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肾细胞癌实性亚型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0-11-29 02:52王芳相龙全李倩王海庆程军林凡忠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细胞核乳头状实性

王芳 相龙全 李倩 王海庆 程军 林凡忠★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作为肾细胞癌的一种类型,具有典型的乳头状结构,乳头具有纤细的血管轴心,典型的乳头结构至少50%以上。乳头状肾细胞癌实性亚型(solid variant of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SPRCC)作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一个亚型,镜下有实性片状、小管状、囊状结构,几乎看不到乳头结构,细胞呈中等大小,核分级较低,免疫表型与PRCC 较一致,该亚型肿瘤较为少见[1]。

1 材料和方法

标本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分别进行HE 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免疫组织化学采用罗氏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进行染色。所用一抗CKpan、CK7、CK8/18、CK19、P504S、CD10、EMA、PAX - 8、Vimentin、RCC、WT - 1、CK20、CD57、Syn、CD56、CgA、CD117、Desmin、SMA、Myogenin、S-100、E-cadherin、Ki-67 均为迈新公司产品。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3 岁,因腹泻到医院就诊,行CT 检查提示右肾占位,于2016年12月5日住院,患者无明显腰痛、肉眼血尿等不适症状。磁共振显示右肾乏脂肪、少血供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大小约3.7×3.6×2.1 cm。随行腹腔镜下右肾部分切除,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背外侧肾门水平,完整游离肾周脂肪暴露肿瘤,零缺血状态下完整切除肿瘤。

2.2 病理检查

大体观察:肿瘤大小约4×3×2 cm,灰白色,类圆形,边界较清,无包膜,切面灰白、灰红,质实。

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大部分呈实性片状,部分区域呈小腺管状、囊状结构,肿瘤细胞排列密集,间质成分较少,细胞轻度异型,细胞呈立方状、矮柱状,细胞核较小,核仁不明显,细胞质呈细颗粒状、嗜酸性,很难找到核分裂,无病理性核分裂,WHO/ISUP 分级较低,大部分为1 级,少部分为2级。(图1A,B)

免疫结果表型:(图1C,D,表1)

2.3 随访

术后随访39 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复发、转移,并将对患者继续随访。

3 讨论

3.1 文献复习

乳头状肾细胞癌发生率在肾细胞癌中排第2位,5年生存率为80%~90%。病变可累及双侧肾脏或多灶发生。PRCC 是一具有乳头状或小管乳头状结构的肾实质恶性肿瘤,乏血供,起源于肾实质的近曲小管或远曲小管。大体标本一般呈实性,灰白色,常有出血、坏死或囊性变,形态多不规则,肿瘤边界清者可有假包膜。组织学上可见癌细胞构成的多少不等的小管和乳头状结构,乳头多由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构成,偶见乳头轴心因水肿和结缔组织透明变性而变宽,其中可有泡沫状巨噬细胞或胆固醇结晶,间质内常见砂砾体,肿瘤细胞有丰富的胞浆,形态多呈立方状或矮柱状[2]。经典的PRCC 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乳头表面被覆小细胞,胞浆稀少,单层排列[3]。Ⅱ型:肿瘤细胞核分级高,胞浆嗜酸性,细胞核呈假复层排列。Ⅰ型者多灶性病变常见,预后好于Ⅱ型[4]。PRCC 具有典型的乳头状结构,乳头为具有纤细的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并且这种典型的乳头结构至少50%以上[5]。

乳头状肾细胞癌实性亚型作为PRCC 一个特殊亚型,主要表现为以实性片状为主,部分区可表现为小管状或短乳头状结构类似肾小球。肿瘤常见出血,罕见坏死,常见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内、间质和肿瘤细胞胞浆内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积。乳头轴心和周围纤维化间质中常有钙化,也可出现草酸钙结晶[6]。肿瘤细胞排列密集,间质成分较少,细胞轻度异型,细胞呈立方状、矮柱状,细胞核较小,核仁不明显,呈细颗粒状、嗜酸性,很难找到核分裂,无病理性核分裂。根据2016版WHO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推荐使用WHO/ISUP 推出的4 级分级系统,SPRCC 细胞核多为WHO/ISUP1-2 级[7]。免疫表型表达CK8/18、CK19、EMA、CK7、CD10、P504S、PAX-8 以及Vimentin,而不表达CK20、RCC、WT-1、CD57、S-100、CD117 等[8-9]。

本例患者术后随访39 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复发、转移。SPRCC 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肿瘤,临床分期较早,预后较好[10]。

3.2 鉴别诊断

SPRCC 组织学形态与后肾腺瘤、嗜酸细胞腺瘤以及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等肿瘤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3.2.1 SPRCC 与后肾腺瘤的鉴别

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又称后肾源性肾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最常见于女性患者,可伴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肉眼血尿等。向上皮组织分化的生后肾组织是其组织来源,所以有人称之为成熟的或分化的肾母细胞瘤[11]。

大体可见与周围肾组织境界清楚的球形肿瘤,直径可达15cm,切面灰白,有时可见出血、坏死及钙化。组织学见瘤细胞体积大,形态一致,胞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伴有少量浅淡胞浆;排列成小管状,间质较少,呈疏松状。后肾腺瘤细胞形态和结构均较一致,与肾母细胞瘤和肾细胞癌不同,其肿瘤体积较大,结构单纯,其形态及免疫表型同分化型肾母细胞瘤和肾源性残余相似,被认为是分化成熟的肾母细胞瘤[12]。免疫表型示低分子量CK 阴性,高分子量的CK 部分阳性,Vimentin 阳性。肿瘤细胞可表达CKpan、CD57 及WT-1,而EMA 和P504S 均阴性[12-13]。

SPRCC 需要与后肾腺瘤以及上皮为主型肾母细胞瘤进行鉴别,最近的文献提示,Cadherin17(CDH17)在81% 后肾性腺瘤阳性表达,而在上皮为主型肾母细胞瘤和SPRCC 均为阴性表达,是一种敏感而特异性免疫标记[14],有助于两者区别。

3.2.2 SPRCC 与肾脏嗜酸细胞瘤的鉴别

肾脏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是可能来自集合管插入细胞的一种肾脏的良性上皮性肿瘤,肿瘤由胞浆嗜酸性的大细胞构成。临床多无症状,常因体检时偶然发现。男性居多,发病年龄多在60~70 岁,是一种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的良性肿瘤。

大体上肿瘤多单侧发生,一般体积较大,边界清楚,无完整包膜,切面呈实性,均质,棕褐色,多数肿瘤中央出现灰白色星芒状瘢痕,在大体上与SPRCC 有较明显区别。组织学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腺管状或巢团状,间质少,肿瘤细胞多为较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质为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小,无明显核仁,几乎无核分裂,无病理性核分裂,无坏死,镜下形态与SPRCC 较难鉴别[15]。

免疫表型示嗜酸细胞瘤CKpan、CD117、EMA、CK8/18 表达率较高,Vimentin、CD10 低表达或不表达,CK7 不表达或小灶性低表达,Ki-67阳性率多<1%,依靠免疫表型能够将两者区分[16]。

3.2.3 SPRCC 与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鉴别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lear cell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CCPRCC)是2016 版WHO 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类型中的一个新的亚型[17]。

大体形态主要局限于肾内,界限清楚,具有较厚的包膜,切面灰黄、灰红或黄褐色,以实性为主,也可伴有囊性成份,质地中等,无明显出现、坏死及钙化。

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大部分排列呈管状、腺泡状、乳头状、囊状或实性巢状等结构组成,可以以某一种结构为主,也可以多种结构相混合。肿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小,立方状或矮柱状,细胞核大小较一致,核仁不明显,WHO/ISUP 分级较低,大部分为Ⅰ级,少部分为Ⅱ级[18]。大部分区域可见肿瘤细胞核远离基底部朝向腔面,形态特征类似于早分泌期子宫内膜的核下空泡。间质内及乳头轴心无泡沫细胞、含铁血黄素沉积及砂砾体形成[19]。

免疫表型CK7 弥漫阳性,CA9 呈细胞膜基底部及侧面阳性,腔面阴性的“杯口状”着色[20]。CKpan、CK8/18、CK19、EMA、PAX-8、Vimentin 阳性,而CD10、CD117、P504S 阴性,Ki-67 阳性率较低,约≤5%[21],而本例CK7 为局部阳性,有助于鉴别。

结合大体形态、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将SPRCC 与后肾腺瘤、嗜酸细胞瘤以及CCPRCC 能够较明确的进行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细胞核乳头状实性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免疫组化标记物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指向科学思维的“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
人参bZI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老年人更需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结合Galectin-3、CK19、HBME-1、AAT及CD56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意义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