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俊丽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将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社会需要创新人才[1]。通过对笔者所在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调研分析,了解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推动该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创新发展要求相适应,进而为新疆的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一)调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农职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现状,以便更具有针对性地做好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进而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同时,激励教师朝着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改革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等。
(二)调查对象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高职生。
(三)调查时间
2019年10月25日~12月25日。
(四)调查方式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五)调查结果分析
对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一到三年级及该专业部分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243人,共收回235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7.71%。针对回收后问卷,笔者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具体信息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表1 调研对象性别比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调研人数男生稍多于女生。
表2 年级比例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参与调研的学生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比较大,比例为40.43%,由于本专业三年级学生人数少,参与比例较低。
表3 必修课程中是否学习过创新创业类课程情况
在表3中可以看出,本专业91%以上的学生已学习过创新创业课程,8.51%的学生还未学习过此类课程;本专业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已开设创新课,但由于师资紧缺,大部分学生通过网络选课学习,由于个别学生在网络选课学习中存在漏学、漏选该课程现象,导致未完成学习。那么,在今后学生的选课过程中应增加更多引导、辅导及培训,使该课程在学生大学一年级时,达到100%覆盖。
表4 选修课程中是否学习过创新创业类课程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该专业未进行创新创业必修课学习的8.51%的学生中有5.96%的学生通过选修课程弥补,2.55%的学生未参加该课程的学习,需要就业及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关注与指导。
表5 专业课程学习是否加入创新创业元素情况
从表5中可以看出,88.51%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加入了创新创业元素;2.98%、8.51%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加入、不清楚是否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加入创新创业元素。此时,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多思考、多讨论、多发言,使创新形式的思考成为学生的习惯,并在其日常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工作中也得以应用,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表6 专业课程学习中加入创新创业元素的必要性
从表6中可以看出,74.04%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25.11%、0.43%、0.43%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必要、没什么必要及无所谓的态度。从调研数据中,99%以上的学生希望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能够加入创新创业元素,对教师在专业与创新结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结合专业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成为学生需要、时代需要的好教师;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大学生。
表7 专业课程学习中是否加入创新创业课程情况
从表7中可以看出,88.94%的学生认为在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加入了创新创业课程;4.68%、6.38%的学生认为在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加入创新创业课程、不清楚是否加入了创新创业课程。在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中,创新创业课程融入程度不高,需要继续努力。
表8 专业课程学习中是否需要引进企业导师或专业人员
从表8中可以看出,91.06%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学校引进企业导师或专业人员;8.94%的学生认为学校未引进企业导师或专业人员。需要学院及专业负责人共同努力,在学生专业教学中引进更多优秀企业导师,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感知企业文化、感悟企业精神,使其能够更好地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与创新结合的能力及综合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融入企业文化中去,缩短从高校学生的身份到企业职工身份转变的时间。
表9 企业导师、专业人员对学生是否有帮助情况
从表9中可以看出,95%以上学生认为课堂中引入企业导师、专业人员对自己有帮助,学院应考虑将企业导师制前移,而不是等学生走向企业岗位才开始实行;应积极探索适合专业的企业导师制的教育管理模式。
表10 近五年参加的创新创业类型大赛情况
从表10中可以看出,63%的学生近五年内至少参加一项创新创业类的大赛或活动,从统计数据上看,超过25%的学生至少参加过两种及以上活动;但还有37.02%的学生,没参加任何创新创业相关活动。需要创新创业教师、社团负责教师、教学就业课,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及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宣传及引导中加大力度,积极挖掘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表11 参加相关创新创业类活动原因
从表11中可以看出,96%以上的学生因对创新创业感兴趣,或者是受政策与教师的影响、学校政策性奖励,或因对专业学习有帮助,或受学生邀约,愿意参加相关创新创业类活动;但有近4%的学生对是否参加创新创业类活动表示无所谓或不感兴趣,需要教师能够给予更多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对感兴趣的学生能够给予相应的指导、引导和支持,使其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能够有大的收获,使学生坚定自己的选择。
表12 指导参加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类型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中创新创业课程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是指导学生的主力。其中,创新创业课程教师最为突出;为了能够给予学生更优质的服务及指导,还需要指导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水平和能力。
表13 学生喜爱的指导教师类型
从表13中可以看出,学生最愿意让创新创业课程老师、专业老师指导其进行创新活动;其次为辅导员教师指导,社会导师及行政人员。3.83%的学生认为谁指导无所谓,只要满足项目需要即可。从学校实际情况来看,创新创业教师相对不足。所以,辅导员教师与学生们接触最多,对其在创新创业指导能力方面的培养,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很有帮助;另外加强校区合作,聘请一定比例物联网企业一线社会导师,对学院的发展及学生了解企业行业需求很有益处。
表14 是否愿意参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创业类项目
从表14中可以看出,97%以上的该专业学生愿意参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创业类项目,这需要教师在专业课程与创业结合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使学生看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未来前景及创新创业方向,积极探索该专业与创业结合项目,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创业之路。
表15 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中注重的内容
从表15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是因为能与所学的专业结合,9.79%、8.94%、0.43%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是能够为将来或现在创业多积累经验、能有更大的经济效益;但也有0.43%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创新创业类活动。
表16 是否愿意组建创业团队情况
从表16中可以看出,85%以上的学生愿意组建创业团队,11.49%的学生表明只要由他人邀请愿意参与创业;通过调研数据表明,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很高,需要教师积极正确引导,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当代大学生。
表17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形式情况
分析表17可以看出,近50%的学生参与过两种及以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其中,参与创业项目、创新创业赛事、科研项目的学生相对较高;企业调研、社会调研学生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引导与提高。
表18 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后的帮助
从表18可以看出,99%以上的学生认为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对自己很有帮助,其中,78.30%的学生认为提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实践能力,77.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综合素质,57.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在创业项目推进中提升了专业能力,18.30%的学生认为获得了经济效益。所以,在创新教育中,要继续努力,探索出更加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体系。
表19 学生喜欢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
从表19中可以看出,74.47%的学生希望接受两种及以上的创新创业教育,75.32%的学生希望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63.83%的学生希望接受创业项目,引领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50.21%的学生希望接受案例教学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37.45%、36.17%、30.21%的学生希望通过科研课题引领、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及社会调研形式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从调研中看,学生的需求多种多样,需要学校提前谋划,为学生的需求做好充分准备,使更多学生受益。
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项目想法很多,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花盆、远程医疗、无人机、智能教育等。
针对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关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调查结果分析,学校还应建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育体系结构,加强创新型专业教师培养及创新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企业导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一)积极将企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发现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中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面对社会真实的问题中,运用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将其学习的知识与学习能力有效进行结合。与此同时,应充分发挥校友资源,邀请优秀创新创业型校友定期返校与学生交流讲座,带动更多学弟学妹走向创新创业之路。
(二)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潜能。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将大赛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融入创新课程成绩,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家乡调研,并结合专业特长从中寻找创新创业项目,并将其纳入假期社会实践考核之中。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之中,实现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