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探索

2020-11-27 15:33:58晁永丽
时代经贸 2020年9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晁永丽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指的就是单位为提升自身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升,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按照工作方向进行执行和调整,在最大化降低单位运行风险的基础上,提升和优化经营管理效益,实现工作经营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可以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整体发展水平有了显著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质量也在稳定提升,但是在内部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就将切实结合《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时,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理解,希望通过工作中问题的研究,制定更合理的应对方案,最终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提供保护

所谓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对财产物资的使用和管理在各种控制手段的帮助下,降低和减少财务资产被损坏的问题,防止资源浪费、贪污等不合理问题的出现。为了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工作的开展,有效规范企业财政行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更稳定的走在法制化道路上,政府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依法理财的工作理念。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就是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应用,也是开展依法理财工作的基础条件。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单位在财务工作中的稳定运行和发展,通过对收支行为的规范化处理,切实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降低财务工作随意性,防止工作中产生的资金流失问题,在源头上对腐败等经济行为进行控制,这不仅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基础,更是确保政府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

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业务处理程序和职责的明确划分,可以保证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情况下运行,是预防和控制问题的重要,对于会计资料正确性和可靠性提升有着显著作用。近年来,造假账、编制虚假会计报告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此种背景下,会计失真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些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制定健全和完善的内控制度,所以会计资料在传递和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互相连接不当产生严重问题。还有一些单位由于内控制度的执行受到影响,所以规章制度的优势无法得到稳定发挥,这种情况也是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问因素。因此,科学、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也将为单位发展提供更为健全和准确的数据信息。

(三)是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理财的基础保障

为切实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工作,提升自我约束机制的优势作用,我国《会计法》中已经明确提出,各个单位再发展中应该按照自身发展情况构建和单位内部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控制制度。《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改革工作深化推进,强化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和运行的关键性基础。并且,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还能切实提升国家对单位的宏观调控。所以国家在构建相应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也要引导和监督单位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控制工作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构建扎实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仍然存在薄弱性问题,因此更应该推进和强化此项工作的开展。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并没有针对工作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相应的执行机制,所以在工作也难以发挥优势作用。此种情况下内部牵制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和开展。在研究中发现,现阶段一些行政单位至今还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多财务工作的开展和措施只是按照工作要求进行,缺乏完善、标准的制度进行保障,这也是当前管理随意性较强的主要原因。记账人员和出纳工作人员没有形成相应的岗位分离,无法在工作中发挥相互制约的作用。基于当前工作中的权责难以明确,工作流程模糊,所以会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难以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

(二)会计审核缺乏规范性

现阶段一些行政单位存在两套会计核算制度同时运行的情况,支出核算存在明显的混乱问题,一些单位习惯于在固定资产账面上记载,但是实际应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额外计算的情况,甚至形成了账外资产。此外,部分单位之间在完成资产转移后,并没有办理相应的手续流程。一些单位的原始票据无法对经济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甚至存在人为捏造事实的情况,会计工作的开支范围随意扩张,这必然会造成开支标准的提升。基于原始凭证和会计核算工作存在失真问题,且会计报表的填制缺乏真实的基础资料,引发后续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失真,无法对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和经营效果进行反应。在此种背景下,由于会计资料本身的完整性受到了影响,所以正确性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三)部门缺乏严格的预算执行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组中,预算控制是最关键的组成环节。通常部门预算需要借助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和流程,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一项特殊的内部控制手段。虽然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在执行部门预算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超出预算或是追加预算的项目仍然较多。追加项目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预算工作随意性的提升,这必然会对工作约束力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

三、对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提升和强化的对策

(一)提升内控意识,强化工作人员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关注与重视

根据我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单位责任人应该是单位财务和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需要对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同时还应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进行关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项目,所以单位内部更应该保证协调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在内部控制工作工作中得到更大发展,积极进行知识培训和学习。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决策工作和的业务管理工作中,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工作的全员参与,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和有效率。

(二)优化财务基础岗位的调整,切实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质

构建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制度。根据高效性、科学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有效设置岗位职责,确保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责有着准确理解和认知,在定期开展的职业培训工作中,切实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构建,制度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也将更为广泛,有助于企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切实提升。在此种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也应该针对会计人员学习和培训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在会计培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内容的联合,从而在提升工作人员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培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也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能帮助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制度要求,同时还能提升其财务管理意识,为工作人员职权的正确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推进和发展,我国众多行业都逐渐意识到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很多内部控制工作的文件,这些内容的发展都显著推进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稳定发展。但是,基于制度构建的不完善和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所以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中仍然存在问题。在此种背景下,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发展和积极探索也应该是今后我们发展和研究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