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近年来高校美育教育的育人导向作用逐渐凸显出来。通过美育教育的改革,高校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有了显著提升。音乐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体系建设、形成新型美育教育格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美育教育;音乐素养;校园文化
一、美育教育中音乐素养培养的现状
美育教育广义上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种美学原则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它不是指单纯的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实践能力,音乐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的感悟能力,音乐素养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当下高校音乐素养培养的现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音乐基础知识匮乏,审美能力弱
学生对音乐审美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审美的过程中只看重事物的表面,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发现美,对美的内涵和内在本质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其次,分辨鉴别美的能力差,容易受时下娱乐文化的风潮所影响,不能自觉地去批判和抵制不良的审美现象,导致价值观产生偏移。
(二)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音乐师资力量薄弱
首先,高校的美育课程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关注高校美育,对高校美育评价的重要指标就是高校的美育课程。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美育体系。课程开设较少,覆盖面窄,出现很多学生选不到课的情况。课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课程知识普及不到位,教学与实践、文艺活动、艺术展演难以对接,美育教育工作与教育改革的要求无法适应。
其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授者美学功底各异,艺术修养参差不齐,教学素质与能力不尽相同,且师资团队不稳定,一些课程无法长期开设。课时的短缺、专业的不精、授课的不连贯必然导致美育的形式化、表面化、肤浅化,美育教育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
二、促进音乐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及时更新音乐审美教育观念,十八大以后,美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这样一个契机,教学更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课改要求,落实音乐审美教育任务,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调整教学的侧重点。把教学与文化活动、艺术展演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合理配合。
据统计,在非音乐专业高校学生中,能够掌握一门乐器的学生只有约1.5%,识简谱和五线谱的学生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对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获得少之又少,有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具备。因此,简单的通过欣赏音乐是不能实现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目的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固定的音乐欣赏内容以外,也应当适当加入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例如:认识音符,学习简单的节奏节拍,识基本的乐谱等。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理论知识增添趣味性。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创作意图与音乐表达的情感。
(二)增强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缺乏对美的认知能力,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审美,当欣赏完一段音乐问及学生感受时,普遍回答都是:“好听”,“歌词不错”,“唱的不错”等比较单一肤浅的回答, 并没有发现作品更深层次的价值,从而达不到美育的教化作用。音乐欣赏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分享有艺术价值的音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音乐,提供更多的欣赏角度和维度,例如:除了听旋律、看歌词,还可以从音乐结构的发展、音乐风格的变化、音乐的表现手法、音乐编曲的二度创作等等各种角度去分析,慢慢体现出音乐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达到提升音乐素养的目的。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如在学习欣赏交响乐相关内容时可以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配乐、电影配乐入手,让学生意识到交响乐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都能听到,从而拉近学生与交响乐的距离,再去引入相关内容的知识点。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作品也一样,从学生熟悉的角度来切入,从生活中去感悟音乐、理解音乐,使其更好地融入到音乐所创设的情景当中去,因为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才更能产生共鸣,引发思考。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尼采说过:“没有音乐,人生将是一场错误”。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类语言的延伸,它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传播美、追求美的工具。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平台、相关组织的影响力及多媒体传播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形成一定的音乐文化环境,倡导正能量的音乐文化理念。如:利用校园广播做专题的弘扬红色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二是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培养文艺骨干人才。大学生艺术团这一组织对于一个学校提升高校社会形象、推动美育素质教育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在校园各类文化活动中,大学生艺术团的参与占很大份額,且聚集了相对来说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文化风向。通过大学生艺术团组织学生开展各类音乐比赛、文艺演出等等,有利于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传承。通过各类文艺比赛和艺术展演,也有利于搭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除此之外,也要加强音乐社团建设,发掘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营造良好校园音乐文化氛围的良性循环。
三是完善第二课堂体系,依托第二课堂打造校园品牌音乐文化活动,这种活动需要具备规模大、质量高、影响力广、举办时间固定等条件,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下,学校会形成特有的音乐文化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接受正能量的教育且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例如在高校开展“五月的鲜花”合唱比赛,合唱涉及人数较多,更多学生可以有机会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合唱是集教育性、艺术性、群众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艺术活动,通过合唱的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各学院之间交流学习,凝聚师生热情。
开展“校园歌手大赛”的活动,通过比赛给热爱音乐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心态与能力能够得到锻炼,也有利于增强自信心,用更积极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
结 语
美育教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高校需要转变音乐审美教育理念,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切入点,树立新的音乐素养教育理念,在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一步推动美育教育稳步发展。
作者简介:史歌(1993-07-11),女,汉族,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