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锋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龙临镇初级中学 广西 靖西 533816)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完善应试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首先,大多数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阅读教学时,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并不在意学生是否能够接收,使得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另外,便是教学氛围过于压抑,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只会逐渐丧失阅读兴趣,甚至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1]。而且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和掌握,更别说让学生背诵文章了,学生不懂其含义,就算背诵下来也只是死记硬背,根本不知道文章表达的含义和情感意义是什么。
其次,教师并未按照新课改的标准,实施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依旧还是采取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主体位置归还给学生,导致与学生之间毫无交流、沟通,无法知道学生的真正想法,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标准的教学方案,自然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1 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我国名族的文字、语言,并能清楚地理解文字所代表的意义,从而感受到古人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而想要较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便离不开阅读教学。基于此,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首先便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到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进而掌握阅读方式和技巧,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丰富有趣,新颖的课堂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此,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付出百分百的精力和时间进行阅读。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能一些文章的篇幅较长,其中会有大量的文字,会导致一些学生会缺乏耐心,严重者可能会直接放弃,还有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因为自身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会出现读了一段文字后,无法较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慢慢丧失信心,便放弃阅读的情况。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教师需要重视并解决的问题。对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2.2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一般课堂学习的时间只有40分钟,而且教师所设置的一些环节在课堂内也无法较好的完成,特别是阅读教学,教师不可能将整堂课都用来阅读,也需要完成其他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内进行阅读的时间十分有限,大部分的阅读活动都需要在课外进行。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都是从原著中挑选的一个片段,或者是删减和修改之后的文章。学生对这些文章的原著并未过多的了解,教师便可在教学完成后,给学生布置了解原著的任务,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面[2]。另外,教师还需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如一些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便可进行粗读,以此来提高阅读的效率。最后,便是让学生多加阅读课外书籍,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有更多地选择,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也可以让教师帮忙挑选。通过这样自主选择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3 创新阅读形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阅读中最困难的便是古诗词和文言文。在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方式便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不会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还会消耗学生的阅读热情。这也是因为每位诗人所经历的背景、事物、处境不同,所写出来的古诗词的风格也大不相同,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根本无法让学生真正了解古诗词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师需要创新阅读形式,开展多样化的阅读。
首先,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小说类型的文章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着重注意故事环节以及人物的环境,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解小说的重点内容和故事情节;阅读诗歌类型的文章时,需要注重古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意象,并从作者描写的景物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阅读写人记事类型的散文时,需要让学生重点观察情景的描写,并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以及关注文章的行文线索。其次,专题的延申,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每个单元都是根据专题挑选的,如“传统文化”、“感情”等。这样排版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单元、文章的主要含义,把相似类型的文章放在一起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专题进行补充,为学生选择差不多的文章,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但也需要严格控制好阅读量,毕竟阅读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规划,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4 巧妙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由于我国大多数初中学校的班级人数都比较多,而教师只有一个人,平时不仅需要授课,还可能需要为其他班级进行教学,会消耗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便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为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使学生们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3]。这样不仅解决了教师的难题,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学生在小组学习当中,若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借助小组的集体智慧加以解决。
2.5 制定课堂激励评价体系。初中生正是青春期,他们对于外界的评价极其敏感。根据相关教育实践可以看出,外界的积极评价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而负面评价便会消耗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一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正面评价,当他们受到教师的鼓励和激励后,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当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后,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肯定他们的努力;当学生的作业完成很好时,教师可以表扬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感受到成就感,便会投入更多地精力和时间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地阅读习惯,学会正确地阅读技巧和方式,从而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