。因此,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才能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4.专业优势效能低,与社区对接薄弱。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培养具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国家提出要抓住良好机遇,推动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厉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同时,许多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都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和业务经历,强调将专业能力运用于实践中的效能。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在发挥专业优势方面有明显不足,也就是志愿服务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对于一些资深的志愿者来说,可能与专业的契合度较高,而那些为完成任务的、被“要求”的、追求时尚的志愿者则没有长远见识,未能考虑到自身发展和专业所需,忽视了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的对口。另外,在志愿服务项目中有一项社区服务内容,需求量特别大,包括助残敬老、科普环保、就业创业、医疗保健、法制宣传等多项内容。但是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在这一领域涉及不是太普遍,与社区对接比较薄弱,没能满足社区的需求,形成不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例如某社区养老机构特别需要健康咨询、社会融入、情绪疏导、临终关怀等志愿服务,使老人们在身心、社交等方面得到优质、长期的照料。
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提升对策
为了解决当下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达到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学生价值导向、宣传培训、组织管理、激励推广等方面下功夫,使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更加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1.提升志愿者的前瞻观念,凸显育人功能。《志愿服务条例》中指出,志愿者是指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党中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参加活动可以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对学生培育工作中。现在的人才选拔都有明确要求,必须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团队合作意识强烈、德才兼备,择优录取。而志愿服务正好是个锻炼实践、展示自我、提升素质的平台。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宣传教育,配备有一定志愿服务资历的师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功利主义思想;端正服务社会的理念,淡化享乐主义思想;强化态度责任意识,消退个人主义思想。通过恰当的宣传途径和传播渠道,使学生们在学校的号召和倡议下,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变被动为主动,变功利为公益,变利己为利他;使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正能量的熏陶,正确定位,掌控自我,达到自我实现。
2.优化必要的机制措施,提倡优质志愿。为唱响志愿服务的精神,必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以往很多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有的是学生个人独自活动,有的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还有很多是院校团委组织,导致活动结束小团体就解散,队伍缺乏稳定性,每次活动都要重新组建,技术性强、复杂的活动需要临时培训、统筹安排,造成人员、物力、资金的浪费。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系统规范的运行机制,形成院校、系部、班级三级联动机制,从招募注册、决策组建、培训教育、任务调度、执行运作,到最后的评估考核和宣传激励。《志愿服务条例》中提出,学校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国家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也能将其作为考察内容。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份保障。
3.发挥专业与网络优势,促进智慧服务。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说明有其一定的资源优势,可以与社会资源进行互补共享,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就是获得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业务技能的实践平台,通过匹配志愿岗位的系列活动,为他人奉献的同时,也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活力,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所以必须做好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工作,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学生专业学习的社会化和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的深度融合及共赢局面。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信息畅通,大数据的时代应运而生,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有很大改变,自然也惠及志愿服务。必须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探索新时代下“互联网+”志愿服务新模式,借助互联网、社区等平台,利用最精准有效的数据源,远程培训、网络沟通、处理突发事件等,降低社会成本,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
4.创新服务内容与形式,确保持续长效。《江苏志愿服务条例》中,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支教助学、抢险救灾、治安防范、科技传播、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学校要多渠道调研开发,结合本校的特色优势,整合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及时发布信息,推进志愿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同时启动线上线下联动系统,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优化保留传统项目,丰富创新特色内容。所以,高职院校也要与时俱进,拓展思路,打造极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助推物质脱贫和精神扶贫上台阶,实现由单一型到多元化的转变,实现志愿服务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研究[J].卷宗,2019,(18).
[2] 孙嘉慧.试析高职学生志愿者专业化服务及参与程度[J].才智,2018,(31).
[3] 林彦芳.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9,(32).
[4] 魏倩.试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