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批25家上市公司追踪研判科创属性

2020-11-30 09:17黄世秀
商业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科创板上市公司

[摘 要]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試验田”的科创板迎来开板一周年,从首批上市25家到110家,总市值突破1.7万亿,试点运行注册制平稳有序。追踪首批上市的25家科创企业,从经营业绩、研发投入和市场表现等层面研判科创企业的科创属性,检验科创板独特的市场定位、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等投资者的接受程度。

[关键词] 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属性

[中图分类号] F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10-0169-02

截止2020年6月13日,科创板开板运行整整一年,共发行115家,上市交易110家,募集资金1323亿元,募集资金净额1225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集资金11.5亿元,总市值达1.7万亿元以上。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对科创板开板一周年的总结是:开局良好,总体符合预期,各方反应积极。从多层面追踪首批25家上市公司,研判科创属性和投资者对科创企业的认可程度具有现实意义。

一、从经营业绩考量科创性成色

科创企业上市成功,一次募集大量资金改善了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其更好开展经营和投资。下面分别从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利润分配等来考量首批上市科创企业的科创成色。

(一)营业收入考量经营规模与成长性

首批25家上市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有22家增长,占88%,只有澜起科技、沃尔德和新光光电3家同比下降,分别下降1.13%、2.76%和8.04%;2019年营业收入增长最多的是睿创微纳,同比增长78.25%,其次是乐鑫科技,增长59.49%。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有10家增长,15家下降;交控科技和睿创微纳增长超过100%,分别增长153.38%和129.54%;天宜上佳、嘉元科技、铂力特和瀚川智能4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0%以上。综合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首批25家上市公司排名靠前的分别是:睿创微纳、交控科技、航天宏图、安集科技、心脉医疗、虹软科技、中微公司和方帮股份。

(二)净利润考量盈利能力

科创板企业上市后的第一年年报,备受人们的关注。首批25家上市公司2019年净利润均为正,中国通号、澜起科技、嘉元科技、南微医学、杭可科技和天宜上佳净利润排在前五位,分别为38.16、9.33、3.3、3.04、2.91和2.71亿元。有20家净利润出现增长,占首批25家上市公司的80%;净利润增长50%以上的有7家,占28%,其中中微公司增长幅度最大,达到107.5%;容百科技、华兴源创、新光光电、天准科技和沃尔德净利润出现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容百科技,降幅达到58.9%。受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中航天宏图、铂力特、瀚川智能、天准科技和新光光电2020年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净利润上涨10家,下跌15家;其中,安集科技、睿创微纳和交控科技一季度净利润上涨最大,分别上涨425%、265.9%和194.4%;瀚川智能、铂力特和天准科技净利润下跌幅度最大,分别下降1164.2%、643.7%和339.9%。综合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首批25家上市公司排名前八的靠前的分别是:中微公司、交控科技、睿创微纳、心脉医疗、安集科技、虹软科技、航天宏图和方帮股份。

(三)从利润分配考量投资回报

2019年,首批25家上市公司有24家实施利润分配,占96%,只有中微公司不分配,分红派息均采用现金分红。南微医学、乐鑫科技、心脉医疗、沃尔德、方帮股份、嘉元科技、安集科技和澜起科技现金分红最多,分别为每10股税前派10元、8.75元、6.5元、6.5元、5元、4.3元、3.8元和3元现金。

综合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利润分配考虑科创性成色,首批25家上市公司排位居前的分别为:心脉医疗、睿创微纳、交控科技、安集科技、中微公司、航天宏图、方帮股份和南微医学。

二、从研发投入挖掘科创性的未来潜力

科创板主要服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行业领先、市场认可度高和符合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企业。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就是增加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彰显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科创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上的投入、获得专利项数以及研发团队数量是科创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一)技术研发投入考核企业创新力

首批25家上市公司2019研发投入42.6亿元,比2018年34.6亿元增长23.1%。2019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有23家公司,其中12家公司增长幅度超过40%,占48%,新光光电增长最大,增长108.98%;澜起科技和福光股份2家下降,其中福光股份,降幅达17.24%。虹软科技、光峰科技、澜起科技、中微公司和中国通号研发投入绝对额最多,分别为1.96亿元、2.02亿元、2.67亿元、4.25亿元和16.02亿元。福光股份、方帮股份、瀚川智能、新光光电和沃尔德2019年研发投入相对偏少,分别只有3750万元、3393万元、2889万元、2560万元和1748万元。

2019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有14家超过10%以上,比2018年增加4家;嘉元科技、容百科技和中国通号占比不足5%,分别只有4.37%、3.94%和3.85%;天准科技、心脉医疗、安集科技、中微公司和虹软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最大,分别为17.51%、18.19%、20.16%、21.81%和34.75%;澜起科技、睿创微纳、安集科技、中微公司、心脉医疗和福光股份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其中福光股份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1.19%。

(二)发明专利显示科创属性

据不完全统计,首批25家上市公司2019获得专利1356项,平均每家54项;其中,发明专利196项,平均每家7.8项。中国通号、光峰科技、福光股份、交控科技和方帮股份2019年获批专利总数排名靠前,分别为470项、163项、123项、61项和56项;交控科技、福光股份、虹软科技、新光光电和天宜上佳2019年获批发明专利数排名靠前,分别获得49项、44项、18项、16项和14项;虹软科技、天准科技、华兴源创、新光光电和睿创微纳2019年获得软件著作权排名靠前,分别为27项、19项、12项、7项和7项。

(三)研发团隊数量彰显未来发展潜力

2019年研发人员占在职员工比重最高的是乐鑫科技,研发人员246人占在职员工总数345人的71.3%;其次是虹软科技占67.46%,澜起科技占64.07%;占比较低的是福光股份和嘉元科技,分别占12.13%和10.55%,不过这两家公司2019年占比均比2018年大幅提升,福光股份从2018年7.58%上升到12.13%,增幅高达60.03%;嘉元科技从8.51%上升到10.55%,增幅为23.97%。

综合技术研发投入绝对额、占营业收入比重,发明专利获批项数和研发团队数量挖掘科创性的未来潜力,首批25家上市公司排位居前的分别为:虹软科技、睿创微纳、光峰科技、华兴源创、中微公司、中国通号、澜起科技和天准科技。

三、从市场表现研判投资者对科创性认可度

(一)二级市场股价反应投资者对科创企业的追捧度

投资者对新生和稀缺的偏好,首批25家上市公司开市第一天遭到爆炒,平均换手率达77.7%。开板运行一年,经过充分博弈后,股价理性回归,容百科技、天准科技、新光光电和中国通号4家成为首批上市中股价跌破发行价的公司。中微公司、南微医学、安集科技、心脉医疗和乐鑫科技5家公司当前价高于上市首日最高价,当前价低于首日最高价有20家公司,中国通号、天准科技、新光光电、天宜上佳、光峰科技和容百科技当前价比首日最高价下跌超过50%以上。当前价与发行价相比,涨幅超过100%的有11家公司,安集科技、中微公司、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和澜起科技涨幅位列前五名,分别上涨652.4%、609.5%、457.3%、270.5%和255.7%;中国通号和新光光电当前价与发行价之间价差不足10%,只有4.4%和5%。当前价与科创板开板运行一年的最高价相比,比较接近的是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安集科技和中微公司,说明二级市场投资者对这4家科创企业认可度较高;当前价与科创板开板运行一年的最高价相比,10家企业股价下跌超过50%,其中沃尔德下跌68.1%,反应二级市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交易日趋理性、成熟。

(二)股权集中度反应投资者对科创性的坚守

股东人数是观察股票筹码集中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一季度末股东人数与开市初期股东人数对比,均出现大幅减少,降幅在50%以上的有16家,其中天准科技、交控科技、航天宏图、南微医学、嘉元科技和中国通号降幅在60%以上。一季度末股东人数与2019年年末相对比,澜起科技和中微公司出现增长,分别上涨6.7%和15.7%;另外23家股东人数出现减少,乐鑫科技、睿创微纳、方帮股份、安集科技和嘉元科技减少最多,分别减少16.6%、17.2%、18.7%、23.0%和25.4%,反应这些科创企业未来二级市场表现可期。

[参考文献]

[1]证监会.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一年来开局良好[N].科创板日报,2020-06-12.

[2]黄世秀.基于首批25家上市公司研判科创板投融机会[J].商业经济,2019(12).

[3]证监会.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第21号公告][EB/OL].http://www.csrc.gov.cn/zjhpublic/zjh/202003/t20200320_372426.

htm.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科创板上市公司
美国纳斯达克风险控制对我国科创板的启示
对中国科创板的发展展望
基于科创板的我国资本市场优化路径分析
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估值分析
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估值分析
预期科创板发展对国际金融的影响研究
浅析“科创板”注册制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