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华
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完善,同时也迎来了更多挑战,因此,落实好国企改革工作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国企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现今,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是国企改革重点,三方管理全面推进,更有利于国企管理改革的蓬勃发展。此外,在进行国企管理改革时,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国企管理改革的整体水平。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今非昔比,国有企业也在不断加快企业内部体制管理改革,改革的重点是不断提高企业生存能力。管理改革是国有企业内部体制改革的主要手段,而国有企业的内部体制改革必须在现代企业发展管理理念基础上进行,通过一系列管理改革来推进国有企业规范发展和管理。
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竞争实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日趋严峻。所以,只有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将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对企业长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企业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合作。
企业竞争力和企业长足发展都可以通过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自主创新意识来呈现,国有企业要想改变原有的组织并求得发展,那么进行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企业发展新技术、新理念在有效管理体制中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收益,而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创新更是离不开大量人才的支持。
而今国企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非凡成绩,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但是其中也存在众多问题,同样会影响国企改革工作效果。
在进行国企管理改革时,行政管理是其中最重要内容之一,其具体问题如下:首先,企业领导者自身意识薄弱,存在较大的主管随意性。许多国企行政管理期间,将领导者的意识作为管理重要标准之一,尚未结合管理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计划,缺少可操作性。其次,国企管理模式相对简单,大部分管理模式都是复制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此外,部分国企行政管理还存在不良工作作风和习气,没有站在市场角度,合理调整自身管理工作内容。
在国企管理改革中,产权改革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其存在的问题如下,资产处置期间出现了明显的缩水、漏水问题,使得国企改革公信力逐步下降;国企管理改革改制政策出现中断、闲置问题,从而大大增加了改制工作难度。
目前,国企管理改革中,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开发,采用的方式较为单一,不够创新,严重制约了人员开发效果。其次,国有企业人员的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合理,主要是考评标准不够标准规范,且采用方式较为简单,考核评价指标没有做到量化,从而影响考评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除保留原有的经济增加值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外,年度考核指标以净利润代替原有的利润总额,定期考核指标以净利润代替原有资产总额的周转率。此次改变主要为了更好地衡量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的效率。
对于科技进步要求极高的企业和工业类企业,重点强调考核科研投入、产出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以研发投资为利润,引导企业建立稳定的研发投资增长机制。考核还将包括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切实增强压缩管理层级、缩减法人户数、剥离企业社会功能等指标的考核,把去产能的任务纳入到业绩的责任书里面。此外,“一个企业,一个政策”决定了对企业负债率的评估,引导企业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和经营活动,以实业为重点,强化重点主业。
对于承担政府采购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企业,加强了重点保障任务的考核。对公益类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重点考核产品服务质最和保障能力。新的考核办法从今年开始全面实施,应该说对中央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会起到一个重要的指挥棒作用。
企业要想不断提升国企产权改革工作水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全面了解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同时拥有强烈的国企产权改革责任意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下,我国经济结构和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国企内部当务之急是制定更加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同时落实好企业内部产权改革工作,同时,建立与市场发展相协调的产权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国企市场化程度。第二,需要把产权改革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将产权制度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产权改革过程中,企业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同时促进企业内部人员和资金流动。
国有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符合社会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更加健全行政管理模式。国有企业正确、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国有企业应从市场经济环境角度出发,将企业经济利益同行政管理工作重点进行有效结合。国有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效改善行政管理工作效果,避免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同时积极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经营情况,采取灵活、准确、简单、有效的工作形式来推进行政管理工作。
传统计划经济理念严重影响了国企长期发展,使其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一直遵循政企分开原则,从而确立创新性管理体系,进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推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应将原有的生产经营方法转变为资本经营方法。绝大多数工作人员不有深入认识到最新资本经营方法,人才储备相对紧缺,因此,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没有执行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资本经营模式。国企有必要对资本经营意识和金融意识进行相应改革,从而实现资本的充分利用,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现阶段,我国社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资本市场越来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国企资本经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使得很多管理规定难以落实到位,由此可见,各项管理决策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许多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都错误的认识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固定。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风起云涌的国际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经营产生了巨大冲击,加大了运行风险。因此,要想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仅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理念和制度,而且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的汲取,做出科学调整,从而实现更好的效果。
综上文所述,国有企业管理改革期间,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产权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工作中,针对上述情况,国企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手段,切实保障国企管理改革工作中的具体实施效果,进而促进国企管理改革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帮助国企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