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磊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交流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也通过各类渠道进入我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国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是对于自身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可与相信,并且对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现出自信心。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高校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其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体系、专业技能组成,还涵盖素养、品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下沉淀而来,是中华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也是综合国力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在党和国家号召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响应党与国家的号召,调整育人方案。
英语是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涉及专业广泛,学生数量极大,同时,英语也是典型的语言学科,能够传播文化内容,这些特点决定英语在传承文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大多将重点放置在西方文化的传承和渗透上,忽略了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久而久之,自然会导致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缺失。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而这些卓越的发展成就,与华夏文明的创造力密切相关,因此,让传统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肩负培育综合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身心健康成长也有积极作用。另外,通过传统文化的输入,能够让学生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主动弃其糟粕,更好地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
1.学生文化自信有待提升
当代大学生,身处现代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观念也充满现代意识,但在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知识结构中,对于民族精神普遍缺乏清醒认识,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一些大学生对于西方价值观、生活方式盲目崇拜,看着美国大片、吃着西式快餐、听着欧美流行音乐、过着西方节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知之甚少。高校英语教学中,重点关注英美文化和英语语言特点,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中西文化的对比。不少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为“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将大量金钱、时间放置在英语学习上,却很少有兴趣涉猎传统文化著作,在思想、打扮上,也有明显的西化风格。
2.英语教学忽视人文传承
高校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教学,也是文化的教学,英语学科中的文化导入,既包含西方文化的介绍与学习,更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学都是以英语语言本身为主,过于侧重于专业课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关注英语成绩,忽视了传统道德文化和人文内容,也没有发挥出这些内容在德育、美育上的潜移默化功能。
1.西方国家文化的渗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于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已产生了深刻影响。英语是典型的西方文化载体,深受人们的追捧,以英语为主的西方文化已开始渗透当代青年的思维。个别学生在行为和思想上出现了明显的西化倾向,更严重的是,西方文化的无过滤传播,让不良的价值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渗透至大学生群体。如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人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也不断提升,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开放,西方国家的文化也在渐渐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的“西化倾向”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值得每一个国人的反思。
2.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学科在高校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英语教学质量不仅影响整个高校的教学水平,也关乎学校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质量。尽管新修订的教学内容大纲中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任务、方向做出了明确规定,既要让学生奠定语言基础,又要拓展文化知识,但是,在要求上,还不够具体。在英语课程的开展上,依然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为主,鲜有涉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育德先育才”,高校人才的培养,不能是仅仅专攻专业、应对考试,而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要更新理念,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重新考量英语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大纲和目标进行改革。
要充分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高校英语中。首先,必须要对教学意识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对于高校领导层而言,要对此做出硬性要求,让英语教师能够切实明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有益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对于教师而言,要主动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师是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传授者,其教学意识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成效有重要影响,必须要正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积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基于传统文化渗透的要求来进行课堂规划。另外,要革新学生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感知、接收、研究传统文化,树立中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沉淀着博大精深、思想丰富的经典文化。虽然大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开始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但要在文化自信上达到新高度,与阅历成熟和理论学习深度息息相关。大学生只有加强文化自信理论学习以及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经典论述的研读,并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有新的感悟。要真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提升文化自信,需要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编写出与之相关的教材。在教材内容上,要做到精心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采用全英文的方式来进行编写。在介绍中国文化内容时,要注重学生现有的翻译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精准翻译中国文化内容。同时,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程,教学课时有限,为了节约宝贵的英语教学时间,可以在大一阶段,开设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为学生安排实践环节,带领其参观革命文化基地、博物馆等,感受先贤的奉献精神与理想信念。
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的总称,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会受到当时特殊政治、历史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中西方文化都是如此。对待任何一种文化,都要理性看待,不能全盘接收,更不能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文化,则倡导人文精神、知行统一、爱国奉献,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既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也要汲取西方文化的精髓内容。例如,在讲述“圣诞节习俗”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其与我国的“春节”“中秋节”习俗与文化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知晓圣诞节是源自西方人民对基督教的信仰,而我国传统的节日则充满亲情团聚、和谐美满的品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词汇来进行表达,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文化自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将其贯穿落实在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通过为学生灌输必备的传统文化知识,强化他们的积累,为文化自信打好基础。在阅读、听力、翻译的各个教学环节,可以精心选择文化内容,如先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能够感悟先贤智慧;同时,要做好文化思辨训练工作,锻炼学生的文化甄别能力,让他们能够从内心树立文化自信。以翻译教学为例,可以为学生选择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如仰慕中华文化汉学家对中华文化翻译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接触此类内容,从而树立起文化自豪感。当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结合上述情况,还可选择相关的系列教材,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导读》、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等,推荐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习内容进行监督与考核。
信息技术为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丰富的资源。在教学中,涉及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即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用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来展现传统优秀文化。例如,在讲解到“曼德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用视频的方式来播放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相关内容,介绍56个民族团结、融合的图片与视频,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产生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针对教材文本中的各类文化知识点,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自行通过网络来查阅资料、总结内容,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并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
英语课外活动也是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高校英语教学不能集中在课堂上,更要走出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和接收渠道。例如,可以举办“演讲竞赛”,以“中国特色美食”“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中国地域文化”等作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自行准备。准备环节就是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学习的过程,在后续的交流中,学生也自然而然可以用英语来表达,并传播给更多人知晓。此外,还可以举办交流活动。目前许多高校都会有留学生来交换、学习,因此,要运用好这一资源,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强化本校学生、留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强化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提升中国的形象。例如,在春节假期,邀请留学生一起包饺子,介绍包饺子的习俗、过年的来历和意义等。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也让留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商务贸易、交易合作越来越频繁,而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既是语言基础课程,也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拓展知识的素质教育课程,在英语授课中,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活动,突出英语活动的实践性和理论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英语教师,要积累丰富的跨文化教学经验,掌握科学的跨文化教学方法,认真学习与之相关的教学理念,了解西方国家人民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正视中西方差异,为学生提供用英语技能主动交流的机会。例如,志愿者服务、国际会议服务,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此类活动,主动结识外国朋友,在交流中推广中国文化,特别是我国的风土人情、民间习俗、民族文化等。鼓励学生参与影响力较大的写作竞赛、阅读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如“外研杯英语演讲竞赛”等,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这些平台,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有不同的解读和思考。这些丰富的英语实操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技能,让他们以自信的态度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各项素养。
文化自信对学生、社会甚至是整个国家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化自信背景下,传统文化是高校教育可利用的重要教学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是一项必然选择。作为英语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动提升自身的各项素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主动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其自然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