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昂 祝方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成为人们热议的主要内容。早在很多年前,我国就已经颁发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工作通知,其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并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而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缺失,才是大学生出现就业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就业能力
前 言
目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只有对学生进行规范性的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较强的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在就业过程中具备较强的整体素养,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找到心仪的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具有密切的关系,且两者互相促进,只有全面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才能重根本上培养大学生,使其具备核心竞争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促进的可行性分析
(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需要相符合
长时间以来,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但与国家的相关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等没有及时创新,对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相对比较忽视。如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已经成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有学者认为,将就业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距离更近,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合理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提供充足的动力,使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遵循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参与实践所获得的能力被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2]。具体来说,这一能力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包括多种不同的个性特征。学生需要具备自信、自律等多种不同的职业素养。与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相比,对大学生影响一生的能力就是学生的个人素质与职业素养,这样的内生能力可以准确反映思想意识形态,属于思想政治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会对大学生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思想政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校需要在对这一规律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平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为就业能力培养个提供充足的动力,使两者可以始终处于循环的状态。
(三)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目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已经不再将理论知识和学历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对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更加重视,这就需要高校将理论知识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3]。加之目前社会竞争更加激烈,逐渐丰富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内涵,不再单单依赖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逐渐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目前的形势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仅依靠单一的课程教学很难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相互促进,可以使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得到有效的解决,也只有紧密结合就业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全面发展个体。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的促进对策思考
(一)建立“全程化”辅导体系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属于循序渐进的过程,与大学生的每一个成长环节相融合,正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要求[4]。这就要求高校需要始终坚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将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完全覆盖在大学生的整个日常生活中。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教育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构建完善的就业能力辅导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及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建立“促进式”教育体系
“促进式”教育体系可以进一步增加教育与培养之间的互动性。一方面,在就业能力培养中合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加重视,深度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规范性的培养,不断加强就业观念的宣传力度,使大学生可以树立为国家发展奋斗的个人理想,使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三)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
在实践性教学体系中,需要对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更加重视,在实践中合理融合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代发展需要相结合,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将就业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实践相融合,使两者可以彼此促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加强高校与基层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为大学生参与实践创造良好的机会,并对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进行全面地探索。在寒暑假,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正确引导大学生,使其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些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转化为大学生的个人优势。同时,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实用性提高提供帮助,有效统一学生成才与社会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
一方面,需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优势,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方服务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服务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网上设立论坛、聊天室等,为学生沟通和交流提供稳定的平台。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稳定的学生信息网络监控平台,学生的个人档案可以在该平台统一查询。学生的思想素质、学习成绩等都会统一记录在学生的个人档案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及时更新档案中的内容,以为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准确的依据。指导教师通过后期跟踪学生的个人档案,以个性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需求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和调整。学生也可以对自身有全面的了解,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
结 论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需要充分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地培养,这两者之间的教育作用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现实需求相符合。不过两者之间的互相促进还不够完善,需要能不断加强探索,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法,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合理的调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晓飞,张晓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性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01(08):154-155.
[2] 陈志权,吴小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的作用及实施原则[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2(02):146-149.
[3] 邹紫云,刘松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9,01(32):193-194.
[4] 付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性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3(11):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