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
摘 要: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湖南省益阳地区共计7个市、县级公共图书馆除益阳市馆保住了二级馆招牌外,其余六馆统统掉级,桃江、赫山、资阳从一级馆降为二级馆,安化、沅江、南县从二级馆降为三级馆,益阳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一次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本文通过《益阳市公共图书馆建设调研报告》所分析的降级原因(馆舍面积不足)浅谈县级公共图书馆中的重硬轻软现象,软环境建设中“馆员”现状,认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从优化软环境着手,充分调动、发挥图书馆馆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促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重硬轻软;馆员;软环境;主观能动性
随着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中除益阳市馆保住了二级馆招牌外,其余六馆统统掉级,桃江、赫山、资阳从一级馆降为二级馆,安化、沅江、南县从二级馆降为三级馆,益阳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
对于掉级原因,被评估者更多的是从硬件因素、资金因素上讲原因:馆舍建筑面积严重不足、事业经费严重短缺……这些固然是硬性条件不达标掉级的原因,但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来看,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公共图书馆建设中重硬轻软现象
1.1 总体建设上重硬环境轻软环境
硬环境是由有形物质条件构成的空间和场所,其需求比较具体、明确。如馆舍面积的大小、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等,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可取得相应的效果。在历次的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所依据的评估标准主要着眼于馆舍面积、馆藏总量、服务人次、设施设备水平等硬性的可量化指标。因此硬环境建设往往较容易受到各方的重视。
而软环境建设更多涉及精神层面的东西,体现一个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服务水平,由无形的精神因素构成的境况和氛围,其需求往往比较模糊,难以量化。如图书馆的队伍建设、馆员的思想建设、规章制度、读者服务的效果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或通过几个简单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的。即使制定出相应措施也未必能产生即时效果。所以人们更容易忽视软环境建设。
1.2 資金投入上重建设轻业务
如上所述对于每次评估定级指标的解读,出于政绩需求,在有限财力的条件下,领导们更愿意注重评估指标中馆容馆貌、硬件设备等一目了然的显性硬件建设指标的资金投入,而忽略图书馆业务工作中需持续性、带增长性资金指标的投入。根据《益阳市公共图书馆建设调研报告》如人均拥有新书数量(3.4.2)这个指标,按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最低标准(5分值)是年人平购置新书0.02册,以桃江县馆为例,按人均年新增文献入藏量0.02(册件)要求,90万人口需年安排购书经费54万元(按30元/本计算),现仅有年购书经费20万元,尚差34万元;其余5个县区馆相差更多。市图书馆购书经费虽按最低要求得到满足(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二级馆标准),但住房公积金和医保金没有进入财政预算,为保民生,不得不“人吃书”现象。免费开放配套经费除益阳市馆25万、桃江县馆5万、资阳区馆4万,其余4馆为0元;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维护经费除赫山、沅江馆为0元外,其余馆尚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地方呈缴本制度(3.1.3)指标全市没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向政府争取到正式的文件出台。地方文献保护征集经费除桃江县馆2万元、南县馆0.9万元,其余5馆0元。(详情见附表1)
1.3 业务建设上重项目(设备)轻效果
现代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投入了大量的新型设备,如图书馆网站建设、图书期刊阅读机、移动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初期可以看见一些成效,提升图书馆的形象,但缺少后续的技术力量支持、资金支持其效果难以持久。
按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指标要求,桃江馆于2017年新建“桃江县图书馆”网站,由于馆内没有相关技术人员,一直由超星公司代为开发、管理。评估定级工作完毕后,因没有资金、技术力量的支持,网络建设停滞不前(目前网站已打不开);新上了歌德阅读机、博看图书期刊机,也因阅读还需下载相应App,其图书、期刊阅读、下载量并不高,还有每年的维护服务费无着落,目前两台借阅机使用离率已为0;手机移动图书馆建设也因本馆工作人员的操作不熟练、对其资源内容不了解,无法进行宣传推广,其使用率也基本为0;24小时自助图书馆2017年3月开馆,在全市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也为读者带来了方便及良好的体验,当年入馆达到5万余人次、图书借阅量达15226 册(借8112册,还7114册),相当于图书馆本馆当年(96745册)1/6的借阅量。但2018年后因设备维修、网络维护、图书更新等缺少资金及技术力量的支持,入馆3.5万人次、图书借阅量10030册(借4989册,还5041册),2019年入馆3万人次、图书借阅量7284册(借3637册,还3647册)逐年下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益阳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投入了资金,但未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软环境建设同驱并进才更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图书馆馆员建设是软环境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2 软环境建设中公共图书馆“馆员”现状
2.1 缺乏人才队伍建设长期有效机制
多年来,图书馆一直被定位为“养老”单位,人员照顾性安置较多,对进入图书馆的人员没有严格把关,图书馆队伍很难知识化、专业化,很难建起图书馆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队伍。同时县级图书馆待遇低,社会地位低 ,职业发展空间小,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不愿来,进来了的人才也多把图书馆作为跳板,没有安心在图书馆工作。
1)在岗人员平均年龄趋于老化。目前益阳地区7个公共图书馆在岗人员人平年龄结构44.28岁,性别结构上除益阳市馆、南县馆男性多于女性外,其余馆都是女性职员偏多,目前大部分女性面临更年期时期,其身体、心理都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详情见附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