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中的“图案”释义

2020-11-27 15:37:13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72000
流行色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用性美感纹样

孙 浩(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72000)

“装饰艺术”的说法兴起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多元化的艺术风格,涵盖了纯艺、平面设计、影视、产品等诸多领域,注重强力的视觉表现力,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代艺术风格。“装饰艺术”强调自然风格的、有机形式的装饰因素,对手工艺的美感推崇备至,主张简单几何形式的美、机械化的美,在工业化生产的产品领域占有极大比重,因此具有更加积极的时代意义。以东方为代表的中国元素和日本元素作为“装饰艺术”的组成部分,许多艺术风格采用了东亚地区传统的设计材料和制作工艺,设计师们大量借鉴了中国古代铜器和早起中国瓷器优雅的器型、精致的花纹,以及中式硬木家具简洁的线条。

“图案”概念源于日本,日本人将英文“Design”进行了东方理论建构,力求建立与日本文化中的“图案学”相对应的时代语境。“图案”的概念与“Design”相对应,从而形成了从整体性的视角对制作之前的设计进行构思,进而表现于案本,即彼时所理解的“图案”之义。傅抱石先生在《基本图案学》中表达了对于图案与工艺结合的迫切性,注重两者的相互配合,他认为:“夫图案乃装饰构成之躯,仅有图案,不能毕其使命。故必与一切有容受装饰可能之物,互相因果,发生密切之关系,始获效果。”

在中国,“图案”被认为是对于工艺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性把握,倾向于其装饰性的理解,图案学作为方法论也趋于装饰和美化作用。在图案学发展初期阶段的学者常常以感性的人问向度为基本思路,以装饰为途径来美化生活,以此来通过艺术给予人生“美的体验”。表现在艺术实践中的“图案”也常常起到装饰和美化的功能。将“图案”分为“基础图案”和“工艺图案” 是张道一先生曾经提出的理论:“两者相对而言,‘基础图案’是为各种工艺品的图案设计在艺术上所作的准备,而‘工艺图案’则是在艺术的基础上适应着材料、工艺和用途的制约,所作的分门别类的设计。”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讨论图案范畴的问题上主要集中在器物的装饰层面,即使已经开始注意器物的外形、结构以及工艺的适应性,但相对现代“设计”的概念而言,仍然更偏重装饰的表达,纹样的形式语言成为重点。此时的“图案”离不开绘画,属于艺术性的表现方式。

美感与实用性原则是一切物品应具备的特性,美的属性包括形态的、色彩的、装饰性三个方面;实用性则包括便捷、安全、舒适等诸多方面。物品的美感和实用性在产生过程中没有先后顺序,不可在物品完成后再附加装饰的功效,也不可在保证美感的前提下再去巩固其实用性。对于图案的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其美感与实用性的整体性;对传统物品进行分析并给予创新性研究;对自然的研究。对于传统物件,虽然多数可以使我们获取丰富的素材和想象,但也需辨别其糟粕,摆脱俗套的图案样式,对于传统图案要构建相对完整的意识观念。“图案”的平面化形式被应用在较多的领域,通常所讲的纹样相关的形象涵盖在内,也包括一些装饰性的艺术形式,比如装饰性壁画、雕塑等。例如在染织中将“图案”等同于纹样、花纹等,其常常产生于具体的实践门类中。“图案”的装饰需要依附在不同的载体之上,不会作为独立欣赏的客体而存在,这一性质决定了“图案”要受让客观物品的形状、大小、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当然一般的装饰图案不完全等同于纹样的含义,装饰图案并非只依附于被装饰物之上。对于“图案”的创作,在基础图案之外,还有针对器物造型的立体图案,除了考虑其装饰性外还要考虑器物的实用性。对于装饰图案而言,实用性更多关注的是纹样的使用是否合时宜,其装饰有没有妨碍到实用,仍然是以装饰作为中心。

“图案”一词的概念,雷圭元先生曾经在一篇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图案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图案,是指平面的纹样的符合美的规律的构成;广义的图案,则是关于工艺美术、建筑装饰的结构、形式、色彩及其所附的装饰纹样的预先的设计的通称。”这样对于图案的解释较为笼统,雷圭元先生也直接将图案与设计的概念等同来讲,这与其《新图案学》著作中的思路基本一致。对于“图案”的研究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美感等因素,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也受到此时文化、思想意识的影响,这些思想、思潮对于“图案”的认知和解读也从另一个维度直接或间接地定义了“图案”。在《新图案学》中的第三个章节,雷圭元先生讲到图案的内容亦有“诗的内容”,讲述的是人类最初的淳朴思想状态的图案,图案的出现既是对自然万物的描述,更是充满创意的表达:“艺术还不止于技巧,更不止于将自然物像的再现,而是必须将想见的再生出来,加入我们的意见,我们的感情,我们的情绪。”他引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威斯敏斯特桥上有感》来诠释诗的内容的图案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世间没有东西比这显得更美丽的:

要灵魂昏浊的人才会放过,

在巍壮中如此动人的景色,

像穿着一件外衣,这城市披上了

清晨的美丽,静寂,无蔽。

船舟,古塔,屋宇,戏院,和庙堂都伏在

空旷的原野上和蓝天的下面;

一切都辉煌闪耀在无烟垢的大气里。

太阳从未如这般美丽地把深谷,岩石,

和山岭都浸染在他的第一次的灿烂中。

我从未见到,也从未感到,如是深的寂寥!

河水依着自已甜蜜的意思无语地流溅。

亲爱的神呵!这些屋宇都仿佛在睡,

那整个伟大的心灵也静静地伏着。

这首诗以生动、直观的字词讲述了在泰晤士河上的威斯敏斯特大桥眺望伦敦秋日的景象,表达出肃静美好的感受,感情丰富而真切,雷圭元先生将这首诗描述为一幅美妙的图案。在《图案与诗词》一文中,他提出“图案的内容是诗词的内容,图案的韵味是诗词的韵味。”诸如文中的诗词“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空阶滴到明”中“一声声,一更更”是带有变奏的点,“窗外芭蕉”的窗是有序的线,芭蕉则是秋日黄色的面,“空阶滴到明”涂抹着通透、朦胧的色调。他运用几何图案的概念对诗词进行诠释,寻找两者之间的相通点,也可以理解为遵循一定的规律安排具体的物象,产生带有作者某种情感的韵律感。雷圭元提出符合新时期的图案构想:“新图案的使命,是使人类所独有的美的沉思与自然界的形和色,万象的比例和律动相呼应调和,而以思维来集中,佐以美学上的诸法则,针对着人类生理、心理上的条件,在空间构成便利与使用;在时间方面,能给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间,保持平衡的冲进,无止境地、永恒地,走向生存创造的大道。”

装饰艺术中图案的美具有十足的包容性,应是艺术的美,与音乐、表演等形式殊方同致,对待不同风格、不同地域、民族的形式,应是积极地融合和发展,并顺应时代带来的无穷变革。吴梦非先生曾提到“均齐与平衡”、“变化与统一”、“调和”等美的法则,并总结道:“总之这种形状,变化上的手段,不外点、直线、曲线等的调和。均齐的和平和的要得其中。加上种种的意匠,适当的配合,并且鉴定所应用的种类、用途、性质等等,顾及审美和实用两方面,如此方可算适合的装饰。”图案的创造性,应当是人们对于美感的追求与自然形态和颜色的诠释,事物的韵律感在此间调和,运用适时的设计方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便利。在手工艺逐渐被机器所取代的时代,图案风格的变迁无可避免,流水线生产的方式所创造出的工业图案,带有理性的设计风格,缺失的是人文关怀带来的温度。全然为了功利必然影响图案的艺术品质,应当回到一切以人之美好为标准的初衷,美化人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实用性美感纹样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08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中国三峡(2016年11期)2017-01-15 14:00:21
袁飞纹样设计
湖南包装(2016年2期)2016-03-11 15:53:17
梵呗的音乐宗教美感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