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归因理论的校园暴力行为探析

2020-11-29 23:55田钰析
法制博览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施暴者暴力行为暴力事件

田钰析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归因理论与校园暴力的联系

“暴力”一词在汉语中泛指:“以武力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精神。”当提到暴力一词时很难与我们眼中宁静、祥和的校园相联系,但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泛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在我国发生较多的是狭义上的校园暴力,专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是用来描述对事件起因的推断,归因是指个体为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进行认知,其重点在于人们都要对自己或别人的所作所为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即寻找原因。海德提出,事件的原因分为两种,前者主要包括个人情绪、态度、努力等称为内部原因;后者主要指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称作外部原因。琼斯与戴维斯在海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归因的三种重要因素:即信息、信念和动机。韦纳基于这些理论,首次将归因理论与动机研究有机结合,形成了动机归因理论。韦纳认为,归因的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个体的情感反应和行为预期,从而影响个体的后继行为。

归因理论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实际中,归因的方式与校园暴力行为有着深入联系,有助于我们对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并依据归因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校园暴力事件的特点

(一)群体年轻化

诸多校园暴力事件在网络和媒体上时有曝光,此类事件在中小学内频发。根据调查显示,在近期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初高中生参与占比较高,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在上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更为迅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范围更加广泛,在网络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电影、暴力游戏等影响,过早的在网络或影视片中习得了伤害他人的行为。校园暴力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问题日益凸显,有些校园暴力事件施暴者行径恶劣,尚在校园阶段的青少年认知、情感、判断能力有限,更加需要成人的指引和约束。

(二)施暴团体化

近年来,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屡见不鲜,以往新闻中的校园暴力事件大多以恃强凌弱、以大欺小居多,多为单打独斗或参与人数有限;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逐渐升温,学生中的参与人数也不断增多。在校园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因兴趣、发展水平等相似而组成的同辈群体,即非正式群体,其中也包括带有反向、消极情绪的学生组成、带有反抗心理的团体,他们信奉个人至上、讲究“哥们儿义气”,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团体化施暴的方式已经成为校园暴力的主要特点之一,多数人针对少数被施暴者,双方力量上的不对等,也是被施暴者难以反抗的重要原因。

(三)行为隐蔽化

虽然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但我们所见也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诸多的暴力事件人不为人知。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出极大的隐蔽性,归其原因:一是迫于施暴者的威胁,被施暴者害怕继续遭到伤害选择了隐忍和屈服;二是校园暴力事件更多的带有侮辱性,对被施暴者造成了极大的内在伤害,使被施暴者产生恐惧、自卑、抑郁等精神层面的伤害后果,大多数被施暴者隐藏在心理创伤下继续生活。

三、校园暴力中主要角色的归因方式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中的主要角色分为三大类,即施暴者、被施暴者、旁观者,他们的归因方式各不相同,并对个体后继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一)施暴者的归因方式分析

校园暴力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由施暴者所发起的攻击行为,施暴者角色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性格霸道、冲动,容易使用暴力欺压他人,他们的归因方式与其引发暴力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施暴者大多在归因时采用敌意归因方式,敌意归因是指在不明确的社会情境中易于将对方的动机、意图知觉为敌意性的倾向,这种归因容易诱发攻击行为和交往过程中的不良社会互动,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敏感易怒、法律意识淡薄,若采用敌意归因方式,则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他人一些细微的动作、表情或无意的言语都会被无限放大,认为是他人对自己具有敌意,触发负面情绪,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导火索。

(二)被施暴者的归因方式分析

被施暴者角色大多是内向、沉默的,在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过程中往往缺少技巧,他们大多被迫卷入校园暴力事件。依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在三维度六因素中,被施暴者易将自己遭受暴力的原因归结为两类,分别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高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即努力程度。他们的想法通常是“是我不够好,我无法改变这件事”或“下次我应该更努力一些来避免这件事”。他们会因此变得更加沉默且自卑,将失败的事件归因为自己,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他人,并且很少反抗或解决争端,而是选择自我内化、默默承受。

(三)旁观者的归因方式分析

旁观者角色可细化为多种身份,分为支持者、保护者、局外人。其中,支持者并不直接参与校园暴力行为,但为施暴者出谋划策、呐喊助威等;保护者在校园暴力行为中帮助被施暴者、或主动发声,减少对被施暴者的伤害;局外人对所见置之不理,为保全自身而不支持事件中的任何一方。他们既可以阻止不良后果的产生,也可以使事件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当旁观者将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归因为被施暴者自身时,往往会成为支持者、局外人,助长此行为,使事件发展趋于严重;当旁观者归因于施暴者或外界环境时,会有更多的意愿帮助被施暴者脱离困境。

四、归因理论在应对校园暴力问题中的应用

(一)密切关注学生归因导向

教师及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归因导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深入探究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状况以及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发现问题的学生,要引导其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采取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方式使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归因模式。学生个体的归因导向是其在成长经历中受多重因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影响长久且短时间内难以优化。尤其当前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有必要开展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如有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第一时间报告教师及家长。

(二)引导训练学生积极归因

通过探究校园暴力中主要角色的归因特点,获悉学生关于校园暴力问题归因的信息。当学生归因出现错误时,会导致他的后继行为也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学生因受多重因素影响,容易导致错误归因的发生,盲目处理与同伴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及家长需要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分析,在成人的帮助下做出符合实际的归因,正确处理同伴关系,拒绝暴力行为。在学校中可采用集体训练、个别训练等不同的归因训练模式,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校园文化周等,或运用学习和强化原理使学生习得正确归因方法,并在做出正确归因时教师给予表扬使其得以强化。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伴关系,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训练学生积极归因,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概率。

(三)提高归因管理准确性

教师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归因方式极易影响学生个体的归因习惯。因此,教师要坚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坚决杜绝对学生辱骂、殴打等暴力行为,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在养成阶段,模仿成人的能力极强,学校也要在此过程中提高警惕、加强管理;同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引导学生摒弃消极的归因方式,正确归因。

归因理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无论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科学研究,都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在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问题中,归因理论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助于了解校园暴力事件主要角色的归因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猜你喜欢
施暴者暴力行为暴力事件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