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1-28 07:29沈芹妃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意义

沈芹妃

摘  要:伴随着我国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唤醒学习欲望,以便于提升个人的数学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就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意义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对教师接下来要讲述的重点内容有所了解。对于不懂的问题,应及时地运用记号笔做好标记,从而使其在课堂当中认真听讲,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听课过程当中集中注意力,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对于自己难以理解或者存在疑问的,及时向教师进行说明,从而夯实数学基础,提高个人数学成绩。其次,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时重要的一项能力,尤其在当下素质教育背景当中,学生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当前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或者放学时间对所学课程进行预习,有效提升学生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除此之外,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一味运用枯燥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面对大量的电子信息,从而学习到了不少知识,而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以及难点,避免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培养对策

(一)布置预习任务

任何一项优良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坚持以及努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首先应为学生布置合理的预习任务,例如教师在授课结束以后,对于下一章节所要讲解的内容,提前为学生进行标注,并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如果学生在预习时,能够将这些問题进行解决,那么说明预习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预习中,不能够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则表明预习并没有取得一定的成绩。通过任务布置的方式,能够了解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使其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认识到预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长久以往的坚持,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唤醒学习欲望,从而与教师携手共创高效数学课堂。

(二)激发学生课前预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时最好的老师”。受年龄的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未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其身心以及心智发展尚未健全,对于事物的认知依旧停留在直观的角度上。因此,结合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教师应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想要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可运用以下方式进行培养。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对于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效果,教师应给予鼓励以及肯定,适当地发一些小礼物。学生在收到给予的礼物以及受到教师的肯定时,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数学存在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举办一些评价活动,例如定期开展预习效果评价活动,评选出在预习过程当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然后为其颁发适当的奖状,鼓励学生使其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督促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三)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是最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学生自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指导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方面,教师的指导更是考查学生学习状况的一条途径。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技巧,往往会走向复杂的道路,将简单的问题变得抽象,耗时耗力却难以得到有效的结果。如果教师在此过程当中能够亲身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加强预习的能力,则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积极投身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摒弃学生学习当中出现的坏习惯,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此过程当中应注重教案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激发学生预习兴趣为主,强化个人的指导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性,从而提高个人的教学质量。虽然在培养学生预习能力上依旧存在大量的困难,但是笔者相信,通过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势必会将这一问题有效地解决,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高兰平.预习,给孩子一个成功的基点—谈小学一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8).

[2]杨雁.让预习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J].新课程(下),2014(1).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留学的意义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