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刚
人类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肇始于莽原时代,碍于自然条件,其规模和形式都受到很大限制。进入文明社会,特别是国家产生后,人类的交流和互动,便受到自然、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代以前规模最为宏大的文明交流之路,就是亚欧大陆(包括非洲东部地区)之间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个文明交流的历史大舞台上,由东而西和自西徂东,是双向互动的。
中国是稻米的故乡,距今一万年前,中国最早栽培了小米,最早培育了水稻,并将之传播到全世界;同时,九千年前西方培植的小麦沿着塔里木河、河西走廊传到了中国。印欧人迁徙用的轮式马车,很可能也影响到了殷商的马车及其式样。早期的中国青铜技术比较粗简,受到欧亚草原东部的青铜文化的影响而获得进步。与西方的青铜器往往作为工具不同,商周时代的中国青铜器,更多地是作为祭祀等重大典礼活动中的礼器。先秦时期甘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不仅明显受到西来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冶金技术本土化的范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伟大成就,足以在世界青铜史上独领风骚。同样,冶铁技术也受到西方影响,到了秦汉时代,中国的炼钢冶铁技术已经独树一帜,以致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Gаius Рlinius Sесundu,23—79)都称赞,赛里斯(Sеrеs,中国)的钢铁雄冠其时。
从早期的中西交往而论,战争的动力作用不可无视。战争是野蛮的,却也是开拓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推动力。印欧人的民族大迁徙,既是人类群体的自由流动,也伴随着战火纷飞;它促进了东西文明、农耕游牧文明的大交流,也带着血与火的杀戮与掠夺。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推动了希腊化时代向东方的拓展。所谓希腊化,其实就是希腊罗马文化与亚洲各地区文化在马其顿军队铁蹄下的一种混合物。波斯帝国时期,丝绸之路的驿站和道路已经修建完毕,到汉武帝开通西域,正好实现了对接。
人类对财富与成功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文明交流的不竭动力。野蛮时代诉诸战争,随着文明时代的推进,这种动力机制就变得多元而且复杂,战争本身也不完全出于纯经济或财富的目的。
首先是政治外交(包含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外交)的需要,促进了丝路的开通和东西方的交往。无论是西汉武帝时期(前138)张骞的那次西域探险,还是东汉和帝时期(约97年前后)由西域地方政府派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都有政治、外交使命。海上出使也是如此,无论是唐德宗贞元元年(785)的杨良瑶海路西行,还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也都是出于政治和外交目的。
秦汉以来北部疆域的最大威胁来自匈奴。秦修长城,汉公主和亲,都是从防守层面保卫边疆。到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六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足以主动出击来保护边民与疆土的安全,因此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寻求与同样曾遭受匈奴侵犯的大月氏人结盟,共同抗击匈奴,才有了“凿空”的壮举。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西北地区的兵力后撤,给吐蕃以进犯的机会,唐代宗时期他们甚至打到了长安。继位的唐德宗命杨良瑶出使大食,就是希望对吐蕃形成牵制,缓解唐朝西部的军事压力。
丝绸之路的经略历来是中原王朝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骞通西域打开中西交往的官方通道之后,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关系的稳定与互信,为丝绸之路的畅达提供了保障,也成为和睦西部和边疆地区胡汉关系,维护边境军事安全的必要条件。
汉武帝时期河西四郡的设置,巩固了汉朝经营西部的能力。汉宣帝时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轮台),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其后呼韩邪单于前来归附并和亲,“汉之号令班西域矣”。汉朝采取移民实边之策,蚕桑业在河西走廊发展起来,居延汉简里多次出现“桑”“帛”等字,汉朝酒泉郡禄福县出产的丝绸,被称为“禄帛”。唐朝安史之乱之后,战乱使得河西地区的蚕桑业迅速走向衰颓,经济环境的恶化是导致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
隋唐时期对于西域的经营更是不遗余力。贞观四年(630),西北各族君长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并修筑“参天可汗道”,加强和便利与唐朝的交通往来。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唐太宗进一步推行“羁縻府州”体制,与羁縻府州相辅而行的是册封制度。羁縻府州的首领在被封为刺史、都督的同时,还对内称王,这个王在名义上是被唐朝册封的。这种册封,是一种政治主导地位的宣示。借助于军事、经济和文化更先进的唐朝的权威,域外政权对内可加强和巩固自己在当地的统治,对外则可防范强邻的侵犯,同时也可以从朝贡贸易中获得经济利益。
不过,安全与互信也取决于朝廷对国家安全的评估,这以明代嘉靖时期最为典型。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45 年,崇道炼丹,于北方拒绝边境互市,在南方严格施行海禁,原因是他对于边境安全存在严重的误判。高拱、张居正执政时期,在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名将的守护下,北方有“隆庆和议”,俺答汗以顺义王的名义归附,南方有漳州月港的开海,使海盗变成了海商。事实证明,在国家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丝绸之路就会物畅其流地发展与繁荣。
丝绸之路动力机制的第二个维度是经济与财政需求。从根本上说,中国内地的巨大经济实力,是促进丝绸之路发展繁荣的重要前提。汉唐时期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力量对于内地的影响力有限,汉唐时代所谓的“和亲”,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政治和解的代名词;五代和宋代不再有“和亲”,是因为中原王朝处于弱势地位,时或纳贡称臣。无论是“和亲”或纳贡称臣,双方博弈的目的,都是寻求中原方面开放边境互市。在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关系中,若中原王朝处于强势地位,通常将双方的经贸关系称为“朝贡”;否则就称为“互市”。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与回纥的互市贸易,于回纥是获得经济利益,于唐朝则是维系政治关系。边境互市和开放海禁,对于边境、沿海地区百姓的生计影响巨大,但是对于整个中原王朝的经济影响则相对甚小。
与朝贡贸易不同,宋元以后的市舶贸易展现出比较纯粹的经济诉求。唐朝在广州设有市舶使,宋朝以后成为市舶司。
市舶贸易是宋元政府和私人海商发生的贸易关系,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宋代市舶贸易通过对商品的“抽解”和“博买”为政府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入。出于财政经济目的,宋朝鼓励民间商人和海外商人的贸易,民间商人从事贸易的条件相对宽松,贸易成绩显著者还能得到奖励甚至被授予相应官职。这些鼓励政策使中国沿海民间商人纷纷投向海上贸易,唐中叶以前中外海上贸易主要控制在波斯和阿拉伯外商手中的局面彻底改变,也使政府使节附带进行的贸易行为显得微不足道。此外,宋政府政治上的收缩和对朝贡贸易的限制也导致贸易领域被更多地留给民间海商。这些为利益奔波的广大民间商人掀起了宋代海上贸易的高潮。泉州地区至宋代方才形成显著的出海贸易之风习,除了政府的鼓励之外,有学者认为,10—12 世纪泉州地区的大批回教商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对该地海贸习俗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习俗一旦形成,就代代传扬,终成该地区基本特色。①张彬村:《宋代闽南海贸习俗的形成》,《海交史研究》2009 年第1 期,第1—10 页。
总之,中国巨大的经济能量是中国在中西交往中的优势。丝绸、瓷器、茶叶是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其中丝绸和瓷器是典型的制造业产品,茶叶的原料虽然出自农业,但是其制成品也属于加工制造业。汉唐时期的出口商品主要是质量上乘的丝绸,宋元以后则加上了精美的瓷器,明清时期又加入了茶叶。传统的热销产品不断拓展新市场,而不同时期又都有新的热销产品加入到丝路贸易中来。
丝绸之路动力机制的第三个维度是科技的重大影响。以海上丝绸之路而言,海洋地理学知识以及航海的动力技术、造船技术、导航技术只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进行远洋航行。信风规律、亚洲季风规律的发现与应用(红海经波斯湾、印度洋,到中国南海东海的航道),对海上丝路极为重要。5 世纪初的法显就是乘坐海船从斯里兰卡回到广州的。中国指南针以及领先的造船技术,也支撑了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了15 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以及15 世纪以后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对海洋的认识以及海图的绘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些知识的进步也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
丝绸之路动力机制的第四个维度是宗教热情和知识追求。穆罕默德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也要去追求,可见知识对人的吸引力。汉唐时期,无数僧侣排除重重艰难险阻,东来弘法,西行求经,络绎于途。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传入西域,新疆地区的考古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史记载,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土,而且是以朝廷准许的方式在中国传播开来。但是,佛教真正大行其道是在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早先是胡僧入华传教,支娄迦谶、竺法护、佛图澄、鸠摩罗什是其彰彰著名者;后来有中土僧人西行求法,朱士行、法显、玄奘、义净是其成就卓著者。大量佛教经典被翻译成汉文,使得汉传佛教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宝藏。佛教音乐、雕塑、绘画大大丰富了中古时期的世俗文化与艺术。三夷教(即祆教、景教和摩尼教)在隋唐入华,也成为中古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独特景观。
对于域外世界的好奇也牵引着仁人志士奔竞于途。张骞通西域之后,带回了关于西域和南亚地区的新知识,引发之后的多次派使,汉武帝甚至号召民间使团,以官方的名义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宗旨,虽然迄今仍众说纷纭,但是,政治、外交目的必定是首要的,而获取海外资讯也应是题中应有之义。费信的《星槎胜览》、马欢的《瀛涯胜览》等实地考察记录,带来了大量海外信息,也丰富了时人对世界的认知。与此同时,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物料和工艺、技术方面的交流,促进了中国国内手工业生产水平的进步。比如,海外硬木材质入华,使明代工匠积累了制作硬木家具的经验,对明代家具工艺的进步有重要影响。进口陶瓷原料苏麻离青(或称“苏勃泥青”),深刻影响了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的样式和风格。也有观点认为景泰蓝的工艺发展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对这些工业原料的追求也刺激了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
毫无疑问,对于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活动,朝廷即中央政府的考量、地方政府的出发点、民间贸易的积极性,是有很大差别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开展边境互市贸易、官方朝贡贸易(勘合贸易)的首要诉求,民间商业活动则以利益获取为主旨。也有许多仁人志士怀抱宗教热忱或追求知识的理想而奔竞于海陆丝路上。不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则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