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敬
摘 要: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礼貌原则、文雅规则、掩饰功能等反映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的发展演进特点。学习不同国家的委婉语,可以使我们在对外交流中避免尴尬和误解,同时能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心理变迁。本文主要探讨中西方委婉语差异折射出的文化渊源、伦理价值观、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的差别,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委婉语;中西方;文化渊源;伦理观;宗教信仰;思维方式
一、引言
委婉语是各国语言中所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伦理习俗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别,中英语言中的委婉现象存在一定的差异。“委婉语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渗透于东西方不同的社会生活与言语交际中,是说者、作者出于忌讳或礼貌,用委婉曲折、含蓄暗示的雅言来表达可能会受到听、读者某种程度的怀疑、拒绝甚至厌恶的直率说法的修辞方式。”[1]但中西方的委婉语在语言应用中,随着历史的变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文化渊源不同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农耕文明为特征,而欧洲文化发源地是古希腊,具有海洋文明的显著特点。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造成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反映在语言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和禁忌范围有一定差别。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家族聚居的生活方式和皇权社会,形成了等级分明的差序结构,而西方国家历史相对较短,同居一室的家庭成员相对单一,人们普遍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精神层面,儒家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文化推崇“仁”“义”“礼”“智”“信”,展现了儒家基本的道德观。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倡导下,佛教的影响根深蒂固。而西方文化中,古希腊哲学、艺术等为西方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信仰和文化渊源对委婉语的隐晦表达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伦理价值观不同
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的不同,造成中西方在禁忌语方面呈现出差别。
(一)对年龄的态度
中国文化尊老敬老,“老”代表了经验和资历,一般长者不会刻意掩饰年龄。“老师傅”“老先生”是年龄偏长者普遍能接受的称呼,大学生亲切称呼自己的班主任为“老班”,人们在使用“老总”“老师”这样的称呼时带有一定的敬意。而西方语言中,对老年人的称呼有很多委婉的說法,如the golden age , the senior citizen , prime timer等,避免出现old一词,甚至有老年人介绍自己说I'm 84 years。英语中对old的忌讳,反映出西方社会中人们害怕衰老,忌讳“老而无用”的观念。
(二)职业表达和社交称谓
随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改变,中西文化不同时期对职业称呼也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总体来说,汉语中对职业称呼一般比较直接,职业委婉现象不如英语普遍。英语中的职业委婉语俯拾皆是:把maid(女仆)称为 domestic help(家务助手),一般服务员升级为 service manager (服务管理人员), butcher(屠夫)改称为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garbage collector(垃圾收集工)也成了sanitation engineer(环境卫生工程师),等等。
与之相反,社交称谓表达,英语比汉语简单很多。英语中很少把职务加在名称前作为对人的社交称谓,除少数词如President, General, Professor , Judge等之外,大部分直接称为Mr.、 Miss或Mrs.即可,职务不作为称谓语。但汉语中,类似主任、院长之类的职务都被作为敬语使用,甚至有些情况下会有意去掉职务前的“副”字作为称呼敬语。
此外,汉文化中,儒家“卑己尊人”的礼貌规则在社交称谓行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际交往中,如把对方亲属称谓“令尊”“令嫒”,而对自己亲属称呼为“贱内”“犬子”。职业称谓中就高不就低,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西方文化里没有贬己尊人现象。究其原因,中国社会在悠久的封建历史中形成了差序格局的结构和垂直式社会关系,所谓君臣父子,等级制度严格。家族聚居式的生活方式,也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尊老敬老,习惯在社交称谓中使用拉近原则的现象,“叔”“姨”“伯”普遍应用于非血缘关系的长辈。受历史遗留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职业的观念已有巨大改变,但职业称呼中委婉现象依然不算普遍。英美社会由于受平等文化取向的影响,注重体现个人价值,培养独立精神,强调自我表现,西方的价值观从职业的委婉语和社交称谓中可以窥见一斑。
四、宗教信仰和社会差别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的体现。中西方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从相关委婉的背后可以看到宗教和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
佛教对汉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产生了大量的和佛教有关的委婉语,尤其是有关死亡的表达方式,如往生、归天、圆寂、涅槃、归西等。西方社会中很多关于死亡的委婉表达都与《圣经》或基督教义有关。基督教文化中死亡被认为神秘和不朽,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福乐。例如,return to earth/dust(因为上帝造人传说中,亚当为尘土所造);to go to heaven(上天堂);to 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而当一个人响应了上帝的号召(g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他就会得到永恒的平静与安宁(to launch into eternity, and to be at peace/rest),这些都是死亡的委婉表达。其他与基督教有关的说法还有go to the Paradise(去天堂),to be asleep in Abraham 's bosom(在亚伯拉罕的怀抱中安息),等等[2]。
体现等级差异的死亡委婉语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特殊产物,《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反映的是西周时的宗法等级制,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序结构。在英语中没有类似的说法,英国谚语“Popes, kings, beggars, 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 ”,即不论人的身份地位如何,总难逃一死,反映了西方文化中追求平等独立的观念。
具有中国特色的死亡委婉表达还反映了汉文化的其他特质,如中国人崇尚正义,而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作出的牺牲,可以叫作殉国、捐躯、献身、就义、舍身取义等等,这些丰富的表达,远不是英语中sacrifice一词所能相比的。
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在死亡委婉语中也有所体现,如to coil up ones ropes以及 to cut a drift也是死亡的委婉法。这是因为如果船只抛锚用的缆绳被割断或者盘起来,船就会在一望无垠的海洋中永久飘荡,也就喻指了人的不幸。在跑步中跨越了最后的栏杆to jump the last hurdle,在桌球比赛中扔掉球杆to drop the cue,在拳击比赛中被擊倒后裁判数到十还没有起身take the count等,都表示了比赛的结束,也被用来委婉的表达成人生的结束。从体育运动中延伸而来的委婉语,显示了西方人对于此类运动的熟悉和喜爱。
五、思维方式差别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汉字。汉字造字法中,象形是重要的一种方式,而中国书法多种字体的演绎,也充分反映出汉民族趋于形象思维的特点。英语的26个字母,完全借用拉丁字母,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构词也遵循一定的规则,历经演变而成。因此,总体来讲,英语强调逻辑理性思维,使用英语的人偏重分析和规则,而汉语强调直觉思维,使用汉语的人偏重综合思维。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委婉表达中也多有体现。比如说,汉语中手头紧表示穷,三尺土指坟墓,野花指身份不明的女子,青楼、烟花柳巷指色情场所;而英语中,同样的意思委婉表达则为in difficulty, pit for the deceased ,another woman, sporting house等。总之,英语委婉语更多的是用抽象词语来表达复杂思想和细微感觉,而汉语委婉语很少有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语,更多的是用具象词语[3]。
六、结语
委婉语普遍存在于各国文化之中,随历史变迁而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学习不同国家的委婉语,可以使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进而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尴尬,达到顺畅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妍妍.关于中英“死亡”委婉语的对比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144-145.
[3]王云萍.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J].关东学刊,2018(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