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博 吴 丹(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在现代的视觉艺术文化研究中,图像学作为一个理论学科,是当代世界艺术史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流派,运用图像学的具体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来深入了解作品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从而使学生掌握艺术作品的审美本质。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以作品内容的形式要素开始分析,将艺术史论作为研究的背景,最终阐述作品所象征的意义。根据潘诺夫斯基的理论分为的三个层次,在教学分析中,可以首先在第一阶段“前图像志描述”中,首先对画面进行自然层面的认识,以视觉为主要执行对象,观察画面描绘了哪些事物,以此对作品的形式有初步的认知。第一阶段的描述,可通过线条、颜色、形状、背景等一系列能观察到的入手,以作品的自然意义表达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图像志分析”,依据图像志的观点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找出画面事物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寓意,在画面的基础上通过对图像故事寓意的分析,联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领悟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本阶段着重分析题材与事物,形式与结构之间的关联,察觉每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第三阶段“图像学阐述”中,根据图像学的理论,第三层要解释作品隐藏在背后的本质意义,即通过综合知觉对人类心理倾向有一定的把握,要求对各种不同阶段历史条件下通过特定的主题表达人类心理基本倾向的洞察。本阶段也就需要鉴赏者在文献知识的基础上,置身于创作者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出作者本真的意图。
图像学以视觉感知和生活经验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判断、评价,与要求学生学会欣赏评述艺术作品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性质和目标不谋而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有大量的艺术文献,大多都可通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进行分析和阐述,进而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艺术作品深层的含义。
对此,图像学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一步步深入,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以结合课程改革标准,使得学生能有逻辑性的了解每一幅美术作品。形成完整、系统的审美感受。并且,将图像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可以成为教师在鉴赏过程中的一种新手段。教师通过三个层次分析,循序渐进,达到学生从易到难、从具象到抽象的分析学习目标。而这种分析方式,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表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来。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可以掌握新的鉴赏方式,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欣赏其他的美术作品,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下素养的要求,将图像学“三层次”分析方法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即提供给教师鉴赏教学的新手段,又让学生在鉴赏过程有了新方式,能够更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一步步分析鉴赏,也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
新课标下的高中美术鉴赏强调“设置情境”和“问题解决”的两个大的方面。教师应当明确这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应该更加明确教学环节的转变,以此体现出高中美术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而通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三层次分析”法的运用,能如何有效地解决之前鉴赏课的通病,下面将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三层次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教学案例:鉴赏基里柯的绘画作品《一条街道的忧郁和神秘》
艺术作品不仅有表面我们能看到的内容,有时我们未发现的内在才是作者想要表现的内在本质。而这些我们不能直接读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分析。透过现象抓本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不仅关注作品的主题内容,也需要去探究艺术品背后所蕴含的真正含义。本次以基里柯的绘画作品《一条街道的忧郁和神秘》为例,用图像学的理论分析画面背后的意义。首先从第一阶段来观察,不去考虑深层的含义,用眼睛直观地去感受画面所传达给我们的基本信息。
从画面整体来看,大部分的画面是广场上的建筑景物,画面的右边有一辆车厢门敞开着的老式货车和一幢低矮的白色连拱廊,长长地向前方伸展开;画面右边深褐色和灰色的带拱顶的建筑物,被它遮挡的大片黑色的阴影与画面左边的连拱廊,两个建筑物之间阳光耀眼的马路,黄色块在前后不同层次的呈现;画面的左下方出现着一个小女孩正滚着铁环在街上奔跑着,但只有她一个人在玩却没有其他的玩伴;在画面的靠近中心店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人长长的阴影,他就像幽灵一样从一栋楼后正慢慢走出来,整个城市广场除了这个有着生命的女孩和“人的阴影”外空无一人。
通过第一阶段的分析,将作品中的艺术母题和自然母题,也就是基本事物和基本识别符号阐述了出来。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图像志阶段,这一阶段的分析将不再是眼睛看到的内容,需要进一步通过表象来理解其象征的意义,我们需要通过对作者创作作品的初衷进行了解,去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通常这一点多以某种特殊的形式或是特征表现出来,准确的解读特征,能帮助我们对画面表现的含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画面中通过等角透视画出这辆老式货车,在它的结构反衬下,周围那些向焦点集聚的建筑物看上去便真的变了形。图中两排柱廊在互不协调的空间系统中相互冲突,展示了一种非现实的梦幻感;画面左半部伸展的长形拱廊的三条边线相交在前边不远处也汇成一个结实的三角形形状;剩下中间的这个不规则的M形,框住小女孩和那个邪恶的阴影,预示着一种冲突;两边的建筑物显现出无穷的大,小女孩却在整个画中表现出无穷的小,连那个恐怖的没完全出现的阴影都比小女孩大,预示着某种威胁。用最简单的剖析方式来说,这幅画中的女孩象征着人性中那些毫无戒备的的美好和纯洁,男子的阴影象征在前方等待着的不测和危机,而整个巷子的扭曲则表示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查阅资料并结合时代背景来看,这是二战前夕的作品,当时的意大利国内已经非常混乱,《一条街的神秘与忧郁》是形而上画派的契里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本幅画的由来就是受到尼采作品中对意大利荒漠广场的描述有感而作。
第二阶段的分析,通过对作品知识性的解释,阐述其表现技法及知识背景,表现其约定俗成的规范,能让我们更加具体的了解画面的含义。但从读图阶段到解读图像阶段,需要在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分析,并且要多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发问,这样才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一幅画面。
在第三阶段中,也是对画面本质含义的解析,形而上画派描绘一些被哲学的幻想所强化的形,通过物体在“非现实”的背景上并置,以传达一种引人深究的神秘感。光线与投影,斜射的光线与长长的投影,如同深秋般的时间,以凄凉孤寂感描绘出二战之前意大利国家的混乱局面的表现。透视与图示,采用规整和多点透视的不合理组合造成现实的空间,也感叹了当时意大利带给人的恐慌和绝望,一种随时的碎裂感给当时人们一种不安的感觉。色调和氛围,单纯低沉的色调,画面的神秘与不详的梦境,并置明亮的光和阴暗的影等不和谐因素表现出一种冥想的孤独,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梦幻感。这就是契里柯所表现的通过虚无缥缈的梦幻式语境把人们带进的这样一个被无形力量控制着的城市,一个让人感受到的这种城市生活中的孤独与恐惧感。第三阶段作为最高层面的分析,艺术作品也有意无意的承担起创作者创作时的意识,将历史意义与现实材料进行对比互证。但这一阶段对史料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为主导,为学生进行讲解。
至此,根据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原理解读了这幅作品,除了了解作品本身所传达的含义,更挖据出作品隐藏的含义。《一条街的神秘与忧郁》的历史价值除了其本身对画面的刻画以外,更代表了一个画派,一个时代的艺术价值,这也是我们通过图像学来研究的意义所在。
在课堂上加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结合,学生在能通过一系列的探索过程去寻找美背后的意义。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兴趣。作品赏析的过程,是一步步知识与思维递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保证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参与作品赏析的过程中。想提高艺术品的吸引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趣味,利用高中生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带着问题参与其中,感受欣赏作品的快乐。
图像学以还原历史本质为基础,丰富历史文化,以社会再现的角度观察分析作品的不同细节。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运用图像学的分析方法,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感悟作品的同时,也加深了审美的能力,并且在本质上对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图像学对作品的深层剖析,加强了教学的效果,培养起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探索精神,也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
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对艺术作品的人文性探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得图像学形式的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学生以图像学的分析方法去洞察、了解、研究身边事物的能力。在视觉文化兴盛的今天,使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达到美术鉴赏人文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