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总体要求、发展布局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划,开启了新时代乡村地区繁荣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的发展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对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促进将是巨大的。乡村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来都相对滞后,而乡村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职业素养是影响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使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过程中得到质的发展,就必须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的职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强调乡村经济、政治、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振兴,更强调这种振兴背后各行各业人才的振兴;强调农村现代化,更要以农村人才的现代化为支撑。在乡村教育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也是党中央对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的政策。只有把乡村教育搞好,乡村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振兴力量,乡村各行各业人才的振兴才能更好地带动各方面的振兴。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是人才振兴的主要标志之一。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最重要的人才资源,要使乡村教育有一个质的提升,就必须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素养。“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师带来一个新的极好的发展契机,将会给乡村教师整体职业素养带来前所未有的提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发展,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打好脱贫攻坚战要着力进行教育脱贫,国务院就此提出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使得乡村教师职业环境能摆脱“贫困”状态,更使乡村教师看到乡村教育发展的希望,从而激发教师的职业前进动力,利用政策带来的有利条件,实现自身职业素养“脱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中国农村发展已经迈上一个新的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台阶,伴随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将会越来越多。正如前文所言,农村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乡村教师职业环境如人才环境也会“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机制”[1],这将有利于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开阔乡村教师的文化眼界,优化乡村教育环境,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前提下,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现代化,而建设一支专业人才型的乡村教师队伍,是满足乡村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教育方面的人才资源基础。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落实的过程中,2018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补上乡村教师队伍短板弱项,努力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今乡村教师面临的问题较多,如教师年龄比例失衡,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教学环境较为恶劣,等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乡村教育也会振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疑会使乡村教师职业素养有一个质的飞跃,也会给乡村教师提出一些新的时代要求。
1.精益求精,实现从“能教书”到“教好书”的转变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农村倾斜”[2],旨在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加强乡村师资建设。这些政策既是一个让乡村教师使自身得到发展的机会,又对乡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乡村教师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及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在教学任务上只做到了“量”的完成,而很难保证“质”。随着乡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乡村教育的外部环境将会大大改善,乡村地区的孩子也随之需要更高质量的教育。每一名乡村教师都必须实现从“能教书”到“教好书”的转变,多与外界交流,与城市教师交流,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
2.与时俱进,做一名专业型的合格乡村教师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2]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的人才资源,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每一位乡村教师都应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新时期对农村教师的新要求。每一名乡村教师要利用好当地的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学习所教的学科知识,做到术业有专攻,提高知识素养;勇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能力素养等。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实施,对乡村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名乡村教师在有利的政策环境下都不能处于被动地位,而是要主动适应,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成为优秀乡村教师队伍里的一员。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的最重要的力量,对于这个职业群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要从物质方面考虑原因,即教师的工资待遇。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乡村教师工资应高于同等地区城市同等资历教师。在同一个地区,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平均工资差距过大,且前者工作压力更大,工作环境更恶劣,乡村教师就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平衡感,甚至会消极对待教师职业,继而转向其他方向就业,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师对职业素养提升的积极性。只有乡村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同地区城市同等资历教师,并严格解决乡村教师的医保、住房公积金等问题,努力减轻乡村教师的生活压力,让乡村教师在物质方面有基本的满足感,才能让乡村教师安心教学。
第二,提高乡村教师特殊津贴。“乡村教师特殊津贴”政策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一项重大举措。虽然目前各地区的乡村教师都有补贴,但数额太少。提高乡村教师特殊津贴,要坚持“越向基层,越偏远,越艰苦,教师地位越高”的原则,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生存状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这个职业群体中,使乡村教师这一职业群体更有生机与活力。
2.完善农村教学硬件设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很多乡村教师在外出培训或自主学习中学到的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要么因为教室教学设备老旧,设备资源有限,要么就是根本没有相关设备,而导致无法将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中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经济将不断发展,学校各方面的设施也将完善。政府要设立专门资金用于学校教学设备建设且要认真监督学校在这方面的建设,如建设功能齐全的操场,增添适量的健身器材;中学和有条件的小学的教室要配置多媒体教具;学校应有专门录制示范课的录播室等。总之,要给予教师更多更好的条件,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努力打造优质、高效、活泼、生动的课堂,也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地方,可以说是教师的“第二个家”。乡村学校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氛围对校内教师职业素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改进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是一种评价教师职业素养并督促提高的较为公正、有效的方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也应顺应时代条件变化而变化,改进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优化教师绩效考核结构。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要以教学常规考核为基础;以职业道德考核为前提;以职业能力考核为重点;以教学研究为突破点,对乡村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使乡村教师通过考核来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查缺补漏,提高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要更加公平透明。学校在每次教师绩效考核中都要坚持公正、无私、透明的原则,要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考核全过程。不能有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参与。只有保证公正透明,教师才能信服结果,才会认真对待结果。
2.完善职业培训制度
乡村教师需要不断学习,需要不断接触新的且能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室职业培训是教师入职后继续提高专业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乡村学校要完善对本校教师的职业培训制度,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在校内,要立足于本校教师的教学实践,定期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的老师进行相互听课、评课、反思、交流经验,且不能走形式,要每一项都认真执行。组织集体备课,每一门学科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实现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享,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良性互动,让教师在集体努力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工作动力。第二,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外培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提出,要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机制。随着机制的建立和成熟,乡村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鼓励本校教师多外出培训交流,回来做报告、研讨,努力使每位教师都受益。
3.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制度
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素养,学校还要努力提供一个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环境。完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制度,学校需要做出以下努力:第一,规定和引领校内教师职业发展方向。乡村教师应该“德才兼优”,每一位乡村教师都要明白自己担负着让每个农民家庭孩子成才的责任。学校要引导教师向更高专业层次上发展,让乡村教师真正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人才。要重视师德建设,积极组织评选“师德标兵”的活动,发挥师德榜样作用,让乡村教师不仅能教好书,更能育好人。第二,实施文化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让乡村教师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美好,从而提高职业幸福感和文化修养,使乡村教师的身心素养得到提升。
1.提高教育思想素养
乡村教育即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实现新的突破,乡村教师面对形式的变化,要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思想素养。第一,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即使条件有限,也要努力创造条件;第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乡村教师不但是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还要当好乡村学生的正确指路人。
2.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乡村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到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乡村教师要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德育人的原则。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铸造学生健康品格,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的力量。第二,坚持“知行合一”原则。正如前文所言,部分乡村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说”与“做”分离的现象。乡村教师必须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相关法律法规,不变相体罚学生,不用过激的手段处理学生的相关问题,时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第三,努力向榜样学习。向那些坚守乡村岗位、扎根基层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一心为学的高尚品质,并内化为自己的力量,支持自己在乡村教师路上努力前行。
3.提高知识素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教师是学生了解世界真理的桥梁,所以教师必须时刻重视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尽可能地走在时代知识的前列。乡村教师提高知识素养,第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自主学习,与同事交流学习,巩固原有的知识基础,拓展知识面。乡村教师要努力提高所教学科知识水平,不管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都要保证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掌握熟练;乡村教师要紧跟课标,按照最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第二,乡村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在学生眼里,老师总是无所不能,尤其对于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老师是文化人,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故事。所以,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化修养。乡村教师在工作中要注重人文知识的积累,提升自身文化内涵,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用熟练的专业知识,不俗的文化气度,较高的审美理念赢得学生的认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提高能力素养
一位优秀的老师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优秀意味着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与班级管理能力,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做到从容不迫。
要提升能力素养水平,乡村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乡村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乡村学校的教育硬件设施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将会越来越完善。教师要注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使得课堂内容更能吸引学生,进而提高课堂质量。第二,乡村教师提升讲课技巧水平。新教师要多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学会应对各种教学问题;教师之间要经常听课,评课,交流并总结教学经验,实现共同进步。第三,乡村教师要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乡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农村,留守孩子较多,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格外重视。乡村班主任教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不搞“一刀切”的管理,坚持“权威”与“民主”兼有,既能营造班级严格遵守纪律的氛围,又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班级建设。
5.提高身心素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持身心健康是乡村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乡村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大,更需要较高的身心素质来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乡村教师要提升身心素质水平,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体育锻炼。教师每天再忙也得抽出时间来进行锻炼,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职工文体活动,愉悦身心。第二,保持乐观心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当面对工作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时,要学会巧妙应对并及时排解不良情绪;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每天的工作和面对每一位学生。最后,乡村教师要提升身心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对本职业有足够的认同,要从中获得幸福感;要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不倦地传播知识,净化学生的心灵,要在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书写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