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感德中心小学 杨婉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通过小学语文老师对插图的巧妙运用,可以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如何巧妙运用教材中的插图,主要有以下两大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感知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正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材插图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融入,为锻炼学生各项能力提供了条件。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锻炼;在学生观察之后,可以让学生对插图内容进行陈述,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内容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然后问学生从插图中观察到了什么。这时学生会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可能会在观察过程中漏掉一些细节,这时听其他学生的描述可以发现自己的缺漏,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在陈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时,为了能够更清晰地表达出来,会在陈述前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和设计,使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通过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个性得到发展,满足新课改教学需求的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部分第三课《拍手歌》教学时,虽然这篇文章很有节奏感,但是涉及的动物比较多,学生很容易记混,这时语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进行记忆。教材中一共有三幅插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雀和锦鸡,它们一起在拉老虎,插图的上面还有一群大雁飞过。通过对这幅插图的观察,学生就可以记住四种动物了。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这些动物的特点来记这首儿歌,不但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巧妙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具有童话色彩,学生喜欢阅读。但是如果只提供文字让学生去理解,学生会感到迷惑,如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去理解课文,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学生就可以知道小蝌蚪变化的过程,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如果语文老师仅通过朗读或者口头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效果并不好,也会影响学生的记忆,不利于学生语文技能的提升。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插图进行古诗词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古诗词。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受到时空因素的限制,学生并不能理解诗人作诗时的感受,但是通过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学生能够感受到屹立在高山上的鹳雀楼是多么宏伟,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而且插图将古诗中的内容都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加深了学生对整首古诗的记忆。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插图,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使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要提升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巧妙运用教材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时,老师先让学生去观察教材插图,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老虎和狐狸!”老师接着提问:“它们的表情是怎样的?”“老师,老虎张大了嘴巴,有点凶残,好像要吃了狐狸,可是狐狸是微笑着的,为什么呀?”这时学生的兴致和好奇心被调动起来,老师由此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进行探索学习,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如果语文老师能够将其巧妙运用到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插图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设计,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重视对教材中插图的研究,使其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综合素养也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