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山漢代醫簡《脈書》目病病名釋義考辨*

2020-12-01 22:08袁開惠和中浚
简帛 2020年1期

袁開惠 和中浚

關鍵詞:《脈書》 㴆(浸)脈㴆(浸)赧 釋義

張家山漢代醫簡《脈書》出土以來,其學術價值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不少古文字學、歷史學、中醫醫史文獻學的研究者積極參與了簡文的考釋,發表了一批很有水準的論著,但一些簡文的釋義在不同論著中存在明顯分歧。雖然2006年《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已經出版,但其中有些醫簡文字未注,一些醫學術語的闡釋不盡符合醫理,有待進一步探究。僅就眼科病症而言,病候中目病“㴆(浸)”與“脈㴆(浸)”是兩個相關病症,還是同一病症?“脈㴆(浸)”是白膜浸睛,或是白内障,還是翳狀胬肉?“赧”的病位“目際”究竟指什麽部位,何以得名?這些問題都有必要進一步研究並一一釐清。

一、㴆和脈㴆諸家釋解

《脈書》曰:“在目,泣出爲㴆(浸);脈敝童(瞳子)爲脈㴆(浸)。在目際,靡(糜)爲赧。”整理小組釋文等認爲㴆即浸,是。簡文所言病症名稱有三:浸、脈浸、赧;脈浸是目浸病的一個特殊類别。但有學者認爲此處僅言兩種目病,即將“㴆(浸)”和“脈㴆(浸)”視爲一病。如,劉慶宇論及張家山《脈書·病候》病名時,目病只列4、5兩個序號,將“㴆(浸)”和“脈㴆(浸)”一起編號爲4,釋爲“似爲今日白内障”。①劉慶宇:《簡帛疾病名研究》,博士學位論文,上海中醫藥大學2008年,第21頁。爲何有此目病歸類與釋義?或與早期連劭名、高大倫的論述有關。1989年連劭名引述《説文》“無聲出涕曰泣”後言“脈浸,疑即白内瘴”,並引《釋名·釋形體》“脈,幕也”作爲脈浸爲白内障的主要依據。②連劭名:《江陵張家山漢墓竹簡〈脈書〉初探》,《文物》1989年第7期,第75—81頁。連劭名並没有直接説“浸”爲眼病名稱,也未指出這一病名爲後世中醫沿用,模糊處理了“浸”與“脈浸”兩個病症的關係。1992年高大倫《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病名考釋》《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説:“脈浸,據泣出、脈敝童子兩種症狀,當爲白膜侵睛,即白内障。”③高大倫:《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病名考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第91—101頁;《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2—3頁。將“浸”與“脈浸”混同爲一,且將白内障與白膜侵睛兩個不同的病症混淆爲同一病。此後學者或承此説。《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對“泣出爲㴆(浸)”和“脈㴆(浸)”分别出注,注脈㴆(浸)爲“瞳孔被擋住”。④張家山二四七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15—116頁。周祖亮對於浸、脈浸的注釋與釋文修訂本同。⑤周祖亮:《簡帛醫藥文獻校釋》,學苑出版社2014年,第341頁。劉春語、張顯成認爲浸與脈浸爲一種目病,症狀有三:目生膚、泣出、脈蔽瞳子,説“該病爲黑色瞳孔邊緣有小皰侵蝕眼睛的白内障”。⑥劉春雨、張顯成:《釋張家山漢簡〈脈書〉中的“戒”“弱”“閉”“馬蛕”》,《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5年第2期,第22—27;51頁。李璟認爲高大倫説可從,並説“古醫文獻中與此(脈浸)類似的症狀有白内障、緑内障”。⑦李璟:《戰國秦漢簡帛所見病症名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復旦大學2017年,第150頁。

細繹張家山《脈書》簡文的表述體例,其遵循病位、症狀、病名的敘述範式,現舉數例如下:

在目,泣出爲㴆(浸);脈蔽童(瞳)爲脈㴆(浸)。

在目際,靡(糜)爲赧。

在耳,爲聾;其農(膿)出,爲澆。

在脣(唇),爲□。

在口中,靡(糜),爲篡。

在齒,痛,爲蟲禹(齲);其癰,爲血禹(齲)。

以上病候表述依循“病位+症狀+病名”的敘述體例,病症名爲謂語動詞“爲”後的賓語,這樣的疾病名稱共63種;又,馬繼興將“身時僨,沫出,羊鳴,(爲)□□”句補入“爲”,是。因此,這種體例敘述下的病症計64種,占了《脈書》病症的絶大多數。洞悉該表述體例,對掌握病症表述有着非常大的價值,而“㴆(浸)”“脈㴆(浸)”“赧”三者前都有“爲”字,用作動詞“是”,可知簡文所言爲三個目病名稱。但後二者並見於目,又都以“浸”爲名,故同見於一簡。

二、脈㴆不是目内障病

將“浸”與“脈浸”視爲一種目病,將“脈浸”視爲白内障、緑内障,這與對古代眼科病症的研究不够充分有關。什麽是白内障、緑内障呢?現代醫學認爲如老化等原因,導致的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即爲白内障。患此病後,患者視物模糊。緑内障則指青光眼,古代中醫稱青盲等。這是由於眼内壓力增高而引起視神經病變的眼病,嚴重時症狀或爲角膜水腫,瞳孔呈灰緑色,若不醫治,可致失明。①李曉禄:《原發性青光眼的稱謂及辨治》,《中國中醫基礎雜志》2001年第7期,第50—51頁。所謂内障,言該病發生在眼睛内部,單純性内障目病,很難從患者眼睛外部觀察到眼内病變。《外臺秘要·青盲及盲方六首》:“《病源》青盲者,謂眼本無異,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見物耳。但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若臟虚有風邪痰飲乘之,有熱則赤痛,無熱但内生障,是腑臟血氣不榮於睛,故外狀不異,只不見物而已,是謂之青盲。”②〔唐〕李燾撰,高文鑄校注:《外臺秘要方》,華夏出版社1993年,第399頁。隋唐時期的中醫學已經認識到目内障病,眼外部及瞳神、氣色、形態與正常人並無明顯不同,僅視物漸漸模糊不明;後期則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後世中醫眼科著作仍持此論,並强調黑睛内的變化如紙窗裏面懸掛布幔,非常人和一般醫生所能目見。《目經大成·内障》:“此症蓋目無病失明,金井之中,有翳障於神水之上,曰内障。非精藝莫識所以,且疑爲詐。詎知障在睛内,猶懸布幔於紙窗之上,外人安知其蔽而不明也。”①〔清〕黄庭鏡著,汪劍、張曉琳、徐梅校注:《目經大成》,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年,第152頁。由此可知,目生膚、淚出不止的目浸病並非古醫籍所言白内障。

其實,早在1991年,杜勇就曾撰文論述浸、脈浸兩種目病。他認爲“浸爲目生膚翳之類的眼病,……脈浸即爲脈蔽瞳子,則應該是後世所説的‘赤脈貫睛’或‘翳狀胬肉’之類的眼病。”其立論的依據在於“浸,古與侵通”,並引《説文》段注“浸,漸進也……浸淫也作侵淫”爲證。②杜勇:《漢簡脈書“㴆”與“脈㴆”考》,《中華醫史雜志》1991年第4期,第218頁。這一重要的見解,或因文章短小,未能引起學界足够的重視。

三、㴆爲目外障病初起

“浸”是哪種眼病?“脈浸”又屬於是哪種眼病呢?張家山《脈書·病候》:“在目,泣出爲浸;脈蔽童子爲脈浸。”《廣雅·釋言》:“泣,淚也。”據此,目浸的突出症狀是泣出,應與成都老官山醫簡所言“目多泣”相近。參《釋名·釋疾病》:“目生膚入眸子曰浸。浸,侵也,言侵明也,亦言侵淫轉大也。”又《説文·目部》新附:“眸,目童子也。”眸指童子,即黑睛中央瞳孔;《玉篇·肉部》:“膚,皮也。”《廣韻·虞韻》:“膚,皮膚。”古醫籍中“膚翳”“膚肉”常連言。《諸病源候論·目病諸侯》:“膚翳者,明眼睛上有物如蠅翅者即是。”③南京中醫學院校釋:《諸病源候論校釋》上册,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年,第774頁。膚翳薄而透。“目生膚入眸子”,指眼珠上生出薄如皮膚的翳膜並逐步侵入黑睛中心之瞳孔。綜合《釋名》與《脈書》二者文字,目浸病主要症狀有二:一者,眼珠上生出薄如皮膚的翳膜並逐步侵入瞳孔。二者,淚流不止。《明目神驗方·玉翳外障》曰:“脾肺積熱。詩曰:‘赤脈縱横二眥中,時時疼痛淚頻衝。此疾皆因脾肺熱,漸生血翳損雙瞳。’”④〔明〕無名氏撰,楊華森校注:《明目神驗方》,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年,第22頁。可見,淚出是目睛外障病初起時的主要症狀之一。“目浸”這一病名,也見於傳世醫書。《靈樞·熱病》:“筋躄目浸,索筋於肝。”目浸爲熱病類目病的一種,以淚出、淚流不止爲主要特徵。《太素》卷二十五“熱病”:“躄,筋攣也。目浸,目眥淚出也。”《類經·針刺類》“諸熱病死生刺法”:“筋躄者,足不能行也。目浸者,淚出不收也。皆爲肝病,肝屬木,其合在筋,故但求之於筋,即所以求於肝也。”正如劉春語、張顯成所言“目生膚入童(瞳)子”是眼睛淚流不止的原因。因此,郭靄春説“‘浸’謂目障,俗謂之瞖。”①郭靄春:《黄帝内經素問校注語譯》,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年,第213頁。深得醫典奥旨。《備急千金要方》卷六目病第一:“治熱上出,攻目生障翳、目熱痛汁出方。”因熱而致的目病可伴隨目生翳障與目熱痛淚出二症,這與《靈樞》《釋名》《脈書》等記載相吻合。此外,《外臺秘要·目膚翳方》:“《病源》:陰陽之氣,皆上注於目。若風邪痰氣乘於腑臟,腑臟之氣虚實不調,故氣衝於目,久不散,變生膚翳。膚翳者,明眼睛上有物如蠅翅者即是……故令目睛上生翳,翳久不散,漸漸長,侵覆瞳子。”②〔唐〕李燾撰,高文鑄校注:《外臺秘要方》第400頁。目睛生翳有一個漸漸發展、最後侵覆瞳子的過程,即《釋名》所載“(浸)目生膚入眸子”。《備急千金要方·目病》載“治熱翳漫睛方”,《外臺秘要》卷二十一載“療眼黑翳覆瞳子膚起方”“主白翳覆瞳睛不見物方”等,均記述了膚翳覆瞳子症。綜上,“目浸”爲熱病之眼病的一種,以目生膚翳、淚流不止爲主要症狀,亦即後世醫書中所言目病翳障類中黑睛外障類疾病輕淺者,非指白内障、緑内障。醫書多注爲淚流不止,與目膚翳的主要症狀爲淚流不止有關。

四、脈㴆爲赤脈遮蔽黑睛

“脈蔽童子爲脈浸”。首先,解“脈”。高大倫等均讀脈爲幎,解爲覆義。其實,此處“脈”應讀如字。《説文·永部》:“脈,血理分衺行體(一本有“中”字)者。”脈指身體内循行的血管,可引申指脈絡,或兼言血管脈絡。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記有“脈者”,③周一謀、蕭佐桃:《馬王堆醫書考注》,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第152頁。張家山漢簡《脈書》有“左右血先出,爲脈”語,④高大倫:《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第20頁。二者“脈”均指脈痔,是一種以大便時出清血爲主要特徵的痔瘡,與脈絡病變有關。老官山醫簡及《黄帝内經》中所言“經脈”之“脈”可能包含了血脉,實際上從整體上來講均指人體内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脈”之脈絡義爲後世中醫眼科著作所沿用。《銀海精微》有“大眥赤脈傳睛”與“小眥赤脈傳睛”等病名,《審視瑶函》有“赤絲虬脈”;《原機啓微·淫熱反克之病》有“赤脈貫睛”,同書《奇經客邪之病》有“生脈如縷”;《眼科龍木論》混睛障有“赤脈如絲”。如此,脈爲脈絡之義已經非常清楚,中醫眼科著作則多言赤脈。

第二,“蔽”爲遮擋義,因脈絡反復積聚叢生發展,侵入黑睛中央後,必然遮擋光綫進入眼内。

第三,童子指黑睛。張家山《脈書》中脈浸屬於目浸的一個特殊類别,目浸指目外膚翳,而脈浸指目之膚翳病情發展,導致脈絡積聚叢生嚴重者。簡文“脈蔽童(瞳)子爲脈㴆(浸)”,《釋名·釋疾病》:“目生膚入眸子曰浸。浸,侵也,言侵明也,亦言浸淫轉大也。”童子、眸子可指眼珠,更具體地説是指眼珠的黑睛,“脈浸”的病位當是眼珠表面的黑睛。古人對“膚”的認識是證明其病位於眼珠表面的主要依據。中醫眼科稱生於黑睛的膚翳爲膜,且有白膜和赤膜之分。如《眼科龍木論》“眼赤膜下垂外障”:“此眼初患之時,忽然赤澀,淚下痛癢,摩隱瞳人,黑睛漸生翳障,赤膜下垂,直覆眼睛,有此障閉,如雲霞之色。”同書論“眼黄膜上衝外障”:“此眼初患之時。疼痛發歇。作時赤澀淚出。漸生黄膜。直覆黑睛。難辨人物。”赤膜、白膜也即隋唐醫著所言“赤白翳”。《外臺秘要·傷寒攻目生瘡兼赤白翳方六首》:“病源:目者,臟腑之精華,肝之外候也,傷寒熱毒壅滯,薰蒸於肝,上攻於目,則令目赤腫痛,若毒氣盛者,眼生翳膜。又肝開竅於目,肝氣虚,熱乘虚上衝於目,故目赤痛,重者生瘡翳、白膜、息肉。”①〔唐〕李燾撰,高文鑄校注:《外臺秘要方》第28頁。因此,童子、眸子非專指瞳孔和眼珠,也指黑睛。

第四,依《釋名·釋疾病》:“浸,侵也,言侵明也,亦言浸淫轉大也。”浸,兼有侵犯義與逐漸轉大義,老官山醫簡《諸病二》625簡有“膏侵”,言轉大且嚴重的膏瘕。②梁繁榮、王毅、李繼明:《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第190頁。張家山漢簡《脈書》:“在踝下,癰,爲㾛。”③高大倫:《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第20頁。浸、侵、㾛聲符均爲,音近義通,均有浸淫轉大義。“脈侵”言説病變由白睛向黑睛侵入發展,病症轉大而病情轉重。具有這種向黑睛中央侵入發展的眼病有多種,如胬肉攀睛、赤脈貫睛、白膜侵睛、目生珠管、風輪赤豆、垂簾翳、血翳包睛等不一而足。結合“脈蔽童子”的特徵,“脈浸”則應爲後世醫書所言赤脈貫睛、胬肉攀睛、白膜侵睛、赤膜下垂等。《外臺秘要方·眼熱磣痛赤腫方三首》論及眼生赤脈:“《删繁》:療眼熱赤,生赤脈息肉,急痛開不得開,如芒在眼磣痛。”④〔唐〕李燾撰,高文鑄校注:《外臺秘要方》第396頁。《明目神驗方》:“(赤脈深翳)白睛赤脈貫瞳仁,澀痛羞明癢不禁。”赤脈深翳,又稱赤脈侵睛、赤脈傳睛、赤脈貫睛等。⑤〔明〕無名氏撰,楊華森校注:《明目神驗方》第24頁。胬肉攀睛的症狀特徵是胬肉初生於白睛,逐漸横向發展攀向(侵入)黑睛中央。《目經大成》卷之二上論“白膜蔽睛”:“此症初起,勢甚輕微,次後始赤澀有淚,渾睛生障,多脈與眵,日久諸輪廓皆壞,雖略能行走,瞳孔不見影動,且障稍高於睛,狀如小小狗腎,故獨以膜名。”“多脈與眵”,白膜上脈絡增加、眼睛分泌物增多,是白膜侵睛的一個主要特徵。①〔清〕黄庭鏡著,汪劍、張曉琳、徐梅校注:《目經大成》第107頁。《銀海精微》:“胬肉攀睛者,與大眥赤脈之症同……胬肉漸漸生侵黑睛。”②《銀海精微》,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第7頁。垂簾翳也稱垂簾外障、垂簾膜、赤膜下垂等,症見眼目之中赤脈密集,從黑睛上緣垂向黑睛中央,甚至遮蔽黑睛。《龍木論》卷六:“此眼初患之時,忽然赤澀,淚下痛癢,摩隱瞳仁,黑睛漸生翳障,赤膜下垂,直覆眼睛。”③〔明〕無名氏撰,楊華森校注:《明目神驗方》第47頁。赤膜下垂嚴重者即黑睛被赤膜完全包圍,稱血翳包睛,一般認爲其由沙眼引起,也名沙眼性角膜血管翳。赤膜下垂、血翳包睛有明顯的沙澀流淚症狀。

可見,脈浸爲浸病中的特殊一類,以覆蓋黑睛之翳膜脈絡爲特徵,兼具淚流的症狀,可對應於後世的赤脈貫睛、胬肉攀睛、白膜侵睛、赤膜下垂、垂帘翳等。相較於目浸,目之脈浸病病情更爲嚴重,膚翳更大更厚,流淚更爲嚴重,侵犯黑睛,直接影響視力,甚至失明。正因爲浸與脈浸病狀相關,又有病程上的先後關係,因此醫簡並在一處論述,而表述中則既重視二者聯繫,也不忽略二者差異。

五、赧爲瞼緣赤爛

“在目際,靡(糜),爲赧。”“赧”的病位爲目際,症狀特點是“靡(糜)”。目際,指目之邊緣,即眼瞼邊緣,屬眼弦。《秘傳眼科龍木論》名胞沿、《原機啓微·卷之上》名眼楞,《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名眼沿、睥沿等。史常永説:“目際,古或稱‘眼弦’,俗稱眼邊,今謂瞼緣。”是。但其言“‘目赤痛、眥瘍’及‘目赤眥瘍’並皆‘赧’病之屬”,④史常永:《張家山漢簡〈脈書〉〈引書〉釋文通訓》,《中華醫史雜志》1992年第3期,第129—136頁。與簡文“靡(糜)”相比較,則稍有偏差。後世眼病既符合其病位又符合其症狀特點的是眼弦赤爛。眼弦赤爛即瞼弦赤爛,是以瞼弦紅赤、潰爛、刺癢爲特徵的眼病。《外臺秘要》卷二十一名風眼爛弦,《銀海精微》稱風弦赤爛、爛弦風,《目經大成》稱眥帷赤爛。⑤〔清〕黄庭鏡著,汪劍、張曉琳、徐梅校注:《目經大成》第114頁。俗稱爛弦風、爛眼邊,又名風弦赤眼、沿眶赤爛、風沿爛眼、迎風赤爛等。《諸病源候論·目病諸候》言若赤爛僅局限於眥角者,名目赤爛眥,也稱(《廣韻·屑韻》言俗作“䁾”)。《釋名·釋疾病》:“目眥傷赤曰,,末也,創在目兩末也。”嬰幼兒患此病者,稱胎風赤爛。瞼弦赤爛相當於西醫學的瞼緣炎。本病常爲雙眼發病,病程較長,病情時輕時重,纏綿難愈。

周祖亮認爲目際爲眼眶,或受高大倫“目際,即眼眶,古亦稱目眥”的影響。《眼科龍木論》卷之上所言眼眶均指眼周骨形成的骨空眶,《素問·玉機真臟論》名目匡。又《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卷八十:“目眶者,目窠四圍之骨也……”①吴謙:《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第37頁。《證治要訣》亦名眼眶骨。眼眶爲骨,位於面部皮膚肌肉之内,不會出現糜爛症狀,故周祖亮“赧,指眼眶赤爛”的説法似欠妥當。

赧作爲眼病名稱的理據,還可從其詞義來考察。赧在文獻中常用意義有三:一者,因羞愧而臉紅。《説文》:“赧,面慚赤也。”二者,赤色、紅色。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爐火映照著小伙子的臉在夜晚顯得紅彤彤的。三者,憂懼。《國語·楚語上》:“夫子踐位則退,自退則敬,否則赧。”韋昭注:“赧,懼也。”赧之因羞愧而臉紅義最爲常用,爲人熟知;紅色義與憂懼義都與面紅、面赤有關。可以説,紅赤是赧的核心義。“在目際,靡(糜),爲赧。”糜爛部位往往呈紅色,故名眼弦糜爛爲赧。

因此,從病位與病狀綜合判斷,“赧”爲眼弦赤爛。

綜上,張家山漢簡《脈書》中目病病名有三:浸、脈浸、赧。從醫書記載來看,三者均屬熱病。目浸,以流淚和目生膚翳爲主要特徵,是伴隨流淚症狀的目外障病之初起階段,即隋唐醫書中的目赤白膚翳等;脈浸,以脈蔽瞳子、翳膜遮蔽黑睛爲主要特徵,是目外障病翳膜聚集黑睛的危重階段,即古醫書所言赤脈貫睛、胬肉攀睛、白膜侵睛、赤膜下垂、垂簾翳等;赧,以眼弦糜爛爲主要特徵,病變部位往往呈紅色,即後世的瞼弦赤爛病。浸、脈浸、赧,三個病名的命名均注重疾病的主要特徵,屬依症狀命名的病名;浸與脈浸有病程先後、病情輕重的差異,有一定的發展聯繫,因此《脈書》寫入一條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