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非遗旅游外宣英译研究①

2020-11-26 01:57吴孟杰朱月娥
现代英语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译译文译者

吴孟杰 朱月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加大力度进行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最真实的中国。因此,文化传播与外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且,自从昆曲申遗成功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所以,如何对这些非遗进行保护、发扬、传承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提升我国非遗旅游的影响力以及外宣效果,笔者尝试从生态翻译视角对非遗旅游外宣的英译进行研究。本文将非遗旅游外宣的英译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中,对典型的非遗旅游文本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与整合,进而提升译文的翻译质量,为讲好中国故事尽一份力。

一、生态翻译学的简要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翻译学之中,将两者融合,构建新的翻

译理论,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国内最早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要数胡庚申和许建忠两位教授。胡教授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到自己的翻译研究中,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并将翻译置于生态环境中研究,构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的重要基础是选择适应论,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主体性选择,对原文本进行处理,使译文做到“适者生存”。胡庚申教授提出翻译本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环境的一种选择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不断进行适应与选择,遵循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原则,对两种语言进行转换,进而实现语言之间的生态平衡。朱月娥教授从翻译生态主体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问题,强调翻译对文化生态的中度干扰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由此可见,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促进世界文化园百花竞相开放有巨大作用。

二、生态翻译学与非遗旅游外宣英译

目前,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重视,对非遗外宣英译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加,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官方权威的英文介绍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非遗外宣的翻译可研究样本有限,而且样本中还存在错译、漏译、拼写错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术语缺乏规范统一等问题;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非遗属于中国特有文化,有自身特点,而且涉及范围较广,若只是用西方理论指导则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需要一套量身定做的理论。相比之下,生态翻译学理论更切合非遗外宣英译的研究,因此笔者试图以此理论为指导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讨论非遗旅游外宣英译。

(一)从语言维看非遗旅游外宣英译

语言维的适应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由于受两种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差异的影响,中英旅游外宣文本在用词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重整体,偏重于综合性思维,英美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中国人在组词、造句上崇尚和谐对称,因此中国旅游外宣文本显得文采浓郁一些,四字结构诸多,句式结构较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让人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在对文本进行英译时,译者发挥其主体能动性,适应英文外宣文本的生态环境,考虑译语受众,适当对文本进行适应性选择,进行内容调整、删减,甚至改写,使译文表达明确易懂,可读性强,从而实现两种语言间的生态转换,进一步实现翻译的生态平衡。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节的介绍文本“演历史于古今,生传说于纷纭,珠联爱国情操,……可歌可泣。”再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介绍,“西安鼓乐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曲调优美。……气势磅礴。”这两例的中文旅游文本属典型范例,多为成语或四字词语,对仗工整,语言气势磅礴,高度渲染,由此可见中国流传着听景不如看景的说法极有道理。对于龙舟赛的介绍译文,考虑到中英旅游文本的不同以及语言和思维的差异,译者对“珠联爱国情操……可歌可泣”此部分内容进行高度的浓缩,用“a most exciting group event”来表述龙舟节的整体特点,同时补译了“is held in memory of Qu Yuan,a patriotic statesman and poet in ancient China”,补充说明龙舟节的背景及意义,弥补译语读者的文化空缺。对于西安鼓乐,译者同样用一个长句对原文进行翻译,将原文中的第一句话作为主句来处理,译为“Wind and percussion ensemble of Xi'an is characterized by grand structure,elegant style and beautiful melody”将第二句中的四字词语用“with the music and sounds……”的结构处理,进一步介绍西安鼓乐乐曲的特点。上述翻译策略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运用翻译中度干扰的手段,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生态平衡。

(二)从文化维看非遗旅游外宣英译

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原文和译文存在众多差异,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需对两种语言所属的不同文化系统进行分析与比较,把握二者的文化差异。译者在翻译非遗旅游文本时,应高度重视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跨文化语境下尽最大努力突破文化障碍,在承认和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既要关注译语读者的接受度,更要关注源语作者的‘文化自我’”。因此,译者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进行内容的删减或文化背景知识的增加,最大限度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从而引起外国游客的兴趣,达到文化外宣的目的。

非遗旅游文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及其中的文化负载词等在英文中很难找到对应表达,若处理不当,就很难引起外国游客的共鸣,因此对于此类文本一般采用异化法,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既保留源文本的中华文化特色,又方便其文化在外国游客中传播,进而起到文化外宣的作用。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对七夕节的描述涉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七夕节”等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采用直译法,“牛郎”译为“the cow herder”“织女”译为“the weaver girl”“鹊桥相会”译为“the magpie bridge”,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如若将“七夕节”译为“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就无法传递出其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需要采取加注的方式,即“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Chinese Valentine's Day”,告诉读者“七夕节”为中国的情人节,这样更易于西方读者接受,它既保留了源语的异质特征,又弥补了译语读者的文化空缺。又如,浙江省非遗旅游景点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孙权的介绍,“Sunquan,the founder of the state of Eastern Wu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AD 220-280)”。译者发挥其主体能动性,采用了音译加注法,补充了朝代及孙权的个人信息,让外国读者对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加清楚,达到外宣的目的。

(三)从交际维看非遗旅游外宣英译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原则是在语言与文化维度两者进行转换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交际转换,着重实现源语的交际目的。文本的交际意图主要取决于它本身文本的所属类型。根据Nord对文本类型的分类,非遗旅游属于呼唤型文本,其意图是通过发布相关旅游信息来引起游客的兴趣,那么非遗旅游外宣英译的目的也就是通过英文向外国人宣传中华文化,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在我国外宣工作中,黄友义曾提出外宣“三贴近”原则,为我国外宣翻译提供理论指导。非遗旅游翻译也属于外宣翻译,因此也要遵循此原则,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贴近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外国读者的思维习惯和他们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向读者传递源文本的交际意图,只有这样译语读者才会乐于接受译文。但是很多地方的非遗旅游外宣英译并未很好地实现交际意图。例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石敢当”译文为“Taishan shi-gan-dang”,此译文采取音译策略,并未对进行解释说明,即使是中国读者如果对其不了解,也会不知所云。因此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可读性较差,很难产生共鸣,无法实现交际意图,更无法让读者在旅游中了解中国文化,聆听中国故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该译文是失败的。“石敢当”又名“泰山石敢当”,是中国旧时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筑的小石碑,用以避邪,因碑上刻“石敢当”字样而得名。译文应当说明该特色文化,故而笔者尝试改译为“Taishan shi-gandang,five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were carved in a small stone to prevent people from evil things”。再如,“热贡艺术”译文为“The Art of Regong”,同样,此例子未进行解释说明,译文应介绍“热贡艺术”是绘画造型艺术,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译为“The Art of Regong,an painting art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Buddhist culture in Tibet”,这样更易为外国读者接受。源语文本的主要交际意图是向游客传递“泰山石敢当”“热贡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译文需向读者传递背后的文化信息方可达到原文的交际目的,实现交际维度的转换。因此,作者尝试采取音译加注法进行改译,这样既保留了源语的独有特征,又能达到交际目的,体现翻译的中度干扰对文化生态的价值。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财富,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对非遗旅游的宣传是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此过程中,其文本的英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其英译不是文字之间简单机械的转换,而是文化的深层转换。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考虑语言、文化、交际等多方面的因素,置身于整个生态环境中,采取适当的策略进行翻译,如调整顺序、改写、删减、加注等多维度高度整合译文,体现出翻译的中度干扰对文化生态的价值所在,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生态平衡,进而提升译文质量,提升非遗旅游外宣的效果,使得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英译译文译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