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碧英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加强思想引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重点强调立德树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在改进中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学,持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切实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使其他各类课程和思政课能够同向同行,最终形成协同效应。这些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1]。课程思政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至课程教学与改革的各个环节,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路径,构建铸魂育人的课程共同体,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全育人就是全员、全过程及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理念是指把思想政治价值引领贯穿至高校教学、科研等领域,形成各领域协同育人的新机制。课程协同育人就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把思想政治价值引领融入各类课程中,形成高校思政课与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其主要内涵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这个重要问题,全面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在价值取向、根本任务和育人目标方面是一致的,都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用人才。
(1)积极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2018年3月举行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其他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真正地实现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2)有效发挥其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效
在2016年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在改进中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学,持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切实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使其他各类课程和思政课能够同向同行,最终形成协同效应。学校其他各类课程不仅担负着传授专业知识的使命,也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因此,其他各门课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
(1)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相结合
非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同时,思政课教师也应加强与非思政课教师的沟通,深入挖掘非思政课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思政课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培养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过程中,要注意培育和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际践行提升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1)构建长效沟通机制,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学校教务处牵头,搭建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定期交流的平台,使教师在沟通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2)加强课程建设,重视课程内容协同的交汇
根据课程内容寻找不同课程内容协同育人的融合点,深入挖掘其他各类课程中富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
许多专业课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德育教育是思政教师的工作,他们更多精力是放在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各大高校应该重视教师言传身教方面的引导作用,深入挖掘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逐步提升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能力。
(4)更新考核理念,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学校不仅要更新考核理念,同时也要更新教师的考核方法,要把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坚持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统一,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处于一个尴尬境地,而其他各类课程存在着重知识、轻价值等问题。目前“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政课与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模式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统筹协调课程教育的理念、内容以及载体等诸多方面,努力做到同向同行,最终形成育人合力。长期以来,部分高校的非思政课教师认为育人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普遍存在着协同育人意识淡薄的现象。
(1)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
非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非思政课教师担负着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的职责。正是在这种教育观念的驱使下,许多非思政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就是讲授专业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2)重专业课,轻思政课
一些高校非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更有一些非思政课教师认为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不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主张压缩思政课的学时和学分,甚至部分专业课教师政治意识十分淡薄,在教学中与思政课背向而为。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将不同学科的不同专业划分于不同的学院。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各个学院围绕专业特点精准地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会带来学院之间、教师之间隔阂的困境。
各学院管理各学院事务,很少进行沟通交流。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非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匮乏,存在着教育活动各自为政的情况,尤其是教育的理念、载体和方法等存在着差异,各个教育环节还未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导致了一些高校的育人存在“单打独斗”的窘况,无法形成同向合力。由于思政课教师不熟悉专业课,在教学中很难较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不同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因此就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不仅降低了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而且也降低了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由于受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与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机制还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同主体责任不明确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专业课以及通识教育课等各种课程,其育人资源尤其是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而当前学校领导、高校思政课教师、非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主体责任不明确,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很难见成效。高校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划分于不同的学院,无论是学院之间,或是教研室之间,还是教师之间,在进行协同的时候都不明确,存在协同育人的“两张皮”现象。
(2)方法协同渠道不明确
由于高校非思政课教师欠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以及话语体系等方面的认知,因此对各类课程育人资源进行开发整合的意识较为淡薄。尽管高校各类课程中富含着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是由于有些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较为淡薄,在教学的过程中还不清楚应该如何有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不知道应该怎样深入挖掘课程教学资源,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对如何把各类课程知识作为有效载体,适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缺乏必要的认识。
(3)考核协同不明确
当前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但是在实际教学育人过程中,对于协同育人应该怎么做以及相关评价标准都缺乏具体的规范,最终导致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激励以及保障机制。当前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偏重于主持的课题、发表的论文,轻视了教书育人和价值引领。因此把教书育人和价值引领渗透到各课程的教师考核中,需要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
立德树人工作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程,因此各高校在探索各类课程和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从宏观层面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协同育人的紧迫性,真正地把协同育人工作与学校整体规划相结合,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把协同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良好态势,促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各个单位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格局。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校成立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工作组组长,统一协调有关育人单位的任务,同向发力,改变以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情况,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2016年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要把学生培育成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协同育人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在专业课教学中讲好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学中有效结合各类课程的知识点,注重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功效。
对于协同育人内容把握不准的现状,我们需要从立德树人和学生的需求出发,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扎根于学科的专业优势,优化整合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增强课程思政的理论性,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使两者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的效力[2]。
(1)整合课程资源
各类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深入挖掘整合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找准立德树人目标和课程资源的契合点,将智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思政课也要充分利用整合各类课程的育人资源[3]。拓展融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借助网络平台和校外有关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形成资源联动,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个中心进行整体设计,逐渐画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心圆,不断增强协同育人的效果。
(2)整合师资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强化价值引领,做好知识传授,着力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最终达到协同育人的根本目标。教师应该树立课程思政的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最终达到整合育人资源、增强协同育人效力的目的。
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方式,有力提升协同育人的实效性。着力解决协同育人主体间各自为政的窘境,通过整合和优化协同育人的资源,强化协同育人的主体间、客体间以及主客体间的育人信息资源交流互动,提高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感染力。搭建协同育人沟通的平台,提高协同育人的凝聚力。实现各类课程和思政课育人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协同育人的吸引力。
制度保障机制对高校的协同育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要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持续激发协同育人的活力,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建立相应的激励促进机制,健全与完善长效保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不断发现协同育人的新问题,深入探索协同育人的规律方法,切实履行职责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