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斌
(江苏省江都中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212)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主要由三大原理构成: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会做的教人,不会做的跟人学。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可见,陶行知先生强调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2016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积极探索。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完美的生活做准备。他主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已经没有院墙,而且知识更是日新月异,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陶行知基于生活的教学探索,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也有莫大的启发。
“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有两层意思,一是亲自动手,二是自己去探索。主张做行动的思考者,做到实践与思考的统一,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必须做得好。例如,教学生种菜,在教室里空谈种法,不如在做中教,让学生在做中学。当然,“做”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种菜这类事情,为种菜而看书是做,为种菜而讲解也是做,观察、学习、思考也是做,做就是“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科学家的发明、哲学家的理论,都是“做”出来的。
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就是“事”,也就是实际生活。战胜实际的困难,解决实际的问题,改造实际的现状,探索实际的未来,这就是人生。在做这些事中去学去教,教成的与学成的必定是真本领。
盲目行动不是做,胡思乱想不是做,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在做。真正做的人要用心思去做,真正做的人才能成为大国工匠。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在做中思考,是中华民族创新的不竭动力。
如今社会已经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生需具备核心素养。而素养必须在“做事”中体现与养成,所以“做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会做事”“能做事”是培养学生的目的与归宿。
陶行知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教学做合一”理论,反对死读书,认为“生活即教育”,反对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提倡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希望借此培养合格的公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剩下来的东西”,二是“带得走的东西”,三是“可再生的东西”。而传统教学“重知识、轻能力”是培养不出这三种关键能力的。
生活既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学习的目的,学生最终都要走上社会,回归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会做人做事。会做人需要具备适应社会的必备品格,会做事则需要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以灌输为主,没有顾及学生为什么要“学会”,怎么才能“学会”。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事”“事中有做”。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才是创新之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墨辩》提出知识有三: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做”和“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得来的,说知是推想出来的。而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根本,做才是教与学的基础。
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判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具有“内隐性”,一个人的价值观,平时难以评判,但是在“做事”过程中必然体现出其价值取向。例如,填鸭式教学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难以知晓学生的想法,但学生在“做”的活动中就可以显现出其价值观。教师如果能在活动中顺势引导学生,就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不仅价值观念具有“内隐性”,品格也是如此。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可以体现出他的品格。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做”学科活动时,学生会表现出专注或不专注、坚持或不坚持、遵守或不遵守、友善或不友善,这些不仅是学生品格的外显,也是绝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巧妙利用,就能抓住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契机。
陶行知认为在做具体事情上去教,教成的必定是真本领。在课堂上,学生不可能时时进行生活实践,但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活动“心理场”。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拉近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在语文学习与专业培养之间架起桥梁。例如,教学《长江三峡》一文时,面对旅游专业学生,教师创设如下情境:如果你率团旅游长江三峡,那么你会如何给恋爱中的情侣介绍三峡,又如何为文化考察的专家进行推介呢?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做一名导游,可以培养学生真的本领。
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杜威认为,经验是世界的基础,教育就是通过儿童自身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例如,教学说明文《寂静的春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人类可不可以不用杀虫剂”的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辩论锻炼语文素养,关注生态问题。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对存在污染现象的小河开展调研,分析污染原因,并写成微调查报告。在活动中,学生做探究,做调查,做分析,做汇报,践行“行是知之始”,能够获得能力与智慧。
真正的教育不在家长和教师那里,而在学生自身生活问题解决的行为和活动中。在生活中做才是真正的历练。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就是生活化的教育场所。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必有我生,必有我同学。生活中“世事洞明皆学问”,处处是生活,处处是教育。不要在岸上学游泳,只有在生活中“亲知”,去生活中“做”,才能练就生活的能力,形成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