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内数字顺序为:期号·页码)
外文译档
麦卡伦日记与书信(1938年)
杨夏鸣 译(1·4)
美国驻华使馆参赞佩克就会晤宋子文情况致约翰逊函
高天舒 译 李 玉 校(1·28)
南京大屠杀研究
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研究
杨雅丽(1· 32)
图像与记忆: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中的南京大屠杀
沈 俊 林敏洁(2· 4)
从《大江东去》到《丹凤街》:张恨水对南京大屠杀的书写路径和文学转型
张瀚文(2· 11)
论南京大屠杀中的草鞋峡暴动
孙宅巍(3·4)
从“回应”到“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筹建及功能扩展
张建军(3· 16)
70年来南京大屠杀研究与传播
朱天乐 朱成山(3·28)
法国社会对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建构
陈璞君(3·35)
《南京事件:日本48名目击者证言》及文本分析
杨夏鸣 王晓阳(4·4)
个人·家庭·社群: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中的历史记忆
马雪萍(4·19)
日本侵华研究
华北国策会社集团与战时日本对华北通货政策
王 萌(1·45)
七七事变前后满铁对华北农业资源的调查研究
石 嘉 程 涛(1·56)
百年来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侵略动机的书写
张 煜(1·67)
南通沦陷前后大生纺织公司的生存因应
张若愚(1·76)
日伪对河南沦陷区宗教的控制
曹书林(1·87)
总动员体制前夜:日本社会对九一八事变的因应
王希亮(2· 21)
从“良妻贤母”到“军国之母”——近代日本女性的军国主义思想建构
李 炜(2·35)
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汉语翻译的需求
寇振锋(2·46)
从许阁森事件到“瓢虫”号事件:全面抗战初期英国对日政策及其动因
崔 巍(2·57)
“鲁案善后”的一个断面:围绕青岛盐输出问题的中日交涉
李博强(2·67)
为谁而战:战后“山西残留”事件与日本军人身份判定——基于日本文献的考察
刘赫宇(2·77)
“清乡委员会”:汪伪政权结构之“异化”
冯明铭(2·86)
战后接收日本在华图书文物述要
孟国祥(3·42)
白鸟库吉对满洲意象的多重塑造及其政治喻指
孙志鹏(3·54)
冲击与因应:抗战日军对天津英租界的封锁
冯成杰(3· 63)
甲午战前日本海军对北洋舰队的窥觑 ——基于日本海军“情报资料”的考察
王 鹤(3· 74)
侵华日军军马防疫研究
冯钰麟(3· 83)
统制与诉求:沦陷时期日伪对广州民食问题之应对
黄嘉良(3· 93)
塑造新“正统”:全面抗战时期伪政权历史教科书的书写与政局互动
付耶非(4·32)
淞沪会战期间的日本外交活动——以布鲁塞尔会议为中心
陆 昆(4·44)
沦陷初期的伪青岛治安维持会研究
赵秀宁(4·56)
日“满”之间的政治博弈:以“郑孝胥内阁”辞职为中心
高 聪(4·68)
抗日战争研究
军法惩处的轻与重:余程万弃守常德案研究
严海建 施 祺(1·97)
空袭阴影下的人口疏散与城市发展——以抗战时期成都为中心
徐 鹏(1·108)
抗战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与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治理
丁泽丽(1·120)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护士征调政策探析
张金艳(1·130)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村财政整理工作述论
宋 儒 (2·96)
民力运用与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后勤保障——以桂南会战期间的军民合作站为中心
陈 峥 陈垣君(2·107)
抗战时期第九战区的士兵训练
隆鸿昊(2·114)
全面抗战初期南京的伤兵救护
于 宁(2·125)
多方博弈:第十二战区的受降研究
刘晓堂 刘静静(3·101)
敌军工作视域下的“靖江事件”
叶 铭(3·109)
寓教于战:晋绥边区战时的儿童教育
张晓玲(3·119)
节约救国:战时大后方的节约汽油运动
梁 坤(3· 127)
困境与转变:1941—1942年华中抗日根据地地方武装建设
张 胜(4·82)
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县域社会的动员、秩序与统一战线——以沦陷前的丰县为例
项浩男(4·94)
衡阳保卫战的宣传塑造与记忆生产(1944—1949)
郭 辉 傅伟男(4·108)
史实考证
“桑格林电器商行”考
戴袁支(2·137)
和平学研究
全球化、抗战博物(纪念)馆与民族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抗战记忆空间的构建
马 萍(4·119)
图书评论
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的新进展——《1936—1941年日本对德同盟政策研究》读后
朱庐宁 张 生(4·127)
会议综述
“战争·书写·记忆:抗日战争研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国松 姚昕孜(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