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这首耳熟能详的《悯农》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生活在社会夹层的广大知识分子,出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写下了许多鞭挞浪费粮食、悯农惜粮的优秀诗篇,使饭桌上的“光盘行动”闪耀在诗坛的天空,其辉芒穿越时空,光照今天。
如晋代陶渊明的《田园田居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种田人起五更睡半夜不怕,露水打湿了衣服也不怕,就盼着有个好收成。再如唐代颜仁郁的《农家》:“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种、收庄稼人困牛乏,竟有人说庄稼是自己从地里长出来的。还如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过往江上的君子啊,桌上的美味鲈鱼,是在浪激水淹的江波里,冒着“朝不虑夕”的生命风险捕捞上来的,可不要浪费啊。
咏诵众多倡导克服舌尖上浪费的诗作,不仅可以看到呼吁粮食和饭菜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的诗作,还可以看到从修身养德的境界,劝导人们实行“光盘行动”的篇句。可能是诗人们认为“立德、立言、立功”是人生立世的最高境界,这样教化社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吧。如明代志在“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兵部尚书加诗人于谦、视“俭以养德”为修身立德之要,在《题画菜》中写道:“青紫均沾雨露恩,一团生意淡中存。食前方丈倘来物,大节还须咬菜根。”各种美味罗列在饭桌上,修炼忧国忧民的大节大德还须常吃“菜根”。宋代理学宗师朱熹历仕四朝仍德高望重,就是把“俭”作为“德”来修养。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午饭到了,女儿只给他作了几碗大麦和一碗葱汤,觉得很内疚。朱熹却不以为意,还夸奖了女儿,并高兴地题诗一首:“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问此种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饱汉能够想到饿汉饥,算不上多么高的境界,但就是到了今天,那些餐桌上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的人们,想到了全国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有些人仍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吗?
值得今人称道、敬佩和效法的是,呼吁勤俭节约的诗人们,不仅是“光盘行动”的倡导者,更是生活俭朴的实践者。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写下《观刈麦》一诗,入仕后就餐时,时常想起诗中“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和“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情景,特别是联想到自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就觉得“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生坚持穿戴俭朴,饮食节约。宋代大文豪苏轼无论在朝身居高位,还是到地方为官,缺的都不是饮食和饭菜,但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憎恶大吃大喝。他在《撷菜》一诗中写道:“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我吃粗茶淡饭,和晋代挥霍无度的何曾同样是吃饱肚子,何苦天天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呢?苏轼为更好地厉行节约,还写了《节饮食说》的约法,挂在自家墙上,让家人监督。在地方为官时,他还经常到田野里挖野菜,以节省饭用,并在《宋乔全寄贺君》一诗中,自娱自乐地说:“狂饮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间养神。”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一读这些闪耀着“光盘行动”的诗篇,不仅可以得到美丽韵律的艺术享受,更会感到心灵的震动和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