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生田径训练中兴趣培养法的应用

2020-11-26 15:13王飞江苏省邳州市岔河镇中心小学
灌篮 2020年31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小学生

王飞 江苏省邳州市岔河镇中心小学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体适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的核心任务。田径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观察传统的小学田径训练,其教学的方式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在田径课程中经常会抱有抵触、敷衍的学习态度。基于此,体育教师应当贯彻兴趣引导的原则,在田径训练中灵活运用兴趣培养法,让学生体会到田径锻炼的魅力,帮助学生爱上田径运动,为终身运动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一、小学田径训练中应用兴趣培养法的教学要点

(一)劳逸结合

田径运动对学生的体能消耗较大,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长时间的训练很容易产生疲惫的感觉,甚至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如果教师没有控制好田径训练的力度,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损伤。小学生就会对田径运动抱有抵触心理,甚至会产生畏惧感。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劳逸结合,合理分配好训练时间,既能让学生体会到锻炼的效果,也能将训练力度控制在学生的身体承受限度之内。针对这个目标,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首先,将教学内容分步骤进行。比如,训练800米中长跑这个项目时,教师可以按照“起跑姿势——呼吸节奏——并线技巧”的顺序开展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训练过程。由此,可以降低田径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中长跑的田径技巧。

其次,教师应当重视田径训练后的整理环节。比如,教导学生一些有趣的整理运动,帮助学生缓解疲劳的肌肉。或者,通过亲身示范,为学生教导一些防止运动损伤的方法。例如,在运动中不小心抽筋该如何处理,奔跑过程中不小心摔倒该如何最大程度的防止损伤等等。由此,不仅能让小学田径训练做到张弛有度,也能丰富学生的运动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的博大精深,激发田径学习的兴趣。

(二)因材施教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特长、兴趣爱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其推荐合理的田径训练项目。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形式的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进行相同的田径训练,将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爆发力强、耐力较差的学生适合在50米短跑发挥自己的实力,弹跳力较强的学生在立定跳远、跳高、跳远等项目中才能一展所长。假若学生的特长与田径项目的性质不匹配,那么学生将会在训练中处处碰壁,训练成绩也会平平无奇。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具备“伯乐”的眼光,发现不同田径项目中的“千里马”,为学生确定好田径训练的侧重点。

首先,教师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组织一些测试活动,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肌肉力量、柔韧度、耐力、肺活量等体适能的数据。随后,通过移动设备,为学生播放田径运动的视频,并做好调查报告,了解学生对哪些田径项目比较感兴趣。最后,综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特质,为学生推荐合适的田径训练项目。由此,学生在适合他的田径项目中才能迸发学习热情,提高训练动力。

(三)合理计划

当教师为小学生确定好合理的田径训练项目之后,应当基于劳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对此,训练过程应当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比如,在训练的侧重点上,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田径项目来确定训练的主次。比如,有一名小学生身体健壮,适合投掷垒球的田径训练。该学生的训练要点在于上肢力量以及自身的协调性。对此,教师主要可以为这名学生安排一些传统的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运动。其次,搭配一些移动步法方面的训练。在多样性上,教师可以从专项训练的形式上入手。例如,让学生尝试练习青蛙跳,以提高学生的半蹲跳能力。或者通过快速提拉重物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肌肉爆发力。

(四)赏识教育

小学生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练习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协调性不佳,在田径训练中常常无法掌握规范的运动技巧。长此以往,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学习困境,教师应当重视赏识教育,通过适当的言语激励,帮助学生摆脱不自信的学习心理。赏识教育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交流氛围,通过鼓励的过程,教师可以缓解学生的负面心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教师的关怀,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小学田径训练中兴趣培养法的应用

(一)组织游戏活动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在小学田径训练中应用兴趣培养法,游戏活动是十分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田径训练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例如,在50米短跑的田径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紧急演练”游戏活动。游戏规则是:按照人数,让学生以四人纵队的形式排队。同时,教师为学生准备好一个抽签箱,让学生随机选择起跑的姿势。比如坐在地面、反向半蹲、俯卧撑、仰躺等等。当听到教师吹哨之后,学生要迅速按照抽签的内容,做好相关的姿势,随后才具有起跑的资格。该游戏的目的除了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之外,还要让学生细心体会,在不同的姿势下,如何能迅速调整好身体,达到最快的奔跑速度。

除了“紧急演练”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胸前放报纸迎面接力跑”的游戏活动。游戏规则是:先让学生按照四列排队,再将学生的人数等分,让学生在场地的两侧面对面站立。当游戏开始时,起跑的学生将报纸贴在胸前,快速奔跑,要求报纸在奔跑中一直保持在胸口的位置。当学生跑到对面,由同组的队友接力,传接报纸,用同样的方式奔跑回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报纸在胸口时的不同感觉,从而认识到跑步速度快慢的区别。

(二)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偏向于感性,如果田径训练的过程偏于中规中矩,不能给学生带来眼新鲜的感觉,学生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训练过程中引入音乐、视频等丰富的教学元素,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给予学生感官刺激,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代入感。

比如,针对50米、100米、200米的短跑项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连接音响,播放《克罗地亚狂想曲》《银的意志、金的翅膀》等风格比较激昂的乐曲,在第一时间提高学生的紧张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运动状态。再比如,针对800米、1500米的中长跑,搭配一些风格比较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呼吸。简而言之,通过音乐的渲染力,合理控制小学生的运动节奏,为学生营造视听结合的训练体验。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为学生剖析田径运动的技巧。比如,教学50米、100米的短跑项目时,将运动技巧录制成微课视频。通过移动设备播放给学生,让学根据专业的运动员的运动视频来汲取经验。对比传统的示范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明显更具有趣味性。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慢放功能,学生也能不断回顾田径运动的细节,从而更快掌握田径技巧。

(三)引入称号制度

小学生都具有好胜心,通常具有较强的求胜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求胜性格,引入称号制度,鼓励学生在田径训练中良性竞争,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运动活力。

比如,进行“50米成绩”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跳远成绩,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例如,以小学六年级的标准为例,女生的达标成绩为11秒,男生为10.2秒。根据男女生的具体水平,教师可以参考游戏元素,设计黑铁、青铜、白银、黄金、大师、王者等各种称号,并为这些称号搭配各种各样的说明。例如,黑铁称号的说明是:小朋友,我的奶奶跑的都比你快。但是你的成绩有很大的上升潜力,继续加油吧!王者称号的说明是:我的天,你肯定是开挂了,恭喜你获得了“风一样的少年”这个荣誉称呼。以此类推,通过诙谐幽默的说明,给学生带来一种别出心裁的训练荣誉感。由此,学生在不服输的心理推动下,就会积极投入到训练过程之中,期望能获得最高级的荣誉称号,收获同学的崇拜。对此,教师需要注意:称号内容要以激励为主,可以适当的调侃学生,但不要带有讽刺和侮辱性的字眼。否则,很容易伤及学生的自尊心,起到弄巧成拙的教学作用。

(四)优化评分制度

根据前文的分析,小学生的田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除了要在教学方式上合理调整以外,还要从教学评价上入手,采用更为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运动水平,不断积累学习自信。

首先,教师应当摒弃“分数至上”的思想,对于学生的田径运动,不要单纯以跑步的时间、跳跃的远近、投掷的距离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要仔细记录学生每一次参与田径训练时的变化,与前一次的训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学生是否存在显著的进步。比如,某名女生在50米跑中用了13秒,随着多次训练,她的成绩已经提升到了11.5秒。虽然还未到达及格水准,但这名学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原有及格线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努力分,肯定这名女生的进步,以增加该生的训练成就感。

此外,评价内容应当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除了学生的达标情况以外,学生的田径技能掌握情况、心理素质情况、临场发挥能力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当教师通过评价来找出学生的田径缺陷,再根据反馈的信息来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全面优化训练过程,以提高训练的效率。

三、结语

想要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有效落实兴趣培养法,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让学生在田径学习中感受到进步的乐趣,在胜利中积累自信和成就感。因此,体育教师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差异化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将游戏元素适当结合在训练过程之中,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田径技能,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小学生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计数:田径小能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不正经运动范
我是小学生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非常小学生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