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写镜头在电影《悲惨世界》中的功能

2020-11-27 15:37:13杨雨希奇艺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流行色 2020年6期
关键词:悲惨世界特写镜头德纳

杨雨希(奇艺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一、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的创作来源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经历三十多年创作的煌煌巨著,描述了法国经历从拿破仑战争到波旁王朝的复辟的过程中,主人公冉阿让遭受命运不公,而后奋起反抗,取得了财富和地位并最终在赎罪中得到内心平静的故事。雨果在带出人物故事的同时也提出了对社会的批判,这本书于1862年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在1978年,法国艺术家阿兰·鲍勃利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共同开启了音乐剧的创作,于1980年制作完成,在巴黎首次公演。1983年,由制作人卡麦隆·麦金托什依托法国悲惨世界音乐剧版本,改编成为英文版音乐剧,于1985年在伦敦首演。戏剧译论家希·莫里曾赞美该这出音乐剧是“雨果 1200 页小说文本的辉煌导读,在管弦歌声有限的3个小时内,音乐剧对原作的诠释达到了极致”。而影视前后改编了25个版本,最早可以追溯到1897年默片时代,最新版本是由BBC于2018年出品的电视连续剧,几乎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影视版本出现,受人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本文讨论的是2012年由导演汤姆·霍伯执导的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它保留了音乐剧的唱白方式,运用了丰富的镜头语言,在服装、道具和场景设计上,相较原音乐剧更上一个台阶,整体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电影上映后全球票房接近5亿美元,是当时众多悲惨世界改变电影中唯一盈利的版本。这部音乐剧电影提炼了原著故事中的主线剧情,删繁就简,甚至在剧情上有改动,但是整体的冲突基调不变,基于阶级矛盾的大环境下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饱满的人物性格,除了主线故事的设置,也离不开次要人物的烘托。

二、场景设计、服装设计和道具设计的区别

因为媒介的不同,音乐剧和电影采用的艺术手法不同。音乐剧是以“戏剧为根本”的艺术形式,任何单方面讲述其表现力都是不正确的。音乐剧只有立足于剧本之上的“有机整合”,其立体叙事才能有机地整合、完美地展开。同时,音乐剧擅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特别是那些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

戏剧是电影的重要的创作源泉,电影的“戏剧性”更加具体,主要体现在:电影集声画于一体,可以直接刺激大众的视觉和听觉,其故事叙述顺畅,在剧情方面交代更清楚。就像满天星那素雅的小百花星星点点地缀满在浅绿色的的枝叶丛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应当属于麦克卢汉形容的“热媒介”,即观者不需要做太多的“热身运动”,不需要动员太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其所传达的意思。加上电影演员细节的表演,人物近镜头的刻画,剧中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电影屏幕上,观众更直接从演员的表演中获得共鸣。[1]

在音乐剧中,导演淡化华丽的舞台场景打造、淡化道具的使用。由于舞台表现的限制,人物服装和妆容的基本维持不变,不需要很多绚丽多彩的服装和道具,着重在演唱、音乐演奏和肢体语言的表达:除开剧本戏剧冲突的设置,剧情更受到演员的演唱技巧、演唱情绪和肢体语言的影响。在音乐剧中《Master of the House》这首歌的演绎中也体现了这些特征——德纳第夫妇演员的服装和妆效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演员着重用演唱技巧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出人物性格,表现出的人物性格如同染色板一样丰富多彩,用荒诞的表演为整部音乐剧增添了喜剧元素,至于场景和道具的留白,则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

优秀的音乐剧为优秀的音乐剧电影提供了基础,1962年度奥斯卡最佳电影《西区故事》改编自同名百老汇著名音乐剧,展现了纽约来自带着各自文化背景的移民群体之间的冲突 ,在拍摄时取了大量的真实街道景观实景,为音乐剧改编电影开创了先河。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发扬了这种实景拍摄的特点:剧组为原当初19世纪旧法国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效果复而在制片厂搭景复刻了当时的街景、村落等景观。

而《Master of the House》这首歌在整部电影中是德纳第夫妇第一次正式登场,对应的正是原著中1832年圣诞节夜晚,圣诞节这个时间点的设置也为这场戏的戏剧化视觉元素披上了合理的理由。演员的妆效夸张浓郁,仿佛有一层油彩;服装方面,德纳第夫妇身着红绿色彩搭配的服装、佩戴圣诞松果等发饰,更加强调了节日氛围;为了强调圣诞节气氛,更是安排了当今流行文化中的红色外衣圣诞老人作为角色作为烘托。这些是细节是深挖原著的时间点和细节得出的结果,而这些方面的用力,与电影中芳汀寄养在德纳第夫妇这里的孩子珂赛特衣衫褴褛的形象形成对比,一边是灯红酒绿的资产阶级的生活,一边是遭到虐待的珂赛特凄惨命运,使观者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启发对于人性的思考——可见场景、服装和道具设计在剧本内容呈现中的功能非常重要。通过对比原著和音乐剧,除了善于发掘原著中的要素,电影主创人员针对《Master of the House》的视觉再现也增添了延伸,在对德纳第夫妇的人物性格再现中,设置了原著和音乐剧中没有直接体现的场景,如德纳第夫妇经营的小酒馆的后厨、小酒馆过夜的“新娘套装”房间、客人如厕的场所等,为特写镜头的运用提供了地点,为呈现德纳第夫妇人物性格提供了多方面的展示空间,这些设置并没有跳脱人物性格,而是丰富了德纳第夫妇的艺术形象,同时展现了电影艺术对于空间和时间的再现能力。

三、特写镜头的刻画和功能

特写镜头指的是对准人物面部,或者拍摄对象的局部镜头,是人们生活中较少出现的视觉体验。亲临现场的视角,在提供具备冲击力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交给观众以近距离行使观看被拍摄对象的权力,以产生观影快感、拉近被摄者与观看者的情感联系。[2]《Master of the House》这首歌时长4分48秒,以德纳第夫妇为主角,搭以小酒馆中各路人士:有寄生虫一般的常住客,有旅人,有妓女,有村民,各路人群共同完成了这支歌曲的演绎。这首歌在电影中运用了18个特写镜头,细致展现了德纳第夫妇经营旅店各种狡诈和贪婪的细节,通过特写镜头,观众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镜头描写局部视角带来的视觉冲击——这些都是音乐剧中没有的体验。

这首歌中的第1个特写镜头刻画的是从德纳第发现进店客人小有财富,露出故作热情却狡猾奸诈的神情,特写镜头对准他滚烫的眼神和过度牵扯的面部肌肉,将即将大捞一笔的野心在视觉上送到观者眼前。之后导演用了3个特写镜头对准了从客人身上掠夺来的银丝眼镜和玻璃假眼,体现德纳第夫妇从头到脚的贪婪、雁过拔毛的本性。圣诞老人看到价目表之后喜上眉梢的神情也通过特写镜头表现出来,体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这些弱势群体之间被资产阶级利用的悲哀。更值得一提的是,镜头对准了夫妇俩当着孩子的面,用死老鼠肉和剁掉猫尾巴肉制作肉制品的场景,让人产生了父母不介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人性丑恶嘴脸的印象,对德纳第夫妇的卑劣人格感知更上升的一个维度。

由此笔者总结出,《Master of the House》这场戏的特写镜头主要集中于对于德纳第夫妇行为的刻画,以行为的表现来刻画德纳第夫妇的人物性格轮廓。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在这些特写镜头中,画面的能指是行为本身,这些行为自身并无意义,所指是指向德纳第夫妇所代表的自私自利蛮横的中下资产阶级形象,能指和所指在画面中融为一体,在特写镜头对卑鄙行为的反复刻画下,加深观者对德纳第夫妇人物性格的认知。这些特写镜头从德纳第开始,至德纳第结束,它是德纳第夫妇艺术形象的放大镜。一方面,观者可以通过这个视角窥见19世纪中下资产阶级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帮助理解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另一方面,通过特写镜头的放大,观者从各种细节可以窥见《Master of House》这场戏对德纳第夫妇人生命运的隐喻,暗示了德纳第夫妇自食苦果的因与果,更与接下来德纳第夫妇从中下阶级沦为乞讨者这一命运的颠覆形成互文,增加了电影情节的戏剧冲突。

结语

德纳第夫妇的形象贯穿整部电影,这场精彩的初次登场将夫妇俩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德纳第夫妇只是整部剧的次要角色,特写镜头的运用为德纳第夫妇这样的次要人物强化了记忆点,将他们的性格塑造得有血有肉,增强了整部电影的观赏性。雨果在小说中坚持了自己一贯的艺术原则,后世文学史评价为“美丑对照原则”:“ 近代的诗艺,会感觉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在《悲惨世界》中,对照不仅存在于客体之间,更存在于主体之内。[3]

虽然德纳第夫妇自身也包含着内在的美丑对照,一方面德纳第夫妇作恶多端,另外一方面也会表现出为人父母的慈爱,但总体上是“丑”的那一方。这些丑恶衬托主要人物冉阿·让的善良与坚韧,为整部电影主旨——表现对人性和爱的追求,做出了烘托。特写镜头在整部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中的应用将音乐剧中不能在舞台呈现的细节放大,为德纳第夫妇这样次要人物的性格塑造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细节,呈现了独立于音乐剧的电影艺术感染力。而没有音乐剧这样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电影的感染力未必如此动人,愿戏剧和电影日后能继续互相促进。

猜你喜欢
悲惨世界特写镜头德纳
美国FDA正式批准莫德纳新冠疫苗并定名为Spikevax
山东赛德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流程工业(2022年3期)2022-06-23 09:41:02
山东赛德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流程工业(2021年6期)2021-08-06 07:53:18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运用探讨
肖像是第一印象
试析音乐剧《悲惨世界》中音乐的戏剧性因素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07:55
《悲惨世界》:坚持的意义
大学生(2016年14期)2016-08-01 00:00:24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曲特点与演唱风格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0期)2016-06-18 11:34:26
对失足青少年是挽救还是毁灭
关于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运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