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视域下的儿童习作教学策略寻绎

2020-11-30 08:28刘秀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差异化习作教学现状

刘秀

摘要: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差异性进行分析,立足差异性视域分析问题,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步。教师也要认识到现阶段学生学习现状,明确语文差异化教学的意义,提出习作教学差异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差异化;习作教学;现状;策略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成果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质量。能文从字顺地写出一篇合乎规范的文章,是每一个小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对作文教学引起足够的注意,认识到儿童习作教学方式的现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提升习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发展,并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让儿童学会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一、小学习作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传统习作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习作训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展开常规化训练,让学生写作符合规范的文章。这种习作教学方式让教师与学生失去个性,教学模式也相对固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习作之初便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无法达到基本的习作需求。部分学生写作的内容较为平淡、空洞,以套话为主,而部分优秀学生作文水平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没有突破性进展。因此培养学生习作学习兴趣,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学习水平,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面对的。现代教育理论中,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是一个辨识度较高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有计划地完成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工作,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差异化教学法的实施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让存在差异的学生多层面发展,从而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创造性,注重个体差异,还需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深度思考。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模式固化。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主观情感表达内容,但日常教学中语文作文的固化命定教学模式还是时有发生。其次,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抵触作文学习,在写作时难以下笔,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课堂活力不足,学生缺乏写作热情,没有记录生活内容的习惯,导致在写作时素材缺失。再次,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过程中,方案较为滞后,无法与学生积极互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习作能力无法有效提升。

三、小学作文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策略

(一)作文要求上设置阶梯性难度

作文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习作训练虽然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升,但命题作文依然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命题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让存在差异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习作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习作学习的快乐。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当让每个学生尝到甜头,使作文教学适应学生差异。比如,在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记一次游戏》作文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差异制定习作目标。初级目标:让学生掌握游戏过程,能够写清楚游戏的过程。终极目标:通过描绘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表现游戏整体过程。高级目标:通过游戏展现自身的想象力,生动形象展现游戏过程。这种情况下,作文水平差的学生也能完成初级目标,并在原本的水平上向中级目标过渡,尝试跳跃习作的快乐,从而帮助学习成绩有差异的学生树立习作信心,作文水平良好的学生,也可尝试更加高级的挑战。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习作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攀登新一级台阶,让学生在各自水平上持续发展。

(二)作文课程中完成差异化指导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及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维,将教学重心及立足点转移到学生习作学习积极性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习作教学前,要根据习作要求实现对全体成员的初步指导。作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A、B、C三个层次,比如,A层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写作,B层次学生教师应当进行选材指导,C层次学生教师应当多多进行辅导。在修改过程中,A层次学生可应用自我修改或者其他同学互相批改的方式;B层次学生,教师应当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让班级同学共同修改,学生结合同学们的意见进行整改;C层次学生可以让A层次学生进行修改,教师最后进行整改,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差异化教学目标。教师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应向学生下达能够实施的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选择对应的任务量。具有一定挑战的题目往往会引起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若设置不具挑战性的题目,学生便认为任务过于轻松,学习热情会进一步减弱,自我认同程度也会降低,最终失去习作兴趣。针对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制定差异化任务布置模式,让作文水平差的学生每天写一段话,需要清晰表达含义,保证语句通顺,每段不少于50个字;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每周需要写两个片段,内容要求语句通顺,围绕一个中心书写,做到清晰表达内涵,每个片段字数在150以上;而习作水平良好的同学,每周需要写一篇作文,字数在300左右。学生的任务难度适中,具有能完成的任务,在质量及方向上均能得到保证,能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保持学习紧张感的同时,达到常规训练教育目标。

(三)評价差异化,提升习作趣味性

“学生不是需要被灌满的容器,而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可采取激励性评价方法,这种方式对后进生较适用。后进生习作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在习作训练中要耐心指导,让学生树立习作信心,对作文习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展开初步探索,逐渐提升学习能力。针对此类基础的学生,教师还需利用鼓励性语句评价,比如“有进步、写得不错、非常用心”等,这种鼓励性评价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写作的认可,建立写作自信。针对批改形式,教师应当展开全面性批改,在批改过程中通过情绪引导,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关注及重视,避免学生排斥习作,并正确认识习作,从而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习作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采取参与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适用于中等生,中等生已经对习作学习有一定的认识,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更加积极,针对这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可采取参与性评价策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教师对其的信任,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从而展开大胆尝试,让空间想象力不断提升,更加投入学习习作中。

训练小学生习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而是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训练过程中,应当采取差异化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学习中进步。差异化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的水平有充分认识,并明确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通过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从而有效提升作文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差异化习作教学现状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