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2020-11-27 15:37:13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流行色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课程

吴 铮(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在当下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学习强国”一词代表了国人们都将成为终身学习型的学习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描绘出那炫丽的色彩及谱写出伟大祖国的乐曲篇章。现在的国人们,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自身及家庭的温饱问题,而是上升到提高自身精神层面的发展与渲染。

一、导语

“艺术”已走进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皆被艺术的魅力所吸引,在互联网经济的推波助澜下,多款宣传艺术魅力的app应运而生,比如抖音这款软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将视频与音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通过综合的感官体验,来打动着不同品味阶段的国人们,现在的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听到音乐,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既体现出国富民安的盛世空前,又体现出当下经济的主流发展趋势,从各大明星演唱会爆满,再到每个城市铺天盖地的艺术培训机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向上增长,种种迹象证明了,艺术已经成为了国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最直接,也是最能触动人内心深处及灵魂的方式。在艺术中,音乐和舞蹈是普及度最高的两个分支,纵观多年来各大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必定少不了歌舞类节目,歌舞是让观众从多个感官上同时去感受艺术的魅力,这样的效果会更加深入人心。音乐也好,舞蹈也好,都必须上升到系统教学的层面,呈现出来的才叫艺术。

二、加强教师素养,改良教学观念

说到教学,作为一个老师,就必须去广泛的阅读相关文献,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提高自己的实践次数与频率。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意识到了:音乐教育它属于美育的范畴,我们作为老师是否能够给到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是否能从这种审美愉悦感受中得到一些情感的共鸣甚至于人格的升华,这都是衡量一堂音乐课成功与否的主要原因。每个音乐教师从事的是音乐教育工作,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有掌握了音乐教学的规律并且切实把握好每个学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科学化。音乐学科也应该综合其他学科进而发展,在新课标中明确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所以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是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在这个学习阶段里,除了完成各门功课的学习,更重要的就是学会科研方法,科研方法就是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并且解决技术上、学术上等多方面的问题。从宏观来讲,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需要依靠系统科学的眼光来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中观来看,个人的、家庭的发展,甚至再从微观角度看,我们个人所从事的专业的事情,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生过程的本质,这既是从实践角度出发去发现的规律,也是一个从哲学角度、从抽象思维中剥丝抽茧出来的学习规律。对于学习、教学、甚至是科研,我们可以借鉴太极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去诠释,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形式的不断变化、也无法影响其本质的规律。

三、明确教学对象,优化教学效率

太极理论的启示,可以让我们提出相关假设,即教育学与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表象来看,都是教育类的学科,但从逻辑学方面来分析,教育学是一个总的学科,而音乐新课程教学是教育学分支下音乐教学的一个子标题,它是为了解决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讲,是用创新的方法来对教学效率进行更好的优化作用。那么,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又对教学的对象进行了更加详细及明确的范围界定。这样更具针对性的方式,会起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时代的进步,注定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被扬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好,也有好的一面,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的去教学、训练,重复那枯燥乏味的训练过程,以帮助学生提升技能水平为主要目的。但音乐学习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在美育上有所发展,是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里,感受美的氛围,而不是重复的去训练技术,这样不去考虑学生内心的感受而进行的填鸭式音乐教学是不被当下的时代所接受的。基于社会学视角下对当下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的学习理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今社会中音乐成为了家家户户都需要的“日用品”,从人来人往的大街小巷到富丽堂皇的高档会所,无不存在着音乐的身影,虽然播放的音乐类型不同,即使体现出品味的差距,但从这音乐普及的程度来看,确实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去随便找一些人,让他们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里,唱谱、唱歌词,这样的话,可能没有一个人会喜欢音乐吧。如果连成年人都不喜欢这样子的状态,那活泼好动、热爱探索未知领域的孩子们,又怎么可能接受的了那样无聊枯燥的学院派式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呢?

四、对比国内外教育现状,学习创新新模式

要做好音乐教学创新的工作,必须了解当下所具备的历史条件,对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比较,在了解了两者间的差距后,找出国内音乐教育现存的问题,并从国外引进更加创新的理念、借鉴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根据国内音乐教育大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动,不仅要创新,更要合适。在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要想做到世界领先的地位,那就一定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向先进国家学习,融合多国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创造出适合国内当下情况的创新方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总之一切的前提都始终都是为了“学生”这个核心而展开的,从教师自身知识技能的提升到教学环境的改善,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感受音乐美、鉴赏美,感受艺术所带来的魅力。不能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育,而应该强调的则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学生对音乐课程感兴趣了,才会愿意去尝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的表扬,他们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变苦学为乐学,才是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所要追求的目标。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尤为强调创新。但如果没有任何理论和一些实践案例的借鉴,那所谓的创新是根本站不稳脚跟的。创新换句话讲,就应当是对传统思路及方法的扬弃,并结合当下的时代情况及拥有的条件,创造出一种效率更高的,并适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方法。将创新理论这个公式代入基础音乐教学的改革中,前提是我们要先对音乐课程的本质进行一个全面而透彻的分析,就目前来讲,有三种认知程度的课程本质,第一:认为课程是知识,课程的本质是知识,一切以知识为主体,课堂中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方法,就目前国内的教育情况来分析,多用于高中阶段的文化生。第二: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题。第三:认为课程是活动,主张以学生的需要及兴趣为媒介而产生的教学活动,更注重内容的丰富多元化,注重学生的课程体验感。在对课程本质有了全面的认知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完善软硬设施,成就高效课堂

软件到位后,硬件也是同样需要注重的,作为传授音乐知识的主体,也就是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教学仪态并合理巧妙的运用教学语言。教学仪态是指教师从穿着打扮到言行举止,这些都要遵循着传播美的理念而进行。教学语言的运用是教学内容传播的直接媒介,音乐教师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表达规范并带有情感色彩,这样的语言表达会让学生更好的去感受到美,而不是无聊的去学习知识。当教师把教学仪态与教学语言的运用方面做好后,就需要去注重教学环境的问题了,教学环境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载体,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听觉和视觉环境上的美,第二个方面是两者之间搭配的和谐融洽。符合以上两个方面,良好的外部条件才得以被塑造及呈现。

软硬件的完善,始终都是为了“学生”这个核心而展开的,教师自身的提升、教学环境的改善,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感受音乐美,感受艺术的魅力,不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育,填鸭式教育不问学生喜不喜欢、热不热爱,只管把知识强塞给学生,而在《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强调的则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学生对音乐课程感兴趣了,才会愿意去尝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的表扬,他们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变苦学为乐学,才是新课程教学法的初衷。人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同存在的高级动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天赋、学习速度、学习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同存异,既要找出学生们共存的地方,也要善于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及特点,这样才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就传统的学习观念来讲,更多注重的是以知识为本体,以课本为中心,而学生仅仅是作为知识传播的最终输出载体而已。这就会因为过度注重音乐知识传播,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多给其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们多参与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在体验中收获知识,激发自身潜力、触发艺术灵感。这是优化学习系统、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举措。

结语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所拥有的历史条件背景、当今时代对音乐的普遍需求,以及国家政策对于音乐教育发展的推动政策,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更是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基础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已经很明显的与高速发展的社会产生了脱节的现象。我们去看待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要从正反两个面来看待,才能更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问题并解决。首先,要对之前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予高度的肯定,其次,也要仔细的去发现,传统方法所存在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方面。

总而言之,学习音乐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知艺术的魅力,从艺术中收获幸福。任何艺术项目的教授,不是为了教授技术而去教授,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艺术的品味,教学的任务并不是完成阶段性的技术教学,而是培养学生,使其产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有一点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意义——幸福,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其本质是从生活中收获幸福感。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纸的艺术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
物理与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