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程黎(吉林外国语大学)
阐释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理解,也就是读者的阅读。萨特认为:“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客体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其阅读、理解原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主体性凸显的创造性行为,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原文本只有在其被解读的过程中才能焕发它的第二次生命。由此,理解阶段可以看成是主体的创造性投入。
按照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派理论观点,理解者“信任”原文意义的存在,并“期待”其出现,是阐释的关键性步骤。这种对原文意义的找寻是一个筹划过程。而阐释者要对其本人和他人的观点保持相对“开放的态度”,才能不断在策划中修正自己。由此可见,开放、宽容、动态的诠释观是译者所必须具备的。而译者所要追寻的诠释限度也应该不断发展变化和与时俱进。
在阅读中,读者经常会遇到言外之意和原作者的不言自明。原作者在文本中的空白和留给读者的空间,也为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萨特说:“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让它来协同产生作品。”这句话阐明了萨特呼唤读者“自由性”的意义。原作者和原文必须赋予读者阐释的自由,才能是原文本之花再次开放。然后作者却不可能给予读者无限的和单方面的自由:“他还要求读者把他给予他们信任归还给他,要求他们承认他的创造自由,要求他们通过一项对称的、方向相反的召唤来吁请他的自由。我们越是感到我们的自由,我们就越承认别人的自由;别人要求于我们越多,我们要求于他们的就越多。”萨特这段话所阐明的意义是没有无限的自由,也没有绝对意义的忠实。
意大利符号学家Emberto ECO 在其《开放的文本》一书中提出文本权利与诠释权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在诠释的过程中,虽然译者赋予译文丰富的意义和相关联想,但译者没有权利将原文意义随意阐释。
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中提出了三种意图,即“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意图”。他指出文学文本的本质是“文本意图”,翻译的目的是努力挖掘和诠释这种内在的本质。这种本质不受“作者意图”的限制,对“读者意图”也不产生任何影响。这个理论给读者创造了很大的阐释空间,但这种空间并不是无限的,它也有它的“度”——文本意图。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意思从产生起便是确定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读者产生最大影响的不是原作者,而是译者,当一部作品完成时,它就与原作者脱离了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起到的是决定性的、积极的作用,因为读者所接收的信息全部来自于译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按照他所想的随意处理原作,在翻译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制约着译者的行为。
“文本意图”使译者有可能诠释一部作品,但同时它也带给这种诠释相应的约束。传统的翻译理论提倡在译作中表达作者的思想,认为一部好的译作译者在其中应该是“透明的”,如果译作不能完全诠释原作,那么这就是译者的错误。这种理论对于读者是宽容的,把所有尖锐的批评都强加于译者。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译者诠释原作的权利必须受到制约。
前文中对翻译的度做了阐释,动态的忠实即译者在翻译中要遵循的度。虽然有了标准,但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对原作意义的忠实,或忠实于原文的风格,或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很难两者兼得。译者的责任则是使译文尽量贴近原文,但无法做到与原作完全对等。翻译即是背叛,当你拿起笔开始翻译的那一刻,偏离就已经出现了。文化、语言、社会的差异都会对翻译造成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偏离是不可避免的,进而形成了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
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两个概念并不完全是人们所认为的两个对立的概念或翻译中产生的错误,它们由来已久,是翻译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两种现象。如果我们试着为它们分别下一个定义,那么超额翻译就是译者在译作中表达了一些原作者并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而欠额翻译即译者没有表达或者并没有完全表达原作者在原文中要表达的意思。
“意义缺乏”与“意义过剩”都是意义形式与意义内容不符的情况。解构主义强调意义的流动性和历时性。指出意义并不是闭合、封闭和一成不变的。既然意义是不固定和变化的,那么衡量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在某一时期认为的超额翻译,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又不足以表达原文意义。这两种语言现象都是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有以动态、客观、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两个现象才能更加客观、历时性的看待翻译,并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本课题属于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