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实验小学 吕华英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存在单向、被动与低效问题,小学生难以在阅读课上展开自主思考,习惯单向接收教师所传递出来的阅读思想与文本内容。久而久之,即便小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最终增加师生双方的负担,教学效率变得愈加低下。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还重新定义了师生关系,认为培养与优化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阅读课堂,切实改善小学生的阅读,让小学生多参与阅读活动,总结有效的阅读技巧,并坚持长期阅读。
阅读情境是指围绕文本内容,借助一些直观资源来呈现文本环境的一种教学策略。阅读情境可以切实增强小学生的阅读意识,及时唤起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促使小学生在阅读课上实现自主思考,积极展开阅读表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阅读情境,切实改善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保证小学生全神贯注地投身于阅读活动中,由此突出小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就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在课堂上展示了冰川融化、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海平面上升等生态环境资料,让学生意识到地球生态环境十分不理想,借此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产生严肃、庄重的情感。接着,我播放了《流浪地球》中的相关片段,以直观的影视画面让小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由此渲染阅读氛围。在此基础之上,再带着情感去阅读《只有一个地球》,直接深化了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其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再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学中,教师展现了春节放鞭炮、贴对联、挂灯笼、办年货等直观视听资源,还播放了关于春节的广告,在课堂上营造了红红火火的氛围,及时唤起学生关于春节的幸福回忆,促使学生产生自主表达的欲望。接下来,小学生就可自主分享春节记忆,由此阅读《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通过文字资料探究北京的春节活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会适当补充北京人在庆祝春节活动时所展开的一系列准备活动背后的文化寓意,尽可能呈现照片、视频资源,帮助学生内化文本知识,切实实现有效阅读。
问题是思考的前提,科学合理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上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逐步深化阅读效果,让小学生牢固记忆阅读所得,使其切实优化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分析文本内容,积极改善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借助问题的启思、导学作用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由此完善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保证小学生可以真正实现阅读进步。
如在《穷人》阅读课上,教师就用丰富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为了回答问题反复阅读课文内容,由此深化学生的阅读记忆。文中提到了哪些穷人?虽然题目是《穷人》,但是全文并没有明确说出“穷”字,请问你是如何看出穷人穷的?桑娜与渔夫的表现体现了他们具备什么品质?课文多次使用了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并且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阅读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一种思维活动,每个小学生都会受到成长经历、情感体会的具体影响,由此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教师不应该剥夺小学生的阅读思考权利,要主动突出小学生的能动表现。这样,小学生才能有效积累阅读经验,并在其他的阅读活动中迁移阅读所得,由此形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真正实现阅读进步。
如在《唯一的听众》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及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同时要熟悉课文内容。然后,学生在5 人小组内参与阅读合作,全面分析课文的叙事线索、环境描写作用、细节描写作用,客观分析课文的结构布局特点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说一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唯一的听众”对“我”产生的具体影响,“我”对这个听众所抱有的情感。通过小组展示与交流,学生可以自主建构文本知识,及时实现有效阅读,深入把握“我”与“唯一的听众”之间的故事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之后,我会适当补充与完善阅读结论,还会以赏识评价来肯定各个小组的阅读成果,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情绪,以便在下一轮阅读探究中有更好的表现。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课堂可以切实优化师生关系,促进教学互动,让小学生及时积累有效经验,稳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科学分析小学生的阅读认知特点,及时改善小学生的阅读行为,优化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与语言能力,由此构建高效课堂,推进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