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选将任贤之道探析

2020-12-01 07:39
军事历史 2020年4期
关键词:将帅士卒知人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人。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诸葛亮辅佐刘备战赤壁、得荆益、联孙吴、治西蜀,促成了三国鼎立的战略格局;后又辅佐后主刘禅抚夷越、伐曹魏,最后病逝在五丈原的军营大帐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代名相,诸葛亮选将任贤之道,为后世所称扬。《诸葛亮集》①中华书局1960年版《诸葛亮集》是以辑佚本《诸葛忠武侯文集》为底本加以标点出版的。中保存的两部比较完整的著作——《将苑》②《将苑》,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新书》等。该书融合了《孙子》《吴子》《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等兵书的精华,对“为将之道”作了详细阐述,阐发全面,内容丰富。和《便宜十六策》,就是诸葛亮借鉴前人智慧、总结自身实践并进行的理论升华,为选将任贤提供了一系列考察原则、要求及方法。

一、“善知”

(一)知人识性的主要方法:辨“七性”、察“五德”

治国治军以“知人善任”为本,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和结果,不能知人就无法善任,因此将帅必须知人有方。指挥军队如果知人不准即委之以重任,轻者会损兵折将,重者会导致丧师灭国。所以,作为将帅最难也在于知人。知人要识本性,识本性要明方法,而辨“七性”、察“五德”就是知人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知人在知性,这是关键。有的人外貌与内心并不相吻合,比如外形温厚却包藏祸心,外貌诚恳却不守信用,外表勇敢而内心怯懦,外表多计谋而内实无决断等。如何才能识透人真实的那一面呢?诸葛亮提出了七条“知人之道”:“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③《诸葛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8 页。如果志向、变通、学识、勇敢、品性、廉洁、信用等七性皆优,可委以重任。

《便宜十六策·阴察第十六》又提出“五德”:“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赏贤罚罪;三曰安仁和众;四曰保大定功;五曰丰挠拒谗。此之谓五德。”④《诸葛亮集》,第76 页。这“五德”分别指的是:一禁绝暴力,防止战争;二奖赏贤能,惩治奸邪;三施行仁政,协合众心;四保护社稷,建功立业;五富国治乱,拒信谗言。“五德”是将帅在选将任贤时,应该坚持的基本道德原则;同时,提出这“五德”,也要求将帅在这五个方面要特别注意自省,防止出现错误。唯此,方能做到自知而正己,知人而善任。

(二)识奸逐恶的基本原则:逐“五害”、防“八弊”

选将任贤仅仅做到知人识性是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识奸逐恶。那奸恶之将“弊”在哪里?《将苑》里《逐恶》《将弊》两篇,专门论述将之“弊”。

《将苑·逐恶》谓:“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①《诸葛亮集》,第78 页。这五害基本可归为三类:第一、第四、第五害属于私利致害;第三害属于舆论致害;第二害属于作风致害。私利致害,程度不同。第四害专察是非,私以动众,属私心致害起始阶段。第一害结党相连,毁谮贤良,属私心致害发展到群体化阶段,危害程度深一层。专察是非,私以动众的人如果不除,邪力势必类聚,增一个就增一分邪力,使邪力群体化。在内部,此种人势必拉帮结派,打击陷害贤良。这样内部的腐朽破坏势力就形成,任其发展,衰败不可免。第五害伺候得失,阴结敌人,属私心致害发展的质变阶段,危害更深,为一己之私,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以内部得失通敌,成为叛徒。此种人结党,内部投敌叛变势力就形成,任其发展,败亡不可免。第三害舆论致害,即以异端邪说,妖言惑众,使人思想变歪,正风转邪,从灵魂上瓦解一个坚强的集体。第二害作风致害,只求服饰华丽,贪图享受,奢侈之风日盛,艰苦朴素之风日衰,长此以往,军队必丧失战斗力。

再看《将苑·将弊》篇:“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②《诸葛亮集》,第80 页。其中,第一、第六之弊在贪,即贪财、贪食、贪色,贪财不廉,贪食误事,贪色智昏;第三、第四、第五之弊为“失智”之弊,表现在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出自己的毛病,这种人往往狂妄自大,不知检点,还表现在总爱信谗言,总喜结交奸佞小人,一贯是非不分,好歹不辨;第二、第七之弊为“失信”之弊,内心怯懦,奸诈处事失信于人;第八弊为“失礼”之弊,不以礼待人,处世奸诈耍滑头。这“八弊”切中要害,任何一弊都危害极大,足以导致全军覆没、国破家亡,而个人则身败名裂,遭受世人指斥唾骂。

二、“善用”

(一)用人之善在择材施用各尽其才

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明代兵书《武经总要》谓:“夫大将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材力之勇怯,艺能之精粗,所使人各当其分,此军之善政也。”③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3),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43 页。高级将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选用人才,使所用的人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诸葛亮有言,“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④《诸葛亮集》,第79 页。。将器之“器”,指的是器用,也就是根据其才能之大小来授予恰当的职权。就此,所谓择材施用应看是否符合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品德能否担当这个职务,二是功劳是否够其俸禄,三是能力是否掌管好这个权力。德厚能强功大而位卑或者德薄能弱无功者而居高位,这些都是择才施用上所表现的过失。这样易遭怨致祸,降低自己的人格,玷污自己的品德。在客观上,有德者会退避,有劳者会消劲,有能力者会藏能,奸佞上通,邪气浸威,从而失威失信。

《将苑·择材》根据才能将军中将士分为六种类型,提出要“各因其能而用之”⑤《诸葛亮集》,第83 页。。这不但能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特长,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军队的作战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孙子》云:“择人任势”,“择人”与“任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择人为了任势,而任势则要择人。具体言之,就是根据战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来选用恰当的人才。因而,“择人任势”实际上是求得全胜的大谋略,是统御艺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大凡有成就的将帅,无一不善于识人、用人。

(二)用人之善在选好心腹谋士

“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①《诸葛亮集》,第88 页。作为将领一定要有像心腹、耳目和手足一样的亲近之人辅佐,将领如无众人之助,自身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成就事业。《将苑·腹心》中用形象的比喻多方论证:统军将领必须有足智多谋的人作“腹心”,机智谨慎、有很强判断力的人作“耳目”,以及勇敢强悍、能坚决执行命令的人作“爪牙”②“爪牙”,语出《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意为得力的助手。,才能及时掌握情况,上下贯通,指挥若定,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诸葛亮还特别强调,军队内部不可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否则军队就会垮台。这一点,诸葛亮在对将帅的品德修养做出要求时,已作过表述,值得重视。

(三)用人之善在“取人不限其方”

诸葛亮提出:“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③《诸葛亮集》,第65 页。准确地说明了只有让那些正直的贤士担任国家要职,掌握政要大权,国家才能治理好。这自然是明见。但他又说“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主张君王到平民百姓中去求贤,设位以待士,不拘一格选人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高见。他把这种观念延伸到将帅的选将任贤之道上,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讲究门第,诸葛亮能够打破这种观念,突出强调到平民百姓中才能找到贤才,颇有见地,也表现了用贤的勇气。

三、“善育”

(一)用民使战,教化为先

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要实现消灭敌人这一目标,除了将帅要有高明的指挥才能、士兵要有高超的军事技术外,将士具备崇高的武德④武德,即是用武、从武之德性,凡指军旅生活中的一切道德现象及其与军旅生活相关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一是武德实践;二是武德思想。品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切的获得,教战习练是重要的途径。古代著名的将帅,历来倡导治军之道教化为先,反对“不教而诛”。他们把教化习练看成管理的头等大事,认为如果不对士卒进行必要的教化习练,就让他们上战场,等于让他们白白地去送死。古代教化习练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军事技术方面的教练,二是道德方面的教育。关于道德方面的教育,中国古代兵家提出了“教之以礼,励之以义”的基本内容。教化习练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战斗力,强兵固国。

诸葛亮继承了孔子教民习武而战的思想,并作了具体的发挥。在他看来,只有教民习战,才可以增强战斗力,战胜敌人。他说:“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⑤《诸葛亮集》,第87 页。他尤其强调对士卒“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型,威之以赏罚”,要培养、教育士卒懂得“甚爱”与“不足爱”,即提高战士的思想觉悟,让他们懂得爱与憎。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客观生活环境以及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古代将帅非常强调加强武德教养的重要性。《阴符经》上的“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就是对这一思想的明确表述。“兵以气为主,欲养士气,先得士心。”诸葛亮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他把执法与教化结合起来,对于军队的法律、法令,总是三令五申,陈其利害。为了“劝戒”和“教化”,他还亲自撰写了“八务”“七戒”“六恐”等教令,用以教育蜀汉官兵,使其成为“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的劲旅。尽管他刑法峻极,部属还是尊敬他,乐于听他调遣。

(二)以身作则,推恩于下

古代兵家在论述为将之道时,十分强调将帅的自身表率作用,要求他们处处以身作则。《尉缭子·战威》有言:“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如心之使四肢也。”意思是将帅指挥作战,必须用自身的表率作用来激励全体士卒,这样才能如同大脑支配四肢那样行动自如。将帅要获得士兵的拥护和支持,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这将直接关系到集体的声誉和军事行动的成败。诸葛亮非常强调将帅的“责帅”精神,认为将帅唯有率先垂范,才能教化部属。“教令之政,谓上为下教也。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为,人之能瞻也。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①《诸葛亮集》,第72 页。正因此,将帅“高节可以厉俗”,他们若能“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事实证明,将帅表率作用好,讲话就有号召力,管理就有权威性。这是将帅推恩于下的基本理论依据,诠释了将帅威严和士兵拥戴的辩证关系。

(三)贤才居上,不肖居下

诸葛亮认为,将帅若能注意让“贤才居上,不肖居下”②《诸葛亮集》,第91 页。,也就是做到任人唯贤,人尽其才,也能收到教育士卒,达到全军上下同心同德的效果。《六韬·盈虚》认为:“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孟子·离娄上》亦言:“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有才德之人自身公正,兼之有勇有谋,自然臣下心悦诚服,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只有当“贤才居上,不肖居下”时,其他决定胜利的因素才能起作用,从而消除导致失败的隐患,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

为了切实做到任人唯贤,使“贤才居上,不肖居下”,诸葛亮很重视对官吏的考核升降。他在《便宜十六策·考黜》中就官吏的考核升降作了详细的阐述:首先,考核目的是“迁善黜恶”,即提升政绩好的官吏,贬斥表现不佳或者作恶的官员;其次,考察对象,包括边远小吏直至平民百姓,以便“进用贤良,退去贪懦”;第三,应该了解百姓所恨的五种官吏,对有这些恶行的官吏,必须惩治。这其中有两点特别需要指出:一个是提出普遍考核,并根据其政绩升降。这对于发现人才,发挥贤才的作用,建立一支有效能的官员队伍十分重要。另一个是特别提出“考黜之政,务知人所苦”,以百姓的利益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惩治各种为害百姓的恶吏,保护百姓。这一点同样非常珍贵。作为将帅,在用人时,若能做到不以个人好恶,不凭主观印象,而以其实绩,以平民百姓的好恶来考核迁黜下属,做到“贤才居上,不肖居下”,则充分展示了将帅“用贤”的品格。

四、“善待”

(一)用兵之道,在于人和

在战争实践中,“人和”被历代兵家所认同,诸葛亮更是强调“人和”是战争的胜利之本。所谓人和,指的是官兵之间、士兵之间,上上下下均心意协和,也就是上下同心。人和是一个坚强战斗集体的重要特点。人不和,一个战斗集体,即便是配备再精良,也会变得软弱,失去战斗力。军队的战斗力是一种合成力量,如果内部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势必造成致命的战斗力内耗。如果平时治军对其熟视无睹,战时必将自食其果。因此,严正部队内部风气,搞好上下、左右团结,防止战斗力的内耗,实为将帅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将苑·和人》谓:“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①《诸葛亮集》,第99 页。指出一支军队如果没有“人和”,即便有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杰出的统帅,也会失去应有的战斗力。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重点在于使集体中正气抬头,进一步以正气统一军心,这样的上下一心,才是诸葛亮所说的“人和”。正气抬头,忠谋之士才能被合理使用,奸邪之徒才不敢为非作歹,这样上下一心,将吏自然无猜疑,士卒自然乐于听令,不劝自战。

(二)用兵之道,爱兵如子

士兵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战争过程的实际进行者。将帅要赢得战争就必须要处理好与士兵的关系。历代兵家无不对将帅提出“爱卒”“善卒”的武德要求。孙子提出,“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这样,才能使士卒与将帅共“赴深溪”②曹操等:《十一家注孙子》,郭化若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61 页。。诸葛亮在《将苑·哀死》中主张“养人如养己子”,这与历代兵家“爱兵如子”的说法是一致的。诸葛亮进而还提出了爱兵的八个具体方面,即:“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③《诸葛亮集》,第92~93 页。

(三)用兵之道,“励士”为先

战争获胜取决于将帅的奇谋妙策与士卒的英勇战斗。欲使士卒英勇奋战,则须将领带兵励士有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历来重视励士。在《将苑·励士》中,诸葛亮提出了八种激励士气的方式:“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蓄恩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④《诸葛亮集》,第98 页。

这八种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属奖赏励士。“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即通过官职授予和物质奖赏来励士。“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即在人的事业心和成就上来奖赏励士。另一类是榜样励士,即上级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励士。诸葛亮主张“接之以礼”“厉之以信”“蓄恩不倦”“法若画一”。“接之以礼”,就是尊重下属,以礼相待。凡尊重下属者,下属对其就尊敬,不是表面尊敬,而是出自内心的尊敬。只有充分尊重下属,下属才有可能发挥积极性,尽心效力。“厉之以信”,就是以自身的诚信来激励下属。所谓诚信,就是处处无虚言,说话算话,言行一致,始终如一,具体表现在“蓄恩不倦,法若画一”上。“蓄恩不倦”,就是自始至终地爱护下级,体恤下级疾苦。“法若画一”,就是赏罚不徇私情,不避权贵,秉公执法,赏当赏者,罚当罚者,上下一致,亲疏一致。这样在执法中,下属会看到将帅崇高的品质与无私的人格,从而自觉遵法守纪听令。榜样励士,就要从这两方面做起。将帅处处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士卒自然就会舍生忘死,勇往直前。

“善知”“善用”“善育”“善待”既是诸葛亮对于选将任贤标准的主张,也是其自身修养的基本要求。诸葛亮认识到将帅应该建立起一种对事业的道德责任感,选将任贤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义务或者职责,它对将帅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猜你喜欢
将帅士卒知人
望梅止渴 废寝忘食
吴起治军
朋友之间要讲信用
唯美食不可辜负
指点迷津
谈班级管理中的“知人善任”
《人物志》中“知人”理论的现实价值研究
一曲征歌写华章
孙子列传
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