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感恩及诚信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020-11-29 23:55和丽琪
法制博览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诚信

和丽琪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高校贫困生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群体,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家庭出身、经济情况的差别而能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重要措施。贫困生资助工作关乎国家教育公平的思想落地,关乎我国“精准扶贫”方略的有效实施,它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高校、家长及学生等各个方面的行为——中央通过颁布一系列的通知、规定、办法,在政策上规范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流程,地方机构及银行、高校遵照执行,最终家长及学生作为受益一方,享受公共政策带来的利益。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逐渐呈现出了“奖、助、贷、勤、补、减”六位一体的格局,而其中以“奖”、“助”、“贷”为主。助学贷款是“我国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高校学生资助方式”,奖、助学金获得学生数量多、总量大,此外,勤工助学岗位、学费补贴、减免等,作为辅助措施完善了高校的资助政策。然而,在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诚信危机

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论是哪一种,借款人或共同借款人(由学生或学生及其家长组成)都无需向承贷银行提供任何抵押和担保便能获得贷款,贷款提供学生部分学习及生活所需费用,学生完成学业后,自毕业开始偿还贷款。助学贷款的信用贷款本质对学生有着较高的信用要求,若学生毕业后不按照约定偿还贷款,银行追踪成本高、难度大,学生违约几率较高,存在逃贷风险。

由学生个人发起的资助申报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高校会在学生入校前随录取通知书寄发一张《云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学生主观认定自己的贫困情况后,由个人主动申报各类资助,通过在户籍所在地开具各类证明材料、盖章,以证明自己的贫困情况及申报资格,材料最终交至高校。若贫困生存在“等、靠、要”心理,便会引发申报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来“骗取”贫困生身份,从而获取受助资格,如虚报家庭经济情况,夸大家庭受灾情况,谎报家庭人口数等,申报过程存在道德危机。

奖、助学金由学生本人自主申报并在户籍所在地开具相关证明,高校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因时间紧、任务重,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加之材料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难以对申报材料进行准确核实。作为资助工作的第一关——贫困生认定,在无法核实学生所提交申报材料的基础上,贫困生的身份认定无法准确开展,进而影响贫困生的受助资格,并影响后续各项资助的评定环节。

资助政策执行中除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上的帮扶外,无相应的心理援助条款。高校贫困生多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家庭经济客观上存在困难,父母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在高校进行资助政策实施的实际操作中,往往对贫困生施以单纯的经济资助后,没有进行相应的心理帮扶。高校心理援助和教育管理的缺失也为贫困生下一次申请资助及毕业后诚信还贷埋下了隐患。

二、高校“育人”的主体地位优势

高校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创造一切条件培养人、教育人、管理人是党和政府对高校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育人”的主体地位。

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值18-26岁之间,是青年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若学生因家庭经济出现困难,需要救助和帮扶,若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某些偏差,需要及时给予疏导与扶正。高校拥有主管资助的学生管理部门及负责人,下设的各学院(系)均设有学工干事及数量庞大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他们是资助一线的主力。他们常年与学生接触,都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知识储备和一线资助工作经验,这些条件便于高校灵活开展各项资助工作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将高校“育人”进行到底。高校应发挥“育人”的主体地位优势。“育人”势在必行。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政策执行的四因素分别为理想化的政策、目标群体、执行机构(及执行人员)和环境因素,执行机构即高校,它在政策的良好运行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它串联起了理想化的政策及目标群体——即贫困学生,使政策得以“自上而下”正常运转。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除了具有低层次的生理、安全、社交的需求外,还具有高层次的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若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驱使人向高层次需求的追求。高校在执行贫困生资助政策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关键串联作用,在依据政策给予了贫困学生在校生活、学习上一定的经济保障后,同时也应关注政策的目标群体即学生对于精神需求的需要和其心理动态,关注学生是否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极端心理,关注学生是否有骗取贫困生资格的弄虚作假行为并采取措施制止和预防,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遵照约定按期诚信偿还贷款并给予日后行为的正确引导。

在高校资助政策运行过程中,针对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诚信危机、道德危机和隐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贫困生作为高校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群体,其心理、学习、能力的表现与高校“育人”的功能发挥息息相关。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层面的问题,它涉及多个方面,高校贫困生庞大的数量及复杂多变的情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说明了高校只有充分发挥“育人”主体地位优势,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新形势下辅助做好资助工作的内在要求。

四、感恩及诚信教育助力“育人为本”

感恩及诚信教育是高校基于“育人”这一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政策执行中的中间桥梁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高校进行感恩及诚信教育将助力“育人为本”,并不断完善政策制定中存在的漏洞,弥补心理援助的不足,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和风貌。依托贫困生资助这一载体,将感恩及诚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实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常态化。

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除缓解贫困生经济上的问题之外,还应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异常状况,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感恩教育将促使贫困生获得资助后,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感激,感恩教育对“等、靠、要”心理也具有干预作用。大学阶段是人生中较为特殊的时间段,个体生理、心理趋于成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贫困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感恩教育对贫困生的心理动态有正向引导作用,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感恩教育内容,辅导员、班主任做感恩主题班会,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态,学会感激,激发自身的感恩情怀,学会回报,产生“反哺”社会心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诚信教育能够塑造学生的诚信品质,诚信体现出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素养。根据2017年2月4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章第二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并指出要记录学生诚信信息,如有失信行为应予以约束和惩戒。可见,高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所需要,并且是服务于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举措。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塑造诚信品质,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可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班会宣传诚信思想,树立校内诚信典型组织学习,弘扬正能量,利用助学贷款这一平台,加强学生的诚信行为追踪和档案管理。

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出身等造成了实际困难,普遍有内向、自卑等心理,加之对贫困生身份界定的认知模糊,容易引发道德危机。感恩和诚信教育能够启发学生智慧,让学生告别消极心理,发掘学生潜能,培养贫困生形成良好、健康心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使贫困生健康成长。感恩及诚信教育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必要内容,助力高校“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也促进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诚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