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执法模式下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措施研究

2020-11-30 10:50王丽
卷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前瞻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我们我国每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应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在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之中,建设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的有效利用率,实现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本文将根据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以及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信息化;卫生监督;档案管理

卫生监督业务档案是指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进行卫生监督执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原始工作记录,能够把当时行政执法情况真实且客观的反映给群众,具有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开性。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卫生监督机构来说至关重要,由于生监督机构档案资料较多,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存档等方面的工作量较大,导致在对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失误,使得档案管理的使用效率和有效率大大降低。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进行卫生监督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档案真实性和有效性。

1 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有效地进一步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由原始的手工操作向信息采集、现代化管理的转变,使卫生监督业务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为社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对档案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确保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可实施性,从而有效的保护档案原件、保证档案信息真实、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提高等[1]。因此,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

2)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指导。建设先进的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为卫生监督业务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提供快速、准确档案信息,使得领导能够根据档案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决策,从而实现“决策及时正确,管理措施得当”的目标。与此同时,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可以使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减少档案保存空间,减少相关费用支出,提高档案保存有效利用率,节约查找档案的时间,提高与之相关事务的工作效率,促进卫生监督业务健康有效的发展[2]。

3)为卫生监督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智能化途径。随着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卫生监督人员可以利用远程服务功能和资源共享功能等,在整理收集档案资料时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知识,为卫生监督人员提供学习的智能化途径,从而使得卫生监督人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3]。

2 基于信息化执法模式下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的现状

在卫生监督机构综合档案中卫生监督档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加强档案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而且能够提升职能活动的灵活性。但实际情况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医疗为主,以卫生监督为辅,并且卫生监督机构发展落后于医疗机构。对于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自身来说,不管是业务档案管理还是其他内部管理,其发展落后也日益明显,因此,解决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的问题迫在眉睫[4]。

3 基于信息化执法模式下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几个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认识片面业务能力薄弱。由于卫生监督机构的管理者在部门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如在建设系统上则偏重财务管理、办公信息化等上,在档案管理上则投入财力、精力和人力不足,加之管理者没有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不足,业务能力薄弱,工作模式程式化,业务知识面狭窄,使得管理工作缺乏创新和动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统一规范高效的意识,缺乏提高业务能力的勇气等直接影响了卫生监督业务档案利用价值的发挥。

2)卫生监督系统的资源共享不均。据统计,全国卫生监督系统基本上采用了“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平台”,相比之前,有效数据采集利用率大大提高,数据的记录和数据的更新速度大大提升,根据对数据的分析利用,能够及时指导工作,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不仅节约时间成本,而且节约了人工成本。但是从全国各地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实际效果来看,还有一些地区没有达到统一的卫生监督的标准,卫生监督系统的资源共享不均匀。

3)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创新型人才。由于专业人员在聘用和晋升受到单位职位数限制加上待遇一般,个人发展上升空间受到限制,使得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严重。在世俗观念的影响下,认为档案系列专业人员不占主流,相关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工作人才的培养没有长远规划,使得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动机。

4)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投入。由于卫生监督部门的资金投入侧重于业务工作和网络基础建设,在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上资金投入较少,使得档案信息化工作经费在单位办公经费中所占比例比较小,导致投入的经费只能维持日常正常运营,没有足够的资金用在档案信息化的建筑上,例如更新新型数据采集设备,更新数据储存设备等。

4 基于信息化执法模式下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的解决措施

1)提高管理者的认识和业务能力。衛生监督机构的管理者在部门管理上应该采取公平公正原则,平等对待财务管理、办公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财政支出,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有足够的经济支持。相关部门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全认识能力,拓宽业务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同时,相关领导应该调整工作进度和调节工作氛围,使管理人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高效统一意识。管理人员的认识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使得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利用有效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2)卫生监督系统的资源共享。从全国各地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实际效果来看,对于没有达到统一的卫生监督标准的一些地区进行全网跟踪,查漏补缺,及时补救,使得全国卫生监督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利用。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使组织和集体一起重视卫生监督系统的发展[5]。

3)大力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相关部门应该以“以人为本”为理念,大力促进档案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例如扩大聘用和晋升单位职位数,提供住房优惠政策。完善业绩考核政策,调动人员积极性,拓宽个人发展空间。相关部门平等对待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和卫生系列人员,使得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向前看。

4)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卫生监督部门应该平衡业务工作和网络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大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上资金投入,使得档案信息化工作经费在单位办公经费中所占比例比较有所增大,使档案信息化工作能维持日常正常运营之外,还可以更新新型数据采集设备,更新数据储存设备等。

5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执法模式下,卫生监督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快速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抓住主要矛盾,迎难而上。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和真实性,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社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风娟.如何做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J].兰台内外,2O11.1.

[2]崔虔畅,关于做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探讨[J].卷宗,2013.8.

[3]赵立娟,张晓敏.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探讨[J].兰台内外,2007.1.

[4]冯瑛,章春英.绍兴市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4.1.

[5]李茹.关于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35):159-160.

作者简介

王丽,女,汉族,河北人,大学本科,档案中级,研究方向: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格案的整理。

猜你喜欢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浅析加强禽类及其产品卫生监督的措施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信息化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