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绍闹,苍南县中医院
为了充分缓解群众就医难问题,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建立起了县域医共体,县域医共体的出现,充分整合了县域医疗资源,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是我国在民生工程领域内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县域医共体形成以后,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核算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问题,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县域医共体的稳定运行。本文立足县域医共体的实际情况,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的难点、对策进行探讨,同时对县域医共体的核算方式提出相关的思考。
随着县域医共体的形成,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县域医共体由于接入机构的差异性,在财务数据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影响了财务数据的统一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二是目前随着县域医共体的形成,财务系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三是财务管理部门各岗位员工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未能与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要求相匹配,专业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为了解决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针对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不完善的问题,可以在参照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与县域医共体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财务管理数据标准体系,要做到基本覆盖目前所有医疗机构财务数据,总体上满足当前医疗机构服务开展及财务数据管理需要,同时,还要持续做好医共体财务管理数据标准后评估工作,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医共体财务管理实际,对数据标准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调整,进一步完善数据标准体系。其次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影响报送医共体财务管理数据报送完整性、准确性和连续性的各类情形,应当制定明确的应急措施,提升系统应对各类特殊情况的能力,确保医共体财务数据报送的持续性。
为进一步规范与明确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流程与程序,保证系县域医共体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当要完善财务工作线上管理。一是要加强系统建设投入,财务管理系统上线后,县域医共体财务收支项目可以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即财务收支项目的审核、审批、报销、核算、付款可以由系统集中处理。二是财务收支项目采取集中记账核算模式,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统一核算记载到各机构相关账户中。三是为配套财务管理系统上线,要对财务报销单、粘贴单、借款单等报销凭证进行重新设计与印制。
面对新的形势与外部环境变化,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队伍要通过自我学习与提升,主动适应内外部形势变化,增强形势研判、管理决策、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在工作中积极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二是是改进工作方法,强化规则意识,必须严格按照执行行内项目、制度管理流程要求,确保在机制规定的框架内开展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同时统筹好机构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与医共体财务管理工作关系,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在县域医共体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关于县域医共体的核算方式也成为了各有关方面所关注的重点。由于县域医共体特殊的体制和职能,县域医共体可以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进行核算。
具体方式上,首先可以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相应的县域医共体会计核算中心,在保持接入县域医共体的各原有单位在对资金的财务自主权、使用权、所有权等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对一些共同的核算项目开展集中核算工作,同时以报账员的形式,进入到各单位开展包括核算、服务、管理、监督等在内的一系列工作。从县域医共体目前运转的角度来看,建立起县域医共体集中核算中心,能够有效促进部分医疗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
其次,要加大投入,开发相应的县域医共体集中核算系统,将一些核算工作过程中的报账流程上线到系统平台进行,这样不仅减少了报账员工作量,也使报账流程更加有序、更加规范、更加准确。
第三是要加强对预算的控制力度,对于县域医共体而言,成本预算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做好有效的成本预算,可以为政府部门相关的补偿,以及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核算结果也能够促进医疗补偿的合理性。因此,要加强对县域医共体成本预算的统筹管理,在开展预算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市场的动态观察和调研,详细了解目前成本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和县域医共体囊括在医疗机构进行充分沟通,掌握各自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预算。
最后,还要做好医保资金的核算管理, 要通过设立合理的绩效管理模式,来使得医保资金亏损和扣款的金额能够得到有效降低,要加强县域医共体财务人员和医保单位的沟通协作,做好相关核算工作。
综上所述,县域医共体的出现,是我国在民生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县域医共体的运行和功能发挥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