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在《审计学》中的应用

2020-12-01 01:00熊欢欢艾育红熊欢欢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艾育红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2期
关键词:审计学互动式立体

熊欢欢 艾育红(熊欢欢,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艾育红,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引言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审计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审计所需的证据也变得广泛多样,促使高校在审计人才的培养中越来越注重应用型。传统的审计案例教学大多是理论教学,往往依托教材进行机械枯燥的“注入式”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的参与作用,仅将其作为被动的知识接收方,缺乏学生参与课堂、进行主动思考的过程,导致学生在独自应对审计工作时缺乏必要的信息处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时代、新经济的大背景下,审计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地寻求改革,要积极地研究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审计教学目标的专业人员。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教学质量的途径,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单一化”

在当前的审计案例教学中,大多呈现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在相应的知识章节配以相关案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一来,导师了教学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路径的“单一化”,仅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述传输知识给学生,而缺乏学生回输给老师的这一路径。

其次是教学案例的“单一化”,有关教学案例仅仅是某一章节理论知识的配套产物,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案例类型大多是解析其中存在的实务操作问题,往往局限于分析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缺乏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如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存在?会产生的后果?要如何进行审计?如何防范?

最后是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传统案例教学大多采取的是教师抽问的形式,学生更多情况下是被动参与而非扮演主动出击的一方。

(二)欠缺互动影响教学效果

互动性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互动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案例,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传统案例教学尽管存在互动环节,但往往仅限于教室里和课堂上,很少延伸至课外,这在当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学生课后有问题或者新想法的时候,无法第一时间与老师充分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往往变得不愿意沟通。此外,传统案例教学的互动多半是授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甚少,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

传统案例教学对学生审计课程成绩考核往往还停留在以期末测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模式。学生平时成绩也仅依赖出勤率、平时作业和课堂测试等评定,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互动状况。就算是课程作业也普遍采取小组作业或团队作业的形式,很容易存在“搭便车”“偷懒”的消极现象,而教师又存在难以对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科学量化考核评价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下,对学生的决定性成绩还是测试,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范围和期末复习,对平时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能力培养与教学目标互动、案例编写与知识点串联互动、实时反馈与评价互动的全过程、多元化、立体互动教学。这一教学法从多个维度出发,将主体、空间和时间在原有模式上进行延伸,构成“三维”教学体系(见图1)。在主体上:不仅在课上进行师生实时互动,而且借助网络教学、团队作业等方法与形式,构建生生互动和团队互动桥梁;在空间上:不仅通过教室课堂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互动,而且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使教学的过程能够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时间上: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发放教学内容和布置教学目标;课中,采用团队讨论、陈述、辩论,或启发式提问等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延伸讨论,及时掌握所学知识。由此,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很好地巩固以及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实际上,它是一个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并尝试着解决的一个过程。

图1 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三维图

■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在《审计学》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进一步探讨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在《审计学》课程教学的应用,重点对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四个环节中的应用作出探讨。

(一)教学目标

根据《审计学》所需的教学培养目标,列出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即:理论知识积累、应用能力提高及创新意识培养。例如,在学习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根据审计教学需要设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如:掌握审计基本独立性的含义;了解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掌握独立性对企业审计的影响。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能更好地引导接下来对章节的内容学习。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先结合当下热点,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先发布相关的教学目标以及案例,并通过对其核心内容引导,使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上能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上进行思考。确定引导式案例时,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例子。案例内容可以是不同企业发生的不同情况,可以是内部控制缺失、不同账务处理的会计核算、发生的各种舞弊情形,也可以是事务所审计成功或者审计失败的案例等。案例选择还应根据教学目的展开,逐步地深入并实现最终的目标。

(二)教学方式

不同教学目标的空间、主体、时间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书上有引导、有作答步骤的剧情案例,学生可以自主研习,并采用课下提问、课后答疑的方法;对于课上所用教学案例,可课前发布相关问题,课上以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讲授;对于课后发放的案例,可采用学生网上作答、教师随机抽查、在线分析评估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并在之后的课上进行细讲,弥补传统案例教学缺乏基础知识和对分析能力培养的局限。在整个进程中,教师的引导是这个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实施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事先布置思考题,引导案例教学学习的整个方向。例如,以上海大智慧审计失败为作教学案例,可以提前布置三个思考题:大智慧是如何进行造假的;注册会计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对审计具有什么样的启示意义。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已经学过的内容集中精力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能加深对收入舞弊问题的重视和理解。在提供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编写案例,结合自身实践机会,收集各种素材,包括一些“本地化”“本土化”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课堂讨论是互动案例教学的关键,其教学效果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能够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地把控。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教师需要拥有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且能够对学生案例完成指导的能力。教学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生偏离课程计划的状况,比如在学习案例以后,学生的侧重点往事务所罚款金额上进行讨论,偏离了本次教学的目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及时提醒,将问题重新再引导到课程上来。又如,课堂中可能会出现冷场的情况,教师可以暂停一下案例的讲解,及时发挥组织者能力,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调节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在足够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后,才能很好得对案例进行讨论,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对案例进行解答。例如,在讨论大智慧股份公司利用提前确认收入、利用框架协议虚增收入等手段进行报表粉饰时, 不仅要讲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审计程序和技术方法,还要涉及银行存款等审计基本方法。课上还可以采用发言、讨论、辨析、提问等方法,让学生踊跃参与其中,并把互动过程与平时表现相联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表达应对能力。进行案例讨论时,应该注重整个互动的学习过程,不要盲目地追求标准答案。在关注过程的同时,把学习过程的心得感悟和案例见解及时记录下来,提升认知上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相比于传统案例教学单一考核方式,立体互动式的考核增加了多项互动式的综合评价。具体的评估维度包括两方面: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为了更加规范评估的标准,对讨论过程和讨论效果中的各项表现也进行了评价,包括案例分析、团队合作、材料收集、老知识应用、报告陈述、辩论表现和新知识理解,所占比重可分别设为20%、10%、10%、10%、15%、15%和20%。根据学生在每一过程中的表现,给予不同的评分,以此作为最终评估的依据之一。评价表的最后成绩可以按照具体的教学要求进行分档。例如,评价表可以将85分以上设置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此外,还可以对每一档分数设置浮动分,具体的分数可以由组长根据每个成员在团队中的表现,增加1—5分的附加分,这能够有效地防止“搭便车”的消极现象。

■结语

立体互动式案例强调教学的启发性、创造性和互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从复杂隐晦的审计概念中引入生动的教学环境里,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试着在贴近经济现实运行规律的场景中实行师生、生生、团队间的全方面互动演示,以便达成有效的教学效果。同时,立体互动式案例教学通过多层次与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了校外的课堂实践,有助于促进案例教学的深层次改革。

猜你喜欢
审计学互动式立体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念个立体咒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审计学》课程教改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教材的编制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立体登陆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