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
摘 要:历史悠久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民间艺术,是由各族人民在不同的时期积累的历史文化组合而成,有力的弘扬了中国文化精神。民族民间舞蹈通过身体的运动来传承民族文化,其主要是通过民间舞蹈的教学来传承。在写作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观察法。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在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和国家民俗文化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民俗文化被忽略的现象,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分析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强调增强舞蹈理论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了解了民族文化知识在民间舞蹈教学课堂中应用的具体情况,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民族舞;民族文化;民俗;教学
一、前言
民间舞蹈来源于民族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广泛传播。如果想追根溯源,它们中的许多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当人们想要传递自己的欣赏认知和情感信息给别人,心里会有意识地重现认知和情感,并试着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表达它。这种方式可以是身体的运动,也可以是语言、颜色或者图案线条等等,都可以,只要可以用来表达内心的认知和情感,让对方欣赏的任何方式都是好的,所以就有了有关的舞蹈。
二、民族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的关系
1.民族文化存在于民族民间舞蹈中
民族民间舞蹈起于原生态的部落丛林,发展演变成一种舞台艺术,追根溯源,离不开其在民族文化中的根,民族民间舞蹈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就是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高度重视和保护的今天,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需要获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说是传承和传播民间舞蹈文化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在民间舞蹈教育发展之前,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就像散落的沙子一样存在于村庄和小巷中。由于各民族区域之间的交通闭塞,舞蹈只在当地的民族区域传播。但是,随着各民族之间逐渐发展和完善的交通事业,以及民俗专家、教师、舞蹈爱好者等对于传统舞蹈元素的学习和加工整理,各民族舞蹈渐渐的传播开来。民间舞蹈来自古代,在人民的生活中广泛传播,它们中的许多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因此,总结民族舞蹈的起源,应该从古代舞蹈的起源入手。学术界对舞蹈起源的争论很多,如模仿论、巫术论、劳动论等。当人们想要把自己体验到的欣赏认知和情感信息表达给别人,内心就会有意识地重现认知和情感,并试图表达一种特定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是身体的动态,也可以是笔墨线条,颜色或语言,等等,只要可以借用来表达内心的认知和情感,能让对方欣赏的任何方式都是好的,所以就有了有关的舞蹈。
2.民族文化影响民间舞蹈发展
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的影响下,形成了各民族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演变生成的民族民间舞蹈,其形式风格、表演内容、节奏韵律也会有所不同,并有自己的特点。生活在中国高原地区的民族,由于高原地形陡峭,所以他们在劳作或者是负重行动时,重心会朝一侧倾斜,肩膀也会受到重力的压迫而向下沉,推动手臂自然摆动。这样的体态行动起来既省力又能保持重心,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日常的生活步态,形成了“一顺边”的舞蹈风格。高原山区的苗族妇女,做百褶裙时,喜欢将布料经蜡染印染后制成衣服料子,以使其更加鲜丽。再加上花边、装饰品。但把这样的裙子围在腰间会让她们看起来臃肿不堪,很不雅观,走路也不方便。然后,聪明的少数民族妇女,把它绑在臀部上,从而显示腰部。走路和跳舞时,臀部带动裙子微摆。苗族妇女喜欢佩戴银饰饰品,最盛大的节日里,服饰也就更加讲究,头上戴银帽、银簪,身上戴银项圈、银手镯,甚至鞋面都有银饰来做装饰。有些女孩子戴三四个银项圈,挂两副耳环,大的那一副可以碰到肩膀。基本上从头到脚都用银饰装饰,所以打扮起来,每个女孩都多有十多斤的重量。她们运用“一顺边”的动态规律,微微颤动膝盖摆动胯部上身律动小,借助惯性整体的摆动起来,百褶裙随着臀部摆动,更具美感,也使得银饰饰品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也更加光彩耀目。形成了独特的“钟摆”“一顺边”之美。
民族文化影响民间舞蹈的发展,在漫长的发展变化历史中,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流传至今,原始舞蹈也得到了发展和分化,民间舞蹈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三、民族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相结合
1.帮助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例如蒙族的舞蹈大多都是节奏鲜明,热情奔放的,这与他们的狩猎和游牧生活的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长期生活在广阔的草原,地广人稀,在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下,蒙族舞蹈形成了淳朴雄厚、奔放豁达的特点。而在藏族舞中,塌腰、松跨、颤膝等常见的基本形象,则是与藏族人民处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劳动生活的繁重和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动作主要来自高原地区穿着厚厚的藏袍,走起路来就感觉像是上下颤动着,又为了能在崎岖山路上保持重心稳定,减轻劳作者的身体负担。而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呼吸带有负重感,从而也形成了藏族舞慢呼慢吸的特点。在教学舞蹈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所学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性,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加深印象.把民族文化融入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也能更好地理解动作。
2.提高学生对风格性的掌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舞蹈课堂教学往往是从许多民族舞蹈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民族进行教学,最常见的有:藏、蒙、维、朝。但是学生要掌握每个民族的风格节奏并不容易。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民族舞蹈风格鲜明,但有的学生舞蹈平淡无奇,除了动态的舞蹈姿势和形体的差异外,造型很美,但总觉得不够到位。一般来说,学生在舞蹈中缺乏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认识,无法掌握相对应的民族舞蹈的風格特征和韵味节奏。如果只强调外在形式的质与美,而缺乏内在修养的支撑,那么舞蹈就只能是无神的。民族文化则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动作,也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同的舞蹈动作在不同的民间舞蹈中都有体现,但表现出来的寓意却是不尽相同的。藏族、蒙古族和塔吉克族都喜欢鹰。藏族舞蹈中的鹰是沉稳、雄健的。而蒙古族中雄鹰的形象粗犷奔放。塔吉克族的鹰是敏捷和自由。三种鹰的表演形式不同,在造型风格上也完全不同,其原因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蒙古族舞蹈中鹰的形象是建立在草原人民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基础上的。在藏族舞蹈中,鹰的形象充满了神秘感,这与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西藏人民信奉佛教,鹰是他们信仰的精神对象。而塔吉克族鹰的敏捷性和自由性在肢体表演中更为突出,这与塔吉克人生活的高原和山地文化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不同的民族舞蹈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对同一物体的描绘也不尽相同,这就是文化赋予民间舞蹈的魅力所在。
3.加强学生对背景文化的探索
如今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其实上也是一种文化竞争,经贸往来也属于一种文化互动。随着文化交流的全球化,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也受到了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入侵”。频繁的文化交流,让大量西方舞蹈如拉丁舞、爵士舞、街舞、现代舞等疯狂涌入中国市场,深深吸引年轻一代和许多中老年人,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似乎有点冷清。年轻一代的西方爵士舞,他们追求时尚和个性,流行舞蹈的激情远远胜过在中国当地的民间舞蹈。从长远来看,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民族舞蹈是否面临着风险?在当今文化传播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保持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个性和魅力,在不被西方强势文化吞噬的情况下取长补短、自我发展呢?这就要加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意识,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突出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只有这样,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世界文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民族文化對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1.民族文化丰富教学形式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其原始起源于现实生活中,对于学生,艺术太抽象,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深入民间舞蹈教学。课间休息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视频和音乐,并向学生讲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来源,使学生能够通过舞蹈的表面动作来挖掘舞蹈的文化内涵。生活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民间文艺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舞蹈的文化。民族民间舞蹈学习不是一挥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学习舞蹈的基本规律让学生从基础开始,逐渐提高。舞蹈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动作,也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因此,教师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示范和指导中,可以开放教学,选用学生熟悉的歌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去激发学生学习动作与音乐节奏相结合,自己编创组合等等。
2.有效的区别各民族舞
根据文化类型的划分,中国民间舞蹈可分为以下几类:农牧文化、农耕文化、绿洲文化、海洋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舞蹈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这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下,形成了北方风格多种多样的秧歌舞蹈。绿洲文化浓郁的舞蹈是维吾尔族舞蹈和塔吉克族舞蹈,质朴豪迈的风格是游牧民族的特点,炙热高亢的歌声和浑厚粗犷的舞蹈则是生活在沙漠边缘的民族特有的情感反映。而蒙古族和鄂伦春族的舞蹈则洋溢着草原文化的气息。藏族和羌族的舞蹈则充满了高原色彩和农牧文化的特征。不同文化的舞蹈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民族文化对民族舞蹈影响深远,了解民族文化能更加了解本民族的舞蹈,能更有效的区别各民族的舞蹈。
五、结束语
面对不断更新变化的时代和生活环境,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这种独特的文化教学价值,是我们的目标和责任。与此同时,我们也相信,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险阻,只要我们坚持应有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意识,始终保持开放和警惕,教育便能够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播下希望的种子。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人民群众生活的表现,反映着各个民族的不同的生活习俗,也表现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貌。因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民族文化的各类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2017.2重印)
[2]李雪梅等.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9
[3]丁雁彬.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探析[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5
[4]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5]刘黎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结合策略阐述[J].戏剧之家,2018
[6]郭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J].艺术评鉴,2016.17
[7]李岩.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J].艺术科技,2016.03
[8]梁晓晴.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渗透的分析[J].戏剧之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