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020-11-30 10:50李素敏
卷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重难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李素敏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中,我国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实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表明了我国政府狠抓改革。但是,在新制度的实施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难点

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有着较为特殊的一面。行政事业单位以服务公共利益为目的,而企业则是以追求利润为主。事实上,自从2014年所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下文统称《规范》),在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足问题逐渐突显出来,所以有必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难点进行探讨。

1 内部控制的重点问题分析

在新《规范》的第一条,就提出了之所以实施该规范,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各种媒体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生活,这使得在监督政府环节上,网民成为一个重要的力量。例如,在广大公民的强烈要求下,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经费逐渐公开化,相应的经费使用开始公开透明,这也使得资金使用率得到了提高。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加以解决,那么内控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受到影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领导的内控意识,在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领导者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如果他们对于内控工作不够重视,那么这项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当前,许多单位的领导人员过于重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的拓展,对于内控工作有所忽视,这使得事业单位很容易出现超预算支出风险。基于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重点必须要改变领导的这一思想认识。其次,制度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一项工作的开展,如果行政事业单位有一个完善的内控制度,然后这项制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那么就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今后的内控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上。

2 内部控制的难点问题

2.1 内控意识较为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观念影响内部控制规范的运行,新《规范》决定了内部控制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新《规范》其实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个自我规范的过程,也是实现内部制约而建立的安全合法使用财政资源的保障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规范》其实不是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实际“利益”,其反而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制度,也是一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来看,其内部控制目标不具有企业那样强烈的实施内部控制的内在动力,而是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公共属性。也正是因为内在动力不足,领导人员的内容意识较为薄弱,他们没有认识到《规范》所带来的效应,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而实行,这样导致《规范》的施行遭到了一定的阻碍。

2.2 实施制度不健全

要想使新《规范》得到有效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由此可见,在实施期建立内控体系是一个难点问题。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单独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且要成立内部控制部门,要成立建设组织。通过内部控制部门来梳理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由该部门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领导小组批准之后实施相关计划方案。其次,成立风险评估小组,主要是进行两大项的评估,一个是单位层面风险的评估,另一个是经济业务层面风险评估,通过对潜在的风险点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准备应对之策。第三,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2]。故此,在实施中,要改掉以往粗放型管理的现象,改变职权不明确或者是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要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并且在各方专家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够更有效地实行新《规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前期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

2.3 风险不易控制

现如今,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还存在着领导权大于一切的现象,仍然存在着领导能够随意改变集体决策的现象,这种工作作风与制度就很难控制风险。此外,在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预算以及概算上不够精确,忽视了对实物资产的管理,不能够根据预概算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以及业务走向,这样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概算数据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风险的控制。

3 解决对策分析

3.1 提高单位内控意识

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都有着独特的单位文化氛围,这体现了单位成员的价值标准,在实施新《规范》时,可以从单位文化建设着手。良好的单位文化基础有助于约束单位内部成员的思想与行为,能够引导单位朝着积极向上的道路前进。由于领导权力大于一切的现象比较多,所以可以由领导带动全体成员,创办一系列活动,营造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等新单位文化。与此同时,各部门可以利用媒体加大对新《规范》的宣传,以提高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使之认识到新《规范》的实施意义。

3.2 完善预算以及监督控制体系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关键,是预算的控制管理。对单位一年收支计划进行预算,可以实现对单位内控的引导以及监督约束。首先,在预算编制中,要做到各项资金的细化,极可能做到零基运算,以明确各支出的方向。其次,在授权批准控制环节要重点掌控,这是实施新《规范》的重要环节。第三,在管理关键点控制中,一些控制环节难免会出现错误,那么在实施新《规范》时,就有必要掌握这些关键点的管理。例如,要明确领导负责制,由单位领导担负起内控制定责任以及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内部约束激励机制,建立预算支出责任制度,负责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的管理部门,明确考核指标。要加强对重点经费的监控力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约谈或者通报的方式,并加以解决。

3.3 强化控制风险管理体系

在新《规范》中,就提出了风险控制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研究风险管理理念,要多参与到实践之中,对风险分析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要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有关的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及时将分析的结果汇报给单位领导,以便为他们的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与此同时,单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也即是每一个风险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紧密联系,所以需要单位培养全面并且系统的风险管理理念。

4 结语

综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力度,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方面信息的可靠性,有助于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目标的实现,从而降低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当前,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控意识较为薄弱;实施制度不健全等等。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提高单位内控意识;完善预算以及监督控制体系;强化控制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01:57-62+96.

[2]金晶.行政事業单位内部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J].当代经济,2014,22:44-45.

[3]林建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6:130-131.

猜你喜欢
重难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