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辰
摘 要:时代在发展,教学质量要得到提升,要更好的促进学生成长,就必须要注重教材的与时俱进。文中,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就初中历史教材修订与完善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教材修订
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是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制的。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因为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所以平常所说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与讲义。依据课标编制的教科书(又称课本)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现行初中历史教材有哪些修订与完善的必要性呢?
一、课程结构修订与完善的必要性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是针对课程体系而言的,课程的知识构成是课程结构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形态结构是课程结构的骨架。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以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六单元的第20课与第21课为例。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共分三个子目:一是台儿庄战役,二是武汉会战,三是第三次长沙会战。这三场战役都是国民党指挥的,那么共产党没有在正面战场抗战吗?不是的。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里的第一个子目“平型关大捷”就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由此可见,共产党也进行了正面抗战,所以说,“平型关大捷”这个子目应修订为第20课的第一个子目。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分三个子目:一是平型关大捷,二是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三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共产党领导的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同时期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敌后如雨后春笋般得以建立、发展并抗击日军。那么,国民党在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进行抗战了吗?答案是肯定的。1938年10月下旬,在正面战场的武汉会战将要结束并将失守的时候,蒋介石在部署武汉周围国民党军撤退时,要求第五战区将一部分兵力撤入大别山,在敌后打游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为了使桂系军队能够在大别山长期坚持,就决定让这部分兵力学习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大别山为依托,建立国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由廖磊率军固守,阻止日军西进。廖磊加强了基层社会控制,强化了抗战动员能力,巩固了大别山抗日根据地。由此可见,敌后战场的抗战是以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抗战为主,国民党建立根据地抗战为辅。
总之,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不应该把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抗战与敌后战场由共产党领导抗战简单地割裂开来,这两节课的课程结构是不合理、不科学、不尊重事实、不符合唯物史观的,有修订与完善的必要。
二、课程内容修订与完善的必要性
课程内容是指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它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使学生成为社会中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包括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兼顾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之间的平衡。另外,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以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中的课程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八点具体表述与问题值得商榷与思考:
1.第17页,“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为什么从1851年开始到1864年结束的太平天国运动称“14年”而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的抗日战争却也称“14年”?
2.第21页,“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是不是应该表述为“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堂”?因为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頒布并实施的“壬子癸丑学制”才将“学堂”改为“学校”。
3.第30页与第100页,“梁启超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与“毛泽东《论持久战》”这样的表述是不是不符合语法逻辑?
4.第74页,“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这里的名义上是什么意思?“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吗?
5.第84页,“萧华,1964年9月任总政治部主任。”他任的是什么单位的总政治部主任?
6.第100页,“平型关大捷”应该编制成正面战场抗战的第一个子目。(前面已叙述理由)
7.第102页,“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表述错误,已被勘误。
8.第107页与第111页的表述有疑问。第107页“抗战结束时(1945年9月3日),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解放区面积近100万平方千米,人口近一亿。”第111页,“全面内战爆发时(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约127万---解放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24%---解放区人口约1.36亿。”经过9个月战略相持,解放区的面积与人口都增加了许多,而解放军却比几个月前的人民军队减少了5万人,这两个数字都是准确的吗?
三、课程评价修订与完善的必要性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信息以科学的方法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它的方式是多样的,它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诸种课程要素。《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对历史人物慈禧太后的客观分析,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保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她在19世纪60年代对兴起的洋务运动与70年代对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什么态度?她起到了什么作用?
又例如,对历史事件“五四运动”的客观分析,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那么间接目标是什么呢?实现了吗?什么时候实现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口号中的青岛是何时收回的?“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目标是何时实现的?是否应该在课后的“知识拓展”里有所交代?以防给老师和学生们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总之,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上都有进一步修订与完善的必要。正如课标所述:“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以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也正如教材编者在《后记》中所述:“期盼使用本套教科书的广大师生、家长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集思广益,不断修订,使教科书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云逸革命的一生(之四) (J)王婷
[1] 廖磊主皖与安徽基层行政组织建设,何孔蛟 邵雍(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