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际交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而语文这门学科作为语言类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操,使其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教学策略
开展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创作者所流露出的情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心去勾画,以情激情。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项目,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下面我将以“用心勾画,以情激情”为主题展开探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一、把握基础之处,利用课内情感因素
语文这门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或是文字,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形象鲜明、故事感人的文章,这些文章都蕴含着写作者最真实的情感,为开展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教学条件。通过观察我发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管是描述人物还是描述景色或是某个物体,作者都存在客观的情感因素,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纪尚小,理解这些客观的情感因素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情感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主导者的作用,明确地将作者的写作情感和自身的情感体验相结合,灵活地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教师和作者三者之间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课文情感描述得十分细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通过寻找原文中富有情感的句子或是段落,帮助学生形成情感意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教师在教到《我爱故乡的杨梅》这节课时,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句话乍一看是要表述作者对杨梅的喜爱,实际上这篇文章表达出了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这个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思考,例如,文章的第一段先指明写作者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第二部分描述了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家乡,而不仅仅是单纯地对家乡的杨梅进行赞美,特别是“细雨如丝”才让家乡的杨梅能“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通过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种植杨梅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温特点的赞美。第三部分,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热爱家乡、赞誉家乡的情感,用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去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对自己故乡的怀念情感,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以此展开语文情感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创建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在情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尚小,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还处于发展状态,因此对情感的把控并不是很好,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或者被课文中的人物或故事情节所打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创建情境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在情感,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例如,教师在教授《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可以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应景的音乐合集,或者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创建情境教学模式,制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情”字的理解,以情激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三、联系生活,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情感
语文教学始终致力于将学习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生活中赋予语文活力,同时让学生从诗情画意的角度去领略生活的魅力,感受人文情感。
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独立感受身边生活的美,欣赏身边美好的事物,拥有一双鉴别美的眼睛;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描述美、发现并创造美,使得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到创作者的心情。当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教師应该重视对情感教育的渗透,带领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默默无闻的爱,从而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教育,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建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希望各小学语文教师都可以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用心勾画,一定能顺利地开展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活动,从而推动情感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舍小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09.
[2]常斗萍.小学语文教学对情感教育的应用对策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20):318-319+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