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兴
《罗璋墓志》现藏于偃师张海书法艺术博物馆,志石为青石质,志盖等大,长68.5厘米,宽68厘米。盖盝顶,阴文刻行书“有唐故罗府君墓志铭”,分3行,每行3字,四刹阴刻后天八卦并配十二时辰。志文为行书,除个别字剥蚀外,其他字皆清晰可读,共22行,满行33字。罗璋及其主要家族成员的事迹在两《唐书》中无载,《罗璋墓志》为了解罗璋的生平及家世提供了原始资料。为了研究方便,兹将厘定后的志文加标点后刊录如下。
有唐罗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璋,字珪璋,其先颛顼之后,封于罗,因以国为氏。五帝裔胄,诸侯胤绪,代称」豪族,累居敦煌。曾祖颜,祖然。考延以大元中迁蓟。公大历初来易,遂」家焉。公幼能敬、长好礼,洁行累德,依仁仗义,威仪逮之乡党。恂恂慕儒风、□释典、接同人」欢洽,竟夕忘疲。偶名僧宴语,达署无寐。善铅华,妙丹术,来祈九抟,迎入室而尽伎。或问」中道,喻舍筏而终默。恶嚣好静,轻禄重身,持危扶颠,恤邻救患,义然后取,时然后言。不矜」不骄,无悔无吝者矣。嗟乎!忧喜聚门,吉凶同域,神祇弃德,天不假寿。以大历十一年秋九」月十九日遇疾,终于易县开化里私第。时年卌有二。旋窆于易城东南二里。公有五男一」女,即代之日幼始孩、长未冠,敖敖满室,惶惶谁恃。夫人米氏节弥高、义弥著,非石可」转,非荼可茹,慈以育孤,严以训稚,推门持捧,负勖励抶扑,道以文行忠信,教以射御书」数。供宾截发,招犮宽被,以将以劝,至于成立。长曰惟谦,义武军衙前将、中大夫、试」殿中监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次惟忠,承奉郎、右龙武军兵曹参军。次惟良,承奉郎」、试右金吾卫兵曹参军。次惟颙,弃荣耀,慕清净,削发披褐,世号真僧。尤善推失」,深明术数,麒麟斗而先知,鲸鲵死而方验。次惟恭,奉议郎,试虔王友。女凝静,宿殖善」缘,早精戒律,有出家相,无贪着心,年在二七,诵经五百余纸,官度住善心寺。多闻扷」俗或博学从仕,虽夫人之严规,亦公之余庆。公终之年,长子少,葬或有阙,是以」改卜宅地于北平县西北卅里安阳川当乐乡之原,以贞元十二年十月廿七日迁葬于兹」原,礼也。嗣子惟谦等罔极因心,号天追远,生事死葬,竭力罄家成坟,不受邻助」。沐椁必于亲斫,涂□自古松柏。惟祈设奠者盈川,执绋者隘路,备先王之礼,」尽孝子之情。铭曰」:
相得乾□兮龟又食,去故从新兮再封植。天昨明德兮裒正直,子子」孙孙兮永无极。
志主罗璋,字珪璋,大历十一年(776)殁于易县开化里之私邸,时春秋四十有二。据此推断,罗璋当生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主要活动在玄宗至代宗时期。罗璋去世时,因其长子年纪尚小,葬仪有缺,被寄葬于易县城郊。之后,“改卜宅地于北平县西北卅里安阳川当乐乡之原”,并于“贞□十二年十月廿七日迁葬于兹原”。考察唐代年号,大历之后含有“贞”字的年号仅有两例,即贞元和永贞。但依据《唐罗公夫人米氏墓志铭》内容可佐证,志文中“贞”当指“贞元”无疑[1]48。
志文将罗璋归宗于中原罗氏,对其先世的记述却甚为简略。其曾祖罗彦、祖父罗然皆不著于史。其父罗延,在“大元中迁蓟”。罗璋家族又于大历初年迁到易县。大历十一年,罗璋遇疾终于易县开化里,葬于易城东南二里,之后又于贞元十二年(796)迁葬至北平县安阳川当乐乡之原。
罗璋配米氏,生有五男一女。长子惟谦在义武军中任职,为义武军衙前将、中大夫、试殿中监赐紫金鱼袋、上柱国。义武军衙前将为军职正六品下,中大夫为从四品散官,殿中监为从三品散官,上柱国为正二品勋官[2]1783-1811。二子惟忠为承奉郎、右龙武军兵曹参军。承奉郎为从八品上阶文散官。右龙武军为亲军,其下置兵曹参军一人,为正八品下。三子惟良为承奉郎、试右金吾卫兵曹参军。左右金吾卫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其下置兵曹参军各二人,为正八品下。罗璋以上诸子多出任武职,这也是入华胡人常任的典型官职。其四子惟颙弃荣耀、慕清净,削发为僧。五子惟恭为奉议郎,试虔王友。奉议郎为从第六品上阶文散官。虔王李谅,是唐德宗的第四子。根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亲王府置友一人,为从五品下阶事职[2]1861-1895。女儿凝静官度为尼,住善心寺。善心寺为定州名寺,据《唐定州静志寺重葬真身记》载,“大中二年四月,日开两寺,即静志、善心,度僧尼各三十人”。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至道元年(995)镏金錾花云龙银塔亦有“善心寺”字样,说明善心寺于唐大中二年(848)就已存在,在北宋至道元年该寺仍然兴盛[3]。该墓志中记载善心寺之名的时间比大中二年早了52年,说明善心寺在贞元十二年以前了就已经建成,并且被定为官寺。
关于罗璋的先世,志文称乃“颛顼之后,封于罗,因以国为氏。五帝裔胄,诸侯胤绪”。据《豫章罗氏源流旧序》:“罗氏,系出祝融。夫祝融,乃皇帝之裔。……帝五世孙勾龙与勾芒,为颛顼后土,又称妘姓,则今之罗姓。”[4]47《元和姓纂》载:“(罗姓)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宣城,徙岷江。周末居长沙。”[5]569可见,罗璋后人将其家族归宗于中原罗氏,望出长沙,这似乎名正言顺。志文中又言其家族“代称豪族,累居敦煌”,似乎与此抵牾。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处在丝绸之路要冲,靠近西域,在历史上一直是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隋唐以来,这里就居住着突厥、粟特、沙陀等众多胡人[6],比较著名的就是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昭武九姓胡”。这些胡人入华以后多按其部落被安置在特定的“胡州”,即使由于经商等原因流徙内地亦多是居于“胡村”之中,也不与他族混杂[7]。在敦煌的入华胡人当中并不乏罗姓。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代称豪族,累居敦煌”的罗璋是否确是“望出长沙”的中原罗氏?
罗姓的来源较为复杂,但不外乎中原罗氏和胡人改姓两种。中原罗氏为颛顼之后,因国为姓,裔分多脉,形成了豫章、襄阳、河东等多个郡望。胡人改姓,一源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汉化,将原鲜卑族复姓多罗氏、叱罗氏皆改为汉字单姓罗;二源于唐代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归附长安后留居中国,其子孙以斛瑟罗为氏,后简为罗氏;三源于西域入华的粟特人、吐火罗人、西突厥人改姓罗氏。[8]649-661胡人改姓的后两种罗姓来源可合称为“西域罗氏”。关于西域罗氏的资料在出土文书当中屡见不鲜。库车文书中便可见罗弥吉善、罗善提黎等胡人姓名[9]。这些胡人汉化程度并不高,从其名字中还能明确看出其胡人身份。另外,在敦煌文书中也发现许多西域罗氏的记载,尤其在敦煌从化乡中罗氏为第五大姓,其与康、安、石、曹等粟特人共居一处[8]649-661,他们与粟特族群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一点在其他资料中也能找到证据,如罗州玠是西突厥或吐火罗人,而他的母亲米氏则是粟特人[10]。
罗璋的墓志中称罗璋家族“代称豪族,累居敦煌”,其夫人墓志中明确指出罗璋是“西域名王贵种”。其夫人米氏是入籍秦州的入华粟特人“禀那”的后裔[1]48。由此可见,罗璋家族作为西域胡人后裔的身份是可以确定的。那么志文中称罗氏为“颛顼后裔、望出长沙”,完全是“冒郡称姓”,以遮掩自己的胡人身份。荣新江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斥胡情绪,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这些入华胡人纷纷向河北三镇转移,并用改换姓氏的方法来转胡为汉[11]。西域罗氏“冒郡称姓”的例子很多,如同样为西域胡人的罗州玠称“其姓出自秦丞相甘罗之后,以名分氏。望系预(豫)章,递代昭融”[10]。生活在河北藩镇的西域罗氏后裔也用同样的办法转胡为汉。生活在易州上谷郡的胡人后裔罗亮在墓志中也称其为“长沙罗氏,姓本自颛顼末胤,因封罗国,为楚所并,遂以罗为氏焉”[11]。正是在这样的风潮下,“累居敦煌”的罗氏家族迁往幽州并归宗中原长沙罗氏,以此来掩盖其胡人身份。但从罗璋家族几代人取名的情况来看,其汉化程度已经较深。可以推断,罗璋家族早在其曾祖罗颜以前已入华居敦煌。如果按20年一代人来计算,从罗璋上推三代约60年,则其曾祖罗颜约出生在唐高宗上元年间(674—675)。据此推断,其家族入华的时间则最迟也在唐高宗时期。
罗璋家族本“累居敦煌”,其父罗延“以大元中迁蓟”。但考稽有唐一代,却无有大元年号,安禄山和史思明建立的燕国也无此年号。与志文中“大元”年份较为接近者,唯有唐肃宗上元三年(762)去“上元”号后所称的“元年”。《新唐书·本纪第六》:“(上元三年)九月壬寅,大赦,去‘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号,去‘上元’号,称元年,以十一月为岁首,月以斗所建辰为名。”[12]164很快,“元年”之号又被“宝应”所代,前后沿用仅仅数月之久。由此可见,志文中所称“大元”即上元三年(762)去“上元”年号后所称的“元年”。这一年安史之乱被平定,罗延举家迁“蓟”。蓟属幽州范阳郡,曾是安禄山的故地。《新唐书·地理志三》载:“幽州范阳郡,大都督府。本涿郡,天宝元年更名。……县九。蓟,幽都。”[12]1019
在安史之乱之前,幽州就有很多立功西北的将领在此任职。安禄山之前的四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李适之、王斛斯、裴宽,就有三人与西北有渊源。在安禄山长期经营幽州之前,幽州实际上是具有多位西北背景的节度使任职[13]。这些节度使在其政治集团里面可能吸收了很多来自西北的胡人将领和吏目。另外,在开元时期,营州一代已经成为粟特人的新家园,经过安禄山的经营,河北地区成为粟特商胡的聚居区,到天宝末年河北已成为胡化之区[11]。就是到了安史之乱以后,这里仍然是胡人聚落较为集中的区域。这样的聚居环境显然较其他“反胡”情绪高涨地区更具有吸引力,也更能带给他们安全感。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罗延家族举家迁于蓟。
大历初年,罗璋举家又从蓟县迁往易县定居。那么这次迁居动因何在?史朝义被杀后,安史之乱被平息了。当时实际控制幽州的将领李怀仙归降唐朝,被封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新唐书·藩镇卢龙》载:“仆固怀恩即表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迁检校兵部尚书,王武威郡。属怀恩反,边羌挐战不解,朝廷方勤西师,故怀仙与田承嗣、薛嵩、张忠志等得招还散亡,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将吏,私贡赋,天子不能制。”[12]5968归降后的李怀仙并不听命,当时蓟县有随时再次被卷入战乱的可能。为求家族自保,罗璋未雨绸缪,于大历初年离开蓟县举家内迁至易县。易县属于易州。《旧唐书·地理志二》记载:“易州中,隋上谷郡。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改为易州,领易、涞水、永乐、遂城、乃五县。……天宝元年,改为上谷郡,复隋旧名。乾元元年,复为易州。”[2]1512
易县也有胡人聚落的存在。入华粟特人后裔、义武军节度易州高阳军故马军都知兵马使石默啜就著籍易州,其于元和十一年(816)卒于义武镇易县南坊[14]。同样生活于易县的入华胡人后裔罗亮“乾宁四年孟夏月五日遘疾,殁于开化坊私第矣”[11]。此处“开化坊”与罗璋墓志中的“开化里”名称接近,并且都在易县,其当属不同时期对同一地方之异称。根据胡人“聚族而居”的习惯,在易县至少有“开化里”、“南坊”两个胡人聚居区。
大历十一年(776),罗璋病故于“易县开化里私第”,并被葬于“易城东南二里”。之后,罗璋之妻米氏又携子从易州内迁往北平县。北平县属定州[2]1510-1511。此次迁徙,一是受“朱泚之乱”的影响,二是因为其长子惟谦在义武军中任职。义武军节度使成立于建中三年(782),为唐德宗分成德节度使的易、定、沧三州所得。在河北藩镇中,义武军节度使向来都是归顺朝廷的。义武军节度使的治地就设在定州[2]1391。罗璋长子惟谦为“义武军衙前将、中大夫、试殿中监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在军中有一定的地位。米氏带领家人迁于此则便于受其保护。
罗璋之父名“延”,与其祖“然”、曾祖“彦”之名同韵,尤其“延”和“彦”同音,有犯“家讳”之嫌。这种祖孙或父子“同名犯讳”的情况在隋唐墓志中都有实例。洪迈《容斋随笔》中就列举了隋代《罗处士墓志》中,志主罗处士与其父同名为“靖”[15]236。王飞娜又找到了唐代各类祖孙父子“同名”犯讳的109则实例[16]。唐代虽然有极为严格的避讳制度,但在中低层社会阶层里,终未将冒“家讳”的情况彻底杜绝。这种风气“流行”的原因,一是对魏晋南北朝父子祖孙“同名不讳”风气的延续[16],二是当时胡人中多有父子同名者,抑或是受胡风影响所致[15]237。具体到罗璋家族,笔者认为与其家族的宗教信仰有关。
前文已证,罗氏家族是入华的西域胡人的后裔。罗璋祖上三代之名“罗彦”、“罗然”、“罗延”的读音都非常接近,应该是来自其祖上同一胡名的对音汉译。与“罗延”之名接近的汉译胡名有“那罗延”,它们之间仅一字之差。“那罗延”广泛出现在佛教和摩尼教文献中。魏晋隋唐以来形成了那罗延信仰,形式多种多样,但大多与佛教有关,笃信佛教的隋文帝杨坚的小名是“那罗延”[17]。罗璋家族中有佛教信仰氛围,罗璋“□释典”,其子惟颙“世号真僧”,其女凝静“官度住善心寺”,罗璋夫人米氏更是“敬信空王,殷崇胜业。造幡铸像,施供写经,佛事良缘,精进不倦”。可见罗氏祖上三代“同名不讳”表象的背后,可能反映的是带有强烈宗教信仰追求的家族特征。
“那罗延”之名不只出现在佛教经典中,摩尼教经典《摩尼光佛》科册中亦有“元始天尊那罗延佛”之号[18]8。摩尼教经典中还有一词与“罗延”读音接近,即“拂多诞”。林悟殊认为,“拂多诞”是延载元年(694)某位西域摩尼高僧朝觐时,武则天为示恩宠为其特取的汉文名号[18]144-145。在唐垂拱元年(685)康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中就有“吐火罗拂延”、“吐火罗磨色多”之名[19]。“拂诞”亦或是“拂多诞”在翻译中的省称。如果这一推断正确,则证明“拂多诞”在延载元年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了西域胡人姓名当中。“拂多诞”多见于中国摩尼教内外典,西方学者视其为胡语的汉译,为摩尼教第二教阶的称号,是一种教职身份。《下部赞》写卷第341—342行荐王偈:
过去一切慈父等,过去一切慕阇辈,过去一切拂多诞,过去一切法堂主,具戒男女解脱者,并至安乐普称叹;亡没沉轮诸听者,众圣救将达彼岸。[18]417
前面两种情况其实也并不相悖,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共同指向了罗璋家族信仰摩尼教的事实。“罗彦”、“罗然”、“罗延”与胡语“拂多诞”读音非常接近,应属于胡语的对音翻译,反映了罗璋家族对摩尼教“拂多诞”这一教职的延续。罗璋家族进入中国后不但没有抹掉摩尼教“拂多诞”的身份印记,而且通过祖孙三代“同名”来体现其家族对宗教身份和地位的认同及强调,旨在有意加强其宗教地位。他们采用了胡名对音汉译的办法,既巧妙地延续应用了“拂多诞”这一教职身份,又通过文字游戏避免了三代一名的尴尬,真可谓煞费苦心。
罗璋祖上三代生活的时间大约在唐高宗至玄宗时期,恰巧与摩尼教流行中国的时间吻合,这可能不是简单的巧合。开元二十一年(733)唐朝发布了一道敕令:“末摩尼法,本是邪见,妄称佛法,诳惑黎元,宜严加禁断。以其西胡等既是乡法,当身自行,不须科罪者。”[19]该诏书指责摩尼教为“邪见”,并被“禁断”,但也只是禁止其公开传播,而那些“西胡”却并不在禁断之列。摩尼教作为“乡法”在他们族群内部自行传播。正因为国家的明令禁止,摩尼教在这个时期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罗璋的出生时间(734)与摩尼教被“禁断”时间基本一致,罗璋的取名也不敢冒然“犯禁”,取了汉化名字,但这并不代表着其宗教信仰亦改变。
在“避讳”制度非常严格的唐朝,罗氏家族执着坚守三代“同名”的情形正指向其家族有摩尼教信仰的传统,这也就合理解释了墓志中为何对罗璋及以前三代人的身份、官职只字未提,而仅对志主罗璋“慕儒风”、“□释典”、“接同人欢洽,竟夕忘疲,偶名僧宴语,达署无寐”、“善铅华,妙丹术”等儒释道三教信仰之事却津津乐道。其反映的正是摩尼教被禁断后,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不断“佛化”、“道化”,摩尼教信徒最后融入佛道两教的事实[20]。
在安史之乱后的排斥“胡化”风潮中,信仰摩尼教的罗璋家族举家迁移到河北地区。这种迁徙是当时胡人流动的普遍态势,如粟特人石神福也从蔚州迁到河北,后于恒州成德军中任武职[11]。与罗璋活动时间相近的李元谅(本安姓,名元光),“犹宅西垂,家于凉州,代为著姓”,也曾到代州、易州、幽州任过官[21]。但罗氏并未像李元谅一样通过改汉姓的办法来使家族“汉化”,而是通过改变郡望的办法试图淡化甚至掩盖其胡人身份,并为了躲避战乱曾数次内徙。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迁往河北三镇的入华胡人后裔从边镇向内地缓缓“回流”的现象,体现了河北三镇胡人在胡与汉、战争与和平的矛盾环境中艰难生存的处境和不断汉化的事实。这既是一个胡人家族在安史之乱后活动的个案,亦可折射出那一特殊历史时期河北藩镇入华胡人的普遍动向和状态。
(感谢河南偃师张海书法艺术馆提供《罗璋墓志》拓片及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