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儒
摘要:包含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技术学院,需要参考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特点,并结合轨道施工的现场要求,将培养时间以及学习内容,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学习阶段。这样可以促使素质教育内容和专业教育内容相融合,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内容相融合,实习工作与就业工作情况相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并且,按照轨道交通工程就业的基本技术,其过程分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上岗实习和就业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促使其相关学校实现,逐步培养并提升其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軌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
未来其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市场目前的需要,建立起职业培养联动机制。而具有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技术学院,应该以轨道工程施工维护企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为出发点,采用“三融合”的工程与学业相结合的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此来尽可能的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1.准确定位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目标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熟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般轨道交通工程、高架工程、期间的线路工程,和其相关附属工程等,精通施工技术,熟练运用地质测量工具,熟知施工中的工程概预算的相关编制,掌握土建筑工程的前期实验等基本技能。与此同时,还要具备分析以及解决轨道交通工程专业的相关问题(比如说,其车站工程、高架结构、期间的线路技术问题等)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的职业精神等等。
1.1制定其“三融合”新时代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的企业,只有充分了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并具备的与之专业相关的能力,及其技能,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要求其学校的专业优秀教师团队,与其专业教师团队,探讨、修改并制定“三融合”新时代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围绕此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之培养出来的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加贴合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的定位。
1.2建立“三融合”新时代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工程技术学校,应该把其实践平台,和教学平台作为基础,通过校企双方合作,设计出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其专业学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专业职位培训、日常实习等一系列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个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培养其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具备较强的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方面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高素质的行为等。同时也可给予该学生将近一年的工作经验,令其更容易应聘相关行业岗位,更容易在此行业中立足。
2.全面构建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根据轨道交通工程专业的特点,学校需采用“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这培养模式当中也可以融合“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学校应该将学习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在学校期间,按照培养内容和时间分为的两个阶段。
2.1第一个阶段——学校教育阶段
学校教育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轨道交通工程专业的学习阶段,这需要老师将理论以及技能一起教授给学生们。
2.2第二个阶段——学生寻找心仪的就业单位
这个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轨道交通工程基础专业的相关同学,在相关单位进行毕业设计或者工作实习的时候,学校需要聘请企业的专业、优秀的工作技术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一同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
2.3“三结合”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结合”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其实指的就是将专业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理论相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毕业证书相结合,实习工作和就业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
2.4“三融合”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要求
“三融合”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将提高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目标,凭借其系统化、合理化、结构化、内容精简化等特点,全面促进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3.1第一个阶段——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任职的工作的工种是不同的,其需要具备不同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根据相关对口工作的实际要求,建立出不同能力的学习模块,改进阶段能力培养方案,构建出分段能力的培养体系。培养轨道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需要将其培养学习阶段分为职业技术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就业能力培养等三个学习培养阶段,而且,企业需分为职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以及专业基础平台学习领域,并在其职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当中,通过基础的轨道交通工程运输技术专业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专业需要具备的相关技能的要求,完成其学校的培养,同时也要开设其相关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大学外语、基础写作等常规课程,以及轨道交通工程运输专业的基础课程。并且,通过这个阶段的专业性的学习与培养,轨道交通工程运输专业的学生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素质,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能力。在这个时候,学校还需要召开认知课程。学校需要安排学生参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现场专业知识教育,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并且在其基础平台学习领域,开设一些工程力学测量课程,施工工程地质测量课程,制作优秀混凝土结构课程等,这样可以有效促使其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并为后续的学习、实习、就业等打下结实的基础。
3.2第二个阶段——培养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学习领域主要分为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技术应用学习领域,以及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等两个缺一不可的学习领域。而在其相关专业技术应用学习领域当中,应该设置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在其相关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开设与轨道交通运输工程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但在这个专业课程当中,需要全面拓展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以及其专业工作综合能力;并在培养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的过程当中,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能力等基本生活技巧方面,编制到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以此来增加学生未来在本专业发展的优势。
3.3第三个阶段——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在这个阶段,其学生的具体学习领域,主要分为专业技术学习领域,和专业实习领域等两个大学习领域。并且,在其专业技术训练学习领域当中,需要其相关学习单位加强学生对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现场施工技能的学习,和对本专业核心技能与知识的强化训练,同时也要根据本专业毕业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相关工作实习进度,为其专业的学生直接上岗就业,打好结实的基础。而在具体的实习学习领域当中,学校需要要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进入与其学校相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强化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锻炼自己的就业技术应用的能力,并利用企业生产过程当中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并强化自己的职业素养,最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判定该学生的实习成绩,同时此学生的实习过程需要由双方共同管理,任何一方都不能懈怠。
4.结束语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工程技术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创建的培训班,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一同探索“三融合”新时代优秀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并为我国轨道交通工程企业培养出符合现代市场需要的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并全面推进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企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海飞,杨忠,胡兴柳.“三融合促进教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6):208-209+248.
[2]柴晓冬,郑树彬.主动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保障新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216-217.
[3]李珊珊,穆中华.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大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10<7):142-144.
[4]徐平,等.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143-145.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路桥工程类职业教育教研项目“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LQZZW2018109)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