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与收割者
作者姓名:付梦洁
指导教师:陈红娟 徐雪漫 宁 萌
设计说明: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是地道的农民,他们住的地方出了门就是麦田。 爷爷弓着腰割着麦子,奶奶在旁边捡拾着,而我,则坐在田埂上等他们。他们累的时候,我就迈着小腿跑过去递水。爷爷在我的记忆里是个任劳任怨,积极开朗的人,直到离开都是微笑着,仿佛他对自己的一生很满意。 后来爷爷离开了, 我和奶奶也离开了这里,麦田也没了...... 这组作品以“麦田”为主题,表达我对故乡的情感。
第一次
作者姓名:宋佳繇 赵雨欣
指导教师:冉卫红 徐雪漫 陈红娟 李俊蓉
设计说明:作者从“见”“闻”“感”“味”“受”几个角度出发,将五官的感受融于设计当中;从品类、面料、颜色、质感、工艺以及开合方式上探寻孩子每一个的First Time。我们尝试用柔软的面料来体现温暖的感觉,达到母亲般贴心呵护的用户体验,面料设计注重蓬松柔软,采用丝质和羊毛材质为主,亲肤柔软,回归本源。
缬衣
作者姓名:郑 玥
指导教师:赵 近
设计说明:有一种美,历经风霜雨雪,经过岁月刷洗,沉淀在尘土中,依旧叫人惊叹,它就是让人们痴迷的手工技艺——扎染。在主题研究中,作者着重观察扎染的褶皱变化及产生的随机形态,本组设计作品从扎染服装入手,采用立裁手法,结构丰富多变。整个系列选取纯净的白色与蓝色,以扎染独特的浸染手法进行创作表达,获得了相对柔和的晕染效果。静谧的色调引领人们走进若隐若现、如梦如幻的艺术想象。
“我”不想和“他们”在一起
作者姓名:张 玮 张 淼
指导教师:徐加娟
设计说明:现如今,在快节奏的时代,作者一边感叹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人类思想的转变等等,一边适应所有这些带来的变化。我们唯一不能适应的是随处可见的垃圾。现代人都不想和垃圾生活在一起。社会需要进步,人类需要生存,垃圾也需要被处理。我们选择的主题为“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在这个大领域里,作者锁定了最为“显眼”的物质——垃圾。既然垃圾污染是存在的,人们就要应对其带来的未知变化,通过设计将它们变成我们生活的所需品或可用品,最终适应它们的存在,作者以这种特殊方式来呼吁大家关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