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块链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的机遇与挑战

2020-11-30 18:11王琼宇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机遇与挑战经济责任审计区块链技术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区块链技术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如今,审计行业也在逐步引入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类审计之中,以改善传统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开篇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概念,通过分析传统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探讨当前区块链技术会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经济责任审计;机遇与挑战

一、 引言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源于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的电子货币比特币,比特币自面世以来就一直是万众瞩目的台前明星,而区块链技术只是比特币的基础性技术框架。但随着比特币风靡全球,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是负责在底层技术上提供信任机制的“幕后英雄”,开始脱离比特币的范畴,从比特币概念中独立出来,形成独立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并与全球的各行各业相结合,这也使该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热门话题之一。从2014年起,该技术就被我国众多企业开始应用,在2017年创业高峰期时,A股市场更是有超过百支的区块链概念股,2018年,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相关服务的企业达到400多家,产业规模达到4亿多。

二、 区块链的特点

区块链作为一个数据库账本,它记载了所有使用者的交易记录,并通过设置密码被安全保护,然后将交易记录保存在数据库中,最后进行加密封存,也因此它的安全性非常可靠,几乎不能篡改。它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在强调区块链技术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中心组织,而是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进行信息数据的流通和传递,与其说其去中心化,其实只是将一个中心转化为多个中心,相当于每个节点都是一个中心。

(二)安全性高

安全性高体现在区块链的数据加密保护,不易篡改上,虽然可能会遭到恶意攻击,但是只要攻破率达不到百分之五十,节点就不会失效,数据就不会被篡改。不仅如此,使用者进行数据交换时身份和信息也都是加密的,也就是说使用者是进行匿名的交易,安全性得以保障。

(三)透明公开

虽然区块链被加密密码保护安全性极高,但是这并不影响其数据的流动,这些数据被放在公开的平台上,所有人都可以查询到,甚至可以复制到任意一台电脑中,只是不能篡改而已。

(四)高度自治

高度自治除了体现在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性上,更多的是在强调每个节点的独立性与自觉性,按照统一的规范,独立自觉地进行属于自己范围内的事情的正确操作,不得发生偏离。

三、 传统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一)经济责任界定不清晰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而产生的,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但其评价体系和定性标准仍然处于不断改善的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为清晰地量化考核标准。而当前的经济责任评价缺乏统一、科学的标准,审计人员在操作时极易受到被审计单位的影响,而且项目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别,在没有定量的考核标准的情况下,审计人员无法清晰、准确的界定问题的性质,无法做到“一事一议”,甚至可能在审计过程中夹杂过多的人为主观因素,从而得出过于片面的审计结果,不利于被审计企业在管理上的改进。不仅如此,这种经济责任界定不清晰的情况会直接拖慢审计工作进度,降低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给审计人员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二)审计模式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以离任审计为主,通常采用现场审计的方式进行,审计人员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汇总、提炼,最终通过不断地分析得出审计结果。但这种传统的审计模式较为落后,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审计范围不全面,没有办法做到审计全覆盖,而仅仅是侧重离任审计,侧重事后审计,从而导致“后任不管前账的”的现象经常发生,不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再如,在传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获取证据资料,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成本。但即使是增加了审计成本,也不能保证审计人员能够搜集到全面的审计证据,所以审计人员以此得出的审计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更多的是在揭示已经发生的各类经济责任相关问题,大部分只能做到事后评价,对于事前的预防,该审计结果的可用价值还有待提高。

四、 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机遇

(一)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的模式

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为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首先,经济责任审计不再仅仅以事后审计为主,开始向多方面发展,尤其是事前预防以及任中审计逐渐得以发展,并且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深层次的挖掘数据信息,分析数据之间隐匿的关系,从而得出更加精准可靠的审计结果。不仅如此,区块链技术还降低了审计成本,扩大了审计证据的获取范围,增加了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使审计结果的运用更具有广泛性和合理性,提高了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和匿名性等特点为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員的独立性提供了更高的保障,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新技术进行远程操作,不再拘泥于现场审计的范围,而且区块链技术可以隐匿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相关信息,从而降低被审计单位接触贿赂审计人员的可能性,而且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自行查找所需的资料信息,并把数据以及结果等信息公开在系统中,不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也提高了审计的透明性,对审计工作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监督,极大地降低了人为干扰审计工作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一些影响审计工作活动的因,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

(三)保证数据信息真实可靠

首先,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不仅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更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避免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等被恶意更改;其次,区块链技术采用的加密机制,确保了其系统中的数据不会轻易被盗取,分布式账本再加上加密机制的辅助,相当于双重保障,只有当51%的节点被攻破时才有可能会导致数据信息出现安全问题,而传统的互联网审计只是将数据信息存储在云端,极易被黑客攻破,但从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状况看,想要攻破一半以上的节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区块链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是非常可靠的;最后,区块链技术将信息公开透明化,这样即使出现数据信息修改,也需要很多人共同参与其中,并且时间记录非常清晰明确,提升了相关信息数据造假的难度和成本。

五、 经济责任审计面对的挑战

(一)需要更高素养的审计人员

区块链技术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的前景,但与此同时,也为审计人员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于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审计人员必须注重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提升,不仅仅要能做基础审计工作,更要做复合型的审计人才。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不仅要求审计人员精通计算机相关知识,还需要熟知金融、证券、税务、资产评估等相关行业的知识,所以审计人员的继续深造和转型变得尤为重要,这对审计人员以及行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二)需要更加完善的相关制度

虽然区块链技术从2008年就被提出,但发展却并没有进入成熟阶段,国家、社会以及各行业还缺乏一定的监管制度。区块链技术确实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不可盲目乐观。正如,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的特点虽然能够提高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能够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更加精准的审计结果及意见,但它的公开透明也可能会带来信息泄露的风险。虽然其安全性很高,但是若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的保驾护航,也难免会造成风险的出现。假如发生信息泄露,那么区块链平台的安全性将遭到严重的质疑,相关企业将不再信任平台,不愿公开数据,甚至公开虚假的数据资料,那么区块链技术反而会给审计工作带来更多困难,从而达不到提高工作效率,精确审计结果的作用。所以,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起到真正的监管监督作用,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还尚未成熟,虽然为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机遇和发展前景,但也为审计行业带了一定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辩证的、乐观的去看待和接受,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地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规避新风险,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使区块链技术与经济责任审计相融合,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向发展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王琼宇,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机遇与挑战经济责任审计区块链技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展望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潜在问题文献综述
浅谈“一带一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