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毕业季活动方案定制研究

2020-11-30 10:50王清飞
卷宗 2020年23期

王清飞

摘 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关于图书馆毕业季开展情况的文献调研,通过微信公众号统计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毕业季活动类型,根据毕业生不同畢业去向,运用以用户为中心的理论,为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

关键词:图书馆毕业季;用户为中心;活动方案

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担负着传递文化和阅读推广的任务。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从始至终伴随着每位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后的终身学习生涯,为了吸引读者入馆,高校图书馆对新生的服务比较重视,服务手段主要有入馆教育、数据库培训、阅读推广及学科服务等多层次的主题服务。但图书馆关于毕业生的活动和服务却很少,缺乏对服务毕业生的关注。

基于近因效应[1],图书馆应该提高对毕业生提供服务的频率,不仅能增强图书馆服务的评价和印象,甚至会影响着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回忆和情感。这是高校图书馆提升人文关怀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也是图书馆在开展校友服务和社会服务的良好契合点。

1 我国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研究现状

1.1 文献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百度学术等数据库对“毕业季”“高校毕业季”“毕业季活动”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29篇相关研究文献。发表年度为2013年2篇,2014年5篇,2015年9篇,2016年3篇,2017年4篇,2018年3篇,2019年2篇,2020年1篇。根据学科分布主要为信息科技26篇,占比为89.6%,其次是社会科学3篇,占比10.3%。文献调研表明,目前对高校毕业季活动的研究不足,总体文献量较少;由于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微信平台成为图书馆提供推广服务的窗口和主要阵地,同时高校图书馆提供校友服务、社会化服务等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而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继续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从在校生转换为校友,毕业季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地延伸为校友服务。目前专家学者并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主体进行分类服务探讨研究。

1.2 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毕业季活动现状

2020年5-6月,围绕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进行集中调研,通过关注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查看图书馆的推文,辅助通过图书馆网站、清博指数网站对毕业季活动的方案、访问数据等进行获取。

根据调研发现,35所高校图书馆举办了毕业季活动,2所高校图书馆仅在图书馆网站发布毕业生还书通知,活动开展率达到83.3%,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财力和人力上游很大的优势,开展毕业季的比例较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2.1 毕业季活动主题

举办毕业季的高校图书馆,专门为毕业季活动设计了主题的图书馆有24所,占68.5%。单单以“毕业季”命名的图书馆有10所,其余的14所高校都制定了很有诗意的活动主题,如“读过的青春”“既远行,书相伴,心相随”“阅时光”“百年芳华,最忆南开”“拾光·书情”“芳菲难忘君将翱翔”“青春不散场,书香伴远行”“不负韶华”“凤凰花开,华园阅记”“重大时光,念兹在兹”“书香涵泳,留印西农”等毕业季活动大主题,这些设计别致的宣传语,充满时尚与温暖,能引起毕业生的共鸣,提高参与积极性。

1.2.2 毕业季活动的主要类型

毕业季开展的活动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是在一个大的毕业主题下分制定多个活动,从统计数据发现,开展院校最多的为学生阅读记录类,如根据学生入馆借阅图书的记录制作的阅读纪念卡、借阅历史、图书馆使用报告等,占57.1%。其次是图书馆提供场地,邀请毕业生拍毕业照,占比48.6%。然后是毕业留言,图书馆给毕业生提供留言、寄语的场所。

大部分图书馆开展的毕业季活动丰富多彩,开展10个以上主题内容的图书馆有4所,5个主题活动以上的有15所,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吸引毕业生积极参与。

截止到2020年7月,从清博指数网站和图书馆公众号平台获取的数据看出,毕业生阅读和参与图书馆毕业季数量参差不齐。毕业季活动受到毕业生的喜爱,有一定的参与意愿。但是根据作者调研发现,高校图书馆举办的毕业季活动大多以图书馆现有的资源为保障,附以毕业生数据、图书馆场景等来进行毕业季活动的设计,很少针对毕业生的不同毕业去向,来有针对性的设计毕业季活动方案。作者认为,图书馆在组织毕业季活动中应该以毕业生的需求为中心,根据毕业生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的开展毕业季服务。

2 用户为中心的理论

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机构,图书馆要生存,就必须要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是图书馆所有管理活动的焦点,图书馆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深入持久地遵循用户第一的哲学理念。因此图书馆的一切服务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进行展开,那么在举办活动的时候,要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进行活动设计,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不同的设计,从而提升用户的活动参与度。

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就要迎合读者的信息需求。目前读者对信息获取需求体现出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1)信息获取的多源性;图书馆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读者信息可能来源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专业数据库和社交网站等。

2)平台依赖性;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会对喜欢使用的平台具有依赖性。如用户对搜索引擎、微信和微博等社交网站的使用依赖等。

3)一站式信息需求;用户渴望通过一个途径获取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这就要求图书馆对图书馆发布信息的平台进行整合,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平台获取到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4)信息利用的知识性;用户利用信息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知识,因此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知识挖掘、知识分析与知识发现。图书馆应该迎合用户的信息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来制定图书馆活动方案。

3 以用户为中心的毕业季活动方案建设研究

高校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有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本校继续深造、外校继续深造和出国留学等四个方向。目前图书馆毕业季活动大多以轻松愉快的主題,来欢送毕业生离校,所以图书馆举办毕业季活动大多都是毕业留念、毕业留言、毕业离校手续、毕业阅读记录等。作者认为,图书馆应该依据自身资源优势,根据毕业生的不同毕业去向,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别的毕业生提供不同类别的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的走向下一个人生场景。

3.1 服务于毕业就业类的活动设计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完全有能力为毕业就业类学生提供信息服务。

1)职场专题书展。可以整理就业指导类、就业政策、职场生存等方面的图书,作为专题书展进行推送。

2)就业类数据库推荐。通过网站、海报或者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将就业类数据库的使用方式进行推送,鼓励毕业生使用。如河南高校图工委在2020年4月联合中科软股教育科技举办的“中科杯·勇往职前·大学生就业技能与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提升毕业生的职场技能。

3)就业类讲座。邀请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讲座互动的新式助力毕业生就业。

3.2 服务于自主创业类的活动设计

目前各个高校都设立的有创业园、创业孵化器等,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创业,他们有专业,有技术,但是对公司的运营等缺乏系统的知识,图书馆也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创业类服务。

1)创业论坛。运用图书馆研修间、沙龙等场所开展创业知识论坛、公司运营论坛等。

2)创业书评。将比较优秀的创业类、企业管理类、企业运营类和产学研转化类图书搜集和整理,通过书评的形式,给创业者提供知识服务。

3)毕业数据服务。为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延伸服务,开通部分数据使用权限,免费开放自建数据库,方便毕业生信息资源获取。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木铎记忆”毕业读书卡、移动知识空间阅读卡、校友阅读卡等三种延伸服务手段,助力毕业生继续获取图书馆信息;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等都提供免费使用电子图书的阅读卡。

3.3 服务于进一步学习的活动设计

毕业后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多,这类读者更关心的继续学业所涉及的科研及论文写作等知识。图书馆可以根据学生的科研需要提供专业服务。

1)图书馆一站式检索平台培训。为提升图书馆资源的一站式获取,好多图书馆网站都提供了强大的一站式检索平台,图书馆应该为这类毕业生提供一次培训,助力信息资源的检索使用。

2)科技论文撰写及投稿培训。针对毕业生的科技论文书写规范,书写流程进行培训。针对不同的学科,邀请本校教师对该领域的中外文期刊投稿须知,不同的专业期刊收录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培训,助力毕业生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联合数据商举办的“带你学术带你飞”活动。

3)数据库使用讲座。根据学生科研需要,联系数据库供应商,对毕业生进行数据库使用的介绍,提高其数据库检索使用效率。

3.4 服务于出国留学的活动设计

出国留学也是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去向,针对这部分学生,图书馆可以提供以下服务。

1)主题影展。通过视频的形式介绍国外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学习习惯等,通过优秀影片展示,方便毕业生提前了解当地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方便尽快的融入到留学的学习中。

2)毕业文稿征集。征集留学成功的毕业生的学习笔记、留学历程、留学心得等,进行展览和交流,为低年级的学生拓宽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其进行学习参考,同时也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资源,且进一步扩充图书馆服务途径。

4 结语

图书馆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途径有很多,图书馆在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一方面增加了图书馆的入馆率,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强力的人文关怀,成为毕业生离校后与母校的联系纽带之一。

参考文献

[1]孟维杰.社会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94.

[2]韩雪飞,丁玉东,杜瑾.高校毕业季图书馆开展读者数据留存活动调查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0):77-82.

[3]张毅.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服务的创新模式[J].图书馆建设,2015(02):81-84.

[4]杨利芳,王勇,丁文娇,翟羽佳.“图书馆记忆”校园留念系统的前端设计馆毕业季读者服务实例[J].工业设计,2015(03):98-99.

[5]刘雪梅.图书馆毕业季读者服务创意实现[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06):94-96.

[6]李琳琳.基于微信的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服务平台设计[J].情报探索,2017(01):101-104.

[7]李杨,柴腾,张久珍.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育人功能分析——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157-164.

[8]陆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战略管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30(02):33-35.

[9]初景利,秦小燕.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以图书馆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型变革[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