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文章写不好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和升学。从更深远的意义来说,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发展自身语言运用能力,助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实现。文章从建立作文训练体系,形成作为教学序列;注重鼓励学生阅读,开展读写结合活动;改善教师自身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素养;重视教师榜样作用,加强教师人文素养;尊重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抒情;善用网络信息工具,拓展学生作文途径;示范多种途径作文,帮助养成良好习惯七个方面展开对实现有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教师在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而作文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众教师十分注重有效作文教学的实现,并在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寻求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实现的方法,文章就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一、 建立作文训练体系,形成作文教学序列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序列化的研究,是语文教师在进行高效的语文教学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并以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发展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规律的摸索。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序列化,形成一整套理论上的作文训练习题,利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写作教学,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学习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让语文作文教学体现出层次鲜明、步骤清晰的特点,从而保证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的实现。
例如,教师在从整体上研究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设计,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主要针对学生进行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的作文能力发展展开教学。而学生在进行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其阅读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尤其是经过六年级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语文也读习惯和阅读爱好。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读写结合方式的写作知识学习,这也是学生在七年级阶段进行说明文写作能力发展的最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如此,教师还鼓励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来帮助自己进行说明文写作知识的学习。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练习次数,增加学生的写作量。而八年级学生善于从现实事物中寻找一定的线索进行思考,架构自己的认知世界,因此,教师还应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频繁写作练习的方式,进行记叙文写作知识的学习,提升写作能力。而九年级的学生除了在写作技巧上需要多加练习外,还需要在正篇作文写作的思路架构、内容填充,以及对作文的修改方面进行练习,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同时实现教师作文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 注重鼓励学生阅读,开展读写结合活动
初中学生并没有太多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因此,在学生极其有限的生活经验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认知范围的增大,这些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影响,最终对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但是,学生仍然可以通过阅读扩大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接触”到更多的事物,认识到更多的观念。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帮助实现长期的作文有效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写出人物的精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针对人物的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快速学习,组织学生进行了群文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阅读文本中对人物的写作手法。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名人传》中的部分文本资料,作为学生阅读的材料。学生经过阅读,对如“突出”“强调”以及抓住典型细节描写人物精神等手法进行了学习,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自己通过阅读,产生的对人物说明写作手法认识的收获。除此之外,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走在人生边上》《我们仨》等着重描写人物的书籍,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前、写作时参考的资料,让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了高质效的学习。
三、 改善教师自身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素养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无疑是学生的主要引导者,作文知识的学习同样如此。教师应当重视自身引导教学角色功能的发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平台,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的正确选用,对学生形成语文作文学习的兴趣和作文技巧应用积极性方面影响意义重大,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断改善自身教学观念。
例如,教师进行了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发展方面的思考,从宏观方面,教师认为作文课程目标与作文教学环境的设置应当得到改善。而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的确立,对有效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积极地促进意义。在微观对策方面,教师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的实施,就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引导过程,也是有效作文教学实现的主要部分和关键步骤。教师对有效作文教学的实现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 重视教师榜样作用,加强教师人文素养
优秀的教师会在多个方面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甚至是对语文作文的学习态度,这对学生的作文知识学习影响深远,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人文素養水平的提升对学生树立起来的榜样作用,以此促进长期、有效的语文有效教学实现。
例如,教师在认识到自身素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尤其是作文练习的态度后,不断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素养。如在专业素养方面,教师研究并学习了“素质教育理念”“创造性理念”等多种现代教育理念;在人文素养方面,教师通过阅读人文学科经典,提升自身的心智和道德修养,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深沉、心中有爱。教师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通过教学以及课下和学生的交流中,起到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作用,这对学生“笔下生话”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在作文教育观方面,教师摒弃了教学的功利性色彩,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气”为作文教学的目的,着眼于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促进学生拥有更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为目标。诸如此类,教师对自身观念的改善,促进了教师实现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目的。
五、 尊重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抒情
在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学会如何用文字正确抒情,对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不可因为重视教授学生写作技巧、读写结合等方面的知识忽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及情感表达技巧的发展。初中学生因为生活积累少的原因,常常不能正确、完整地在作文中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抒发出来,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正确抒情。
例如,教师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真实的情感体验,从作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描述自己对朋友的情感。“可以结合我们会说的话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前的铺垫部分。”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与朋友、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进行了描写。不仅如此,教师还鼓励学生学习写信,耐心捕捉自己心中微妙的感受,并学习用文字表达出来。另外,针对写景的说明文,可以利用排比句、比喻句等多种形式进行描写,使得自己的感情得到更充分地表达。
六、 善用网络信息工具,拓展学生作文途径
教育技术一直被认为是革新教育的引擎,在语文教学领域,尤其是作文教学领域,它更是显示着空前强大的生命力。网络众多的信息可以使学生洞幽察微,深入思考,并为学生自主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且学生现已逐渐适应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阅读和创作的新的方式,因此,利用信息工具,拓展语文作文教学途径,符合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需求,利于教师有效作文教学工作的展开。
例如,教师首先利用信息工具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使用了微课资料。教师将说明文、记叙文的习作方式、写作技巧在微课中进行展示。同时,教师也常在微课视频中融入推荐的阅读内容。而为了学生在作文方面进行高效率的分享、沟通等,建立了班级微信群,供学生使用。最后,教师还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网络文本分享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写作训练,同时,教师还同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微博账号,鼓励学生针对健康话题进行讨论、评价。教师借助信息工具,让学有了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增加了学生的作文机会,为教师长期有效的作文教学实现提供了助力。
七、 示范多种途径作文,帮助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是教师长期有效作文教学的有力保障,而教师对学习“软环境”的建设则是激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有力措施。初中阶段的学生竞争心理强,所以在多方面都想不断超越其他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作文评价教学机制中进行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教师不仅利用课堂教学平台,挑选出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公开朗读和展示,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其他平台,如网络平台上创作的优秀文章进行打印,交由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并在学生修改后,进行课堂展示,或在其他平台上进行展示。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展览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绝大多数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习作练习,同时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八、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教师要实现长期、有效的语文作文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作文能力发展需求出发展开教学,同时注重自身引导教学的角色功能的发挥。因此,教师应首先建立成型的作文教学体系,让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变得有序;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作文素材、拓展自身视野、提升自身对写作技巧的认识;此外,教师应当在改善自身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作文素养的发展,并在全方面为学生立好榜样,引导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最后,教师还应结合当下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中,提升自身感情表达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为教师长期、有效的作文教学提供助力,帮助教师实现有效作文教學。
参考文献:
[1]江先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中作文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8(21):122-123.
[2]陈玉玲.初中生作文现状分析与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84.
[3]张丽红.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69.
[4]刘超.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15(23):106.
作者简介:
梁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川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